群众的“贴心书记”

本报记者 黄志武 本报通讯员 旦增拉珍

图为洛桑赤列(右)与德吉康萨小区搬迁群众聊家常。

本报记者 黄志武 本报通讯员 旦增拉珍 摄“他是信念坚定、作风过硬、廉洁自律的好党员”“他是为民服务、勤政务实、群众满意的好书记”“他是和蔼可亲、心怀百姓、为民解忧的好干部”……这些是拉萨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领导、工作人员以及搬迁群众对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德吉康萨小区工作组组长洛桑赤列的评价。

谈及洛桑赤列,上至领导干部、下到普通百姓都会毫不犹豫地竖起大拇指表示钦佩和感谢。洛桑赤列到底付出了多少让人惊叹的努力,又克服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苦,才能得到大家如此高的评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怀着对洛桑赤列的好奇,记者来到了他的工作一线——拉萨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点德吉康萨小区。

“德吉康萨”

真正的幸福家园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德吉康萨小区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眼前,一条条宽敞平坦的小路延伸到小区的各个角落,一座座造型别致、高大挺拔的居民楼错落有致。耳边,不时传来居民楼内的谈话声、笑声和厨房里锅碗瓢盆奏出的“交响曲”;近处,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心爱的玩具在追逐嬉戏,大声欢笑;远处,保安、保洁、物业等员工正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的工作……“德吉康萨”在藏语里意为幸福家园,在小区里的所见所闻,让记者深深感到德吉康萨小区正如其名,处处透露着幸福、洋溢着安康。

顺着小区幼儿园保育员次旺拉姆所指,记者来到了位于小区活动室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只见洛桑赤列正在办公桌前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项业务、解决着各类问题,办公室里里外外挤满了人。

次旺拉姆跟记者小声地说:“平时书记既要去经开区工作,又要到小区查看小区内情况、解决问题,还要经常跑到市里去办理各项工作,他的一天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候。这不,书记这会儿刚从经开区回来,又有一堆事儿了,我们的书记真是太辛苦了。”在次旺拉姆的眼里,洛桑赤列就是一位和蔼而又不辞辛劳的“大哥”,从她的言语里,也能深切感受到搬迁群众对洛桑赤列的感激与心疼。

用真心真情扶真贫

用真力真行真扶贫

拉萨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点德吉康萨社区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主体竣工。2018年4月,第一批搬迁群众入住,同年5月被正式命名为德吉康萨小区,10月,顺利进行村“两委”班子的选举工作并成立了德吉康萨居委会。

洛桑赤列一直扎根小区,挨家挨户上门询问群众所需,时刻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工作首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并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了《拉萨经开区精准扶贫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制度》《拉萨经开区园区企业吸纳搬迁群众就业补贴实施细则》,提出了购买商品房作为居委会集体产业经济项目、建立经开小学和社区幼儿园、搭建水池、搭建电动车充电站等重点工作思路。

洛桑赤列始终心系搬迁群众的入住舒适感,为了让群众在新家园有归属感,洛桑赤列以他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为各楼(栋)设立了楼(栋)长,并在搬迁之前陪同楼(栋)长到每户查看家具是否齐全、水电是否畅通、墙面玻璃是否有损坏等问题。设立楼(栋)长这一全新的岗位,达到了让群众在搬迁初期遇到困难有人管、有人帮、有人解决的好效果,更让搬迁群众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洛桑赤列始终心系群众,他深知要想让他们在新环境能够自食其力,尽快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问题尤为重要。

为了给搬迁群众解决孩子就学问题,洛桑赤列多次联系堆龙德庆区教育局协调转学事宜,针对搬迁点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他又安排专人全面负责社区教育工作,并及时成立了德吉康萨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人员分工,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最后,顺利让搬迁群众子女转学到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堆龙德庆区乃琼小学和堆龙中学就读,确保了搬迁群众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并配备了4辆校车免费接送,解决学生接送问题。之后,洛桑赤列又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协调社区幼儿园师资问题,在2018年9月,德吉康萨双语幼儿园正式开园,小区的幼儿基础教育得到了保障,95名适龄儿童能够不出小区,在家门口接受教育。这一改变不仅让孩子们特别兴奋,更让所有家长放下了心头重负,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截至今年2月25日,德吉康萨小区共解决了95名幼儿、263名小学生、65名初中生入学问题。

易地搬迁,对于老百姓来说意味着将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以一位外来者的身份融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个新环境纵使更适合他们的生产、生活,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富裕,但是对于他们而言,传统观念中的故土情结依然会萦绕在他们的心头。

今年的藏历新年,对德吉康萨小区的居民来说,是他们在新家的第一个新年,洛桑赤列深深理解群众的思乡之情,大年初一,作为“家长”的他来到社区搬迁群众家里拜年,在看到群众家里摆满了卡赛、切玛和琳琅满目的过年食物,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后,洛桑赤列终于松了一口气。

“书记!父老乡亲有话对您说”

来自尼木县普松乡曲水村的搬迁户,63岁的老党员曲米卓嘎,得知洛桑赤列此时在办公室里办公,她提着自己打的酥油茶赶了过来,尽管老人步履蹒跚却难掩她的兴奋之情。

老人气喘吁吁地说:“刚刚听保安说书记在办公室里,我就赶快回家打了一暖瓶酥油茶给书记送去解解渴,真怕赶不上书记匆忙的步伐。”原来,曲米卓嘎家住11楼,因为电梯出现暂时故障正在维修,她就在小区里散散步。当听说洛桑赤列这会儿正在办公室,曲米卓嘎便赶回家打茶,只为给书记送上一杯热腾腾的茶,表达她对书记的感激之情。

“刚刚听说要搬迁时,心里难免会忐忑,搬迁之后能不能适应新环境、能不能跟上城市的生活节奏、生活会不会得不到保障……有很多疑虑。搬过来之后,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又人生地不熟,还好遇上了这么好的干部,他总是亲力亲为地为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那个时候,家里的灯坏了、电器不会用了都会去找书记,他也总会第一时间到家里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使用,现在想想真是难为他了。如今,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的书记又这么贴心,大伙儿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现在,我们邻里之间也已经熟悉了,大家平时没事就会串串门、聊聊天,年轻人出门工作的时候,我们老年人就在家带带小孩,整个小区其乐融融的,心情也很好。”曲米卓嘎笑眯眯地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易地扶贫搬迁点工作小组成员扎西央宗回忆起与洛桑赤列共事的那段日子,让她觉得最难以忘记的事情是她在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个“小秘密”。

“有一次,我在书记办公室找印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书记抽屉里全是藏药,但我从没见过他吃药。其实细细一想,书记每天一到办公室就会有来"诉苦"的群众、办事的工作人员,他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因为忙,书记总会错过吃饭时间,经常饿着肚子继续工作。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在基层工作了10年,接触过不少工作人员,像洛桑赤列书记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领导干部让我为之倾佩。能和书记一起共事,让我觉得特别自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扎西央宗表示,洛桑赤列最懂群众的冷暖安危,群众最懂书记的用心良苦。

群众期待好干部、呼唤好干部。洛桑赤列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担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