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交警不一般 写剧本专讲交通安全

在地处太行山区的平顺县,只要提起县交警大队的秦旭东,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县文联主席申志强称他是个“编剧大王”。这些年,秦旭东创作的《把关》《路遇救危》《警花颂》等多部交安宣传小戏剧被搬上舞台公演,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秦旭东在幼儿园给小朋友们宣传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父亲的一句话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秦旭东出生于1964年10月,父亲是个小学老师,也是个戏迷,平时除了教学就是看戏,只要周围十里八村有戏,他是每晚必去看的,有时候也用自行车带上孩子去过过戏瘾。久而久之,戏剧在秦旭东的心头烙下了深印。

一年,平顺县西河水库工程竣工,县里请来了晋东南地区上党落子剧团演出庆贺。父亲带着秦旭东看了一场《杜鹃山》。看完戏在回家路上,秦旭东一个劲儿问父亲这戏是谁写的,父亲被问急了,随口就说:“你写的”。就这一句话触动了他:“我就是要写出个戏来叫你们瞧瞧!”

秦旭东清楚地记得,1974年6月的一天,父亲领着他到县城转了转。走进新华书店,他被柜台上摆着的“小人书”吸引住了。这些“小人书”品种很多。

为了得到几本“小人书”,秦旭东软缠硬磨,甚至躺在地上打滚耍赖。父亲无奈,只得从口袋里掏出四毛三分钱,给他买了《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两本书。

回到家里,秦旭东连中午饭都来不及吃便一头扎进了书里,一个星期时间,他几乎把两本书的内容全背下来了。

一场车祸让他坚定宣传交安的决心

农业学大寨时期,他所在的平顺县城关人民公社(现在的平顺县青羊镇)莫流村破天荒地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但是村里没有驾驶员,村干部就用每天吃一顿白面的待遇雇了长治郊区的一个师傅。后来这位师傅走了,有人推荐一人开车,这人也胆大,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动过车,别说什么驾驶证了。那天他开着拖拉机拉着村上几个村民,从村供销社大院出来,沿着325省道一溜向西而去。

不大一会儿,村外就传来消息,拖拉机翻下3米深的沟里,车上的村民全部受伤。闻讯后,他和村里的人都跑到出事地点去看,村里的后生们已经把伤员救上路,送往医院。再后来听说有两个村民跌断了腿,驾驶员则跌坏了脑子,经常尿裤子。

啥人可以开车?啥样的车不能坐?有没有人对这些知识进行宣讲……这些问题在他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出现,继而形成了他的想法:“我将来就宣传这些知识”。

那年冬天,秦旭东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宣传队”,到学大寨农建工地慰问演出时,表演的节目就是自己编写的小快板《出门坐车守规矩安全生产莫忘记》。

投身警营再谱交安宣传新篇章

如今,秦旭东已经是平顺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宣教民警了,他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在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上,就连正常的周末和节假日他都不休息,或是在一线采访,或是在路面执勤体验生活,或是在办公桌前写作。

为创作交通安全小戏剧《把关》,秦旭东在辖区324省道石城交警中队一住就是一个月,白天他随身带着一个素材搜集本和中队民警一起上路巡逻、站岗执勤,午休时把搜集到的素材一一记录清楚,特别对执勤民警遇到自己的亲戚或家中长辈驾车违规时的查处过程记得格外详细,晚上挑灯夜战充实剧本内容,大家都说他是个不会断电的机器人。经过半年时间的打磨,全剧以一个女交警面对自己违法驾车的老公公,不念私情,严格执法,并用活生生的事故案例对其进行教育,最终使她的老公公认识错误,接受处罚而贯穿全剧,这场上党落子独幕小戏被搬上舞台公演。演出当晚,平顺县阳高乡的舞台下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同年,该剧代表平顺交警大队赴省城参加文明交通文艺作品大赛一举获得二等奖。

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2016年,秦旭东在一次下乡中得知,某村下乡驻村的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和另一个医院的医生是两口子,并且在该村驻村扶贫送法、送医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看似平常却很不平凡的小故事,当晚他就骑着摩托跑到该村和村干部交谈、在村民中走访。两个月以后,秦旭东编写的小剧本《路遇救危》被平顺县人民剧团正式搬上了舞台,并参加山西省文明交通文艺作品大赛,获得全省三等奖。

为写好独幕小戏《金殿怒审酒驾官》,他多次到某喝醉酒被查处的一村干部家搜集素材。一开始,村干部误以为他是抓住自己的错误不放,想以此把自己搞倒搞臭,不仅拒绝他,而且将他赶出家门好几次。秦旭东的小戏剧《金殿怒审酒驾官》写出来了,将书稿送给村干部,村干部看后哈哈一笑:“你小子!早知道你是干这个,我早就让你采访了。”这部小戏上演后,观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今,该剧已成为平顺剧团的必演剧目,剧团带着这场小戏到河南、去邯郸、走高平、上左权,观众和受教育人数不下30万。

这些年,秦旭东向国家、省、市、县级新闻媒体投稿5000余篇,先后被《人民公安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上党晚报》《警方周刊》等媒体刊用3000余篇。他创作的多部交通安全小戏在省里获奖。

记者见到秦旭东时,他正在撰写交安宣传评书小段《5路公交上的故事》。他说:“既然投身警营,警营就是我家,作为家中的一分子,我应该为家做点事。”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李丽萍

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张静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