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le: 通过配体工程TiO2沉积实现24.8%效率的钙钛矿电池

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光伏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其中电子提取和转移在功率转换效率(PCE)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北电力大学李美成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配体(例如酒石酸)的配位能力来调节 TiO2薄膜和界面结构的配体工程沉积策略。

本文要点:

1)该策略可以通过组装配体的空间位阻有效抑制TiO2薄膜的颗粒聚集。此外,由于酒石酸与钛和铅原子结合形成的光滑形貌和交联结构,TiO2和钙钛矿之间的界面接触阻抗降低和电子提取增强。

2)因此,成功获得了24.8%的高PCE,填充因子超过0.83,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基于TiO2的平面PSC中最高的PCE。此外,未封装的PSC在暴露于环境空气2,000小时后可以保持约95%的初始效率。


Hao Huang, et al. 24.8%-efficient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ligand-engineered TiO2 deposition, Joule, 2022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2.07.00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42435122003117


阅读原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