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机器人有多“能干”?

本报讯(劳动报记者 陈宁)还有不到一个月,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正式召开。在倒计时之际,记者走进沪上人工智能企业,了解行业带路人是如何打破核心技术的壁垒与瓶颈,体现AI力量的。

不久前,奥朋医疗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在上海市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外周血管支架血管腔内介入手术人体临床研究。在奥朋医疗的展厅里,记者见到了这位机器人手术“助手”。

在模拟手术台上,安装了机械臂的机器人,演示了对真人大小的硅胶血管模型,进行放置支架手术的全过程。工作人员只需在一旁的操作台上,通过显示模型实时视频的监控画面,利用操纵杆以及各类按钮就能一边观看视频,一边使用操纵杆远程操纵导丝穿过导管,将支架引至患处,最后平稳释放。

操作人员指出,借助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可满足患者个体化的需求,提高手术操控精准度,从而帮助医生在临床中获得更高的效率与更加满意的疗效。

同时,传统的血管介入手术需要在X射线的辐射下进行操作,长时间暴露会导致身体多系统损害,为防止X射线损伤,术者必须穿戴铅衣等防护设备进行操作。另外,长期的介入手术使得医生容易出现脊柱病、关节的损伤。而通过机器人,首先摆脱了手术的距离限制,在5G加持下,远程操作系统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接受治疗,同时外科医生不用与患者在同一个房间内进行此类血管手术,避免暴露在X射线成像的辐射下。

据奥朋目前已获得的临床数据统计,传统手术中,医生暴露在辐射状态下的时间会在30分钟以上,但借助血管介入机器人,这一时间可控制在几分钟内。在医生熟练操作后,这一时间有望控制在更短。预计可以将医生接受的辐射剂量降低90%以上。

奥朋医疗总经理刘奕琨表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全科室通用、全手术流程覆盖、全自动手术。而这,或许也正是国产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超车的机会所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