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市值变化的启示

“沃伦给我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思维训练:选择某个年份,比如1970年,找到当时市值最大的公司,然后让时间快进到1990年,考察这些公司在其间如何演化。因为他喜欢的投资是提前十年预知赢家,而这一点在科技行业基本不可能。不过,科技没有边界,尽管沃伦投资的吉列,可口可乐和喜诗糖果等公司相对安全,但无远弗届的科技将会影响大多数商业资产。”------比尔.盖茨点评老友巴菲特



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句:“有一县的眼光,只能做一县的生意;有一省的眼光,就做一省的生意;只有天下的眼光,才能做天下的生意”,虽然胡雪岩极盛而败,但他确实把生意做到遍布天下,从开办遍布全国的钱庄当铺,建胡庆余堂将药品卖到全国,到列强洋行借款数千万两白银,购置德法英的武器弹药供应左宗棠新疆大军,筹办福建船政修造军舰,收购垄断全国生丝和洋人叫板;不以成败论枭雄,胡雪岩确实有睥睨天下的眼光。有趣的是在投资世界,眼光也决定了投资者的成败,成功的投资者同样需要天下的眼光,需要能看未来十年的眼光。

IBM的天才老板托马斯.沃森在计算机刚刚诞生之时,曾断言:“我认为全世界的计算机需求量大概是五台左右”。沃森的判断失误,说明行业中最聪明,最有眼光的人也无法把握住科技行业的快速变化。自半导体诞生已经80年,从电真空到晶体管,集成电路,高性能芯片;从小型计算机,到微型计算机,从笔记本电脑到手机平板;从第一代操作系统到软件生态,云计算;从软驱,光驱,硬盘到云存储;从PC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宇宙。如果你长期研究科技变化,就不得不承认,科技行业天翻地覆的演变实在快得难以想象,未来十年科技会发生什么突破?我们不知道,只有后视镜的我们只能看看过往十年,科技行业的巨头的市值变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从以上十年科技巨头市值变迁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十年投资回报的差异幅度非常之大,腾讯和亚马逊是当之无愧的回报王,十年24倍收益,其次是微软和台积电,十年11倍回报,再有就是谷歌十年9倍;苹果十年7倍,相反,回报最惨的是IBM,十年负值,还有就是硬件巨头思科高通英特尔,软件巨头甲骨文,百度,十年回报都在2倍以内,基本宣告投资失败。十年期间还诞生了新的巨头FB元宇宙,阿里巴巴特斯拉英伟达奈飞,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十年全球科技业剧烈演化,未来会走向何方?思考有三:

第一,具备生态系统的科技巨头可以维持兴旺,而单一硬件巨头普遍走向衰弱。生态是过往十年全球科技企业最深的护城河,生态强则市值增,生态弱则市值减。苹果凭借强大软件系统+硬件生态傲视全球,微软凭借操作系统和office向移动,云端转变重回巅峰;谷歌凭借搜索垄断广告市场,和FB元宇宙成为全球唯二的广告巨头;亚马逊电商合成云计算生态,更是让其从市值第十位冲入前三,而IBM, 高通英特尔,惠普,佳能,三星,普遍出现原地踏步。个别崛起的硬件商:台积电依靠独一无二的生产能力,英伟达抓住算力比特币时代的GPU爆发,但是硬件护城河总被摩尔定律所伤害,如果下个芯片熊市周期来临,二者是否还能维持超高市值呢?

第二,中国科技巨头依靠巨大人口和内需优势崛起,腾讯和阿里进入前十位置,腾讯更是从370亿美元一度超9000亿,阿里在2012年上市后最高市值超8000亿,二者并非真正标准的国际化企业,主力营收和人员还是依赖国内庞大人口优势。曾经被夸为中国谷歌的百度十年市值原地踏步,让很多投资者大跌眼镜。在中概股暴跌狂潮后,美股巨头的市值规模远远超中国企业,美股前十公司市值最低要求也有4000亿美元,A股股王茅台仅3500亿,未来崛起的中国经济,是否有企业巨头的市值能够崛起与老美比肩呢?

第三,未来中国科技巨头只能是来自指数级创新企业,完全依靠抄袭和模仿是难以成为顶级科技巨头公司,市值的放大是来自于无限原创的科技应用,而且科技世界软件胜于硬件,软硬结合的生态级科技胜过完全硬科技公司,只注重硬件最终结局是高性价比的传统制造公司,比如小米,联想,因为摩尔定律的残酷魔咒,造成硬科技的估值难以有大想象,只有高毛利轻资产的软件公司才能有自我强化的网络效应,而软硬结合的终极生态模式才有高估值的想象力。

展望2031年,届时再回顾这篇文章,重新看看历经全新十年的科技市值巨头变化,我们一定会发现有的公司已经沉沦,有的继续兴旺,还有新面孔新公司成为超级巨头,数字经济往何处去?未来数字世界的科技巨头花落谁家?这值得每一个长期投资者思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