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驿站公益协会负责人葛修琼 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因为善良、因为总喜欢“吃亏”,朋友们亲切地称她为“葛大姐”。为贫困山区孩子助学、看望辖区孤寡老人……只要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总能在人群中找到这位始终面带微笑的80后,她就是爱心驿站公益协会负责人葛修琼。

受父母影响,养成了帮助别人的习惯

葛修琼来自四川隆昌的农村。小时候,父亲是家乡的村长,平常村民家中有任何事情,父亲都第一时间跑去帮忙。而那时候,她家旁边是一间敬老院,父母没事时常常帮助哪里的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就是这样耳濡目染生活环境,让她从小就形成了一种帮助别人很快乐的感受。

长大成人结婚后,她在兰州有了自己的家庭,当时是全职妈妈的她有了一岁大的儿子。那时正逢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的家乡也是受灾区之一,因为父母还在四川,葛修琼得知父母安然无恙的消息后,持续关注媒体关于全国救援力量汇聚到那里的信息。“作为一位四川人,我能为我的家乡做些什么呢?”说罢,她带着一岁大的儿子在繁华地段给市民发传单,希望好心人能为她的家乡捐助,帮助家乡的人民渡过难关。“那次募捐很成功,我也发现,原来我除了做一个母亲之外,还能帮助别人。”从此,她走上了公益志愿服务的道路。

自2008年,爱心驿站公益协会组织成立以来,她每天一睁眼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接电话。由于协会内熟知各项流程如何进行的人只有她,每次活动的策划、沟通衔接、具体实施、活动中拍照留念、活动后公众号文章的撰写、留念图片相册的整理,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累计起来占据了她每天大量的时间。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及时联系到自己,也为了有足够多的流量随时随地下载上传工作的相关内容,她先后又购买了两部手机,每天最多时能接30多个电话。“到现在,我用着三个手机,每个月的电话费有六七百块钱。”

“妈妈,今天你不去爱心驿站吗?”

在很多人眼中,葛修琼是一位出色的志愿者,但却不是一个好妈妈。她的小女儿现在三岁,可一年365天,只有在女儿生病时,她才放下手里的活。为了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间,她曾用布裹着小女儿,出门帮忙扶起随意放置的共享单车;植树节用布袋子背着小女儿、带着全家人来到山上植树;在青少年之家做服务时,带着三岁的小女儿帮忙晾晒刚刚清洗干净的志愿者红马甲。小女儿偶尔会问她:“妈妈,今天你不去爱心驿站吗?”

作为妻子,创业多年,却把店面全扔给了丈夫。“说是要当一个全职妈妈,却一转身专职投入没有任何收入的公益。”丈夫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作为女儿,原本应该孝顺父母,但她的父亲却在小区幼儿园里当起了保安,

母亲每天帮着她带孩子,偶尔还需要为志愿服务临时搭把手搬搬捐助物资。但是,她做了这些事后,对父母来说,他们有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女儿;对丈夫来说,他有一个善良的妻子;对一双儿女来说,母亲是他们的榜样。

“德孝之心代代传”,这句家谱常被葛修琼念叨在嘴边,“将来,我希望‘志愿服务代代传’的风气,能够影响到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也学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华晓婧文/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