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知行录:企业与个人的进化算法,从信息转录到演化跃迁

无序扁平化管理会吞噬组织的有序,让企业组织陷入无序的深渊中,找不到运营和运作的方向路径,最终企业会陷入更加混乱的扯皮、纠纷、拆台、散伙陷阱中,扁平化是为了更高的效率和更直接的秩序,如果扁平化带来的是泛乱、混乱和无序,那么就失去了组织凝聚和组织效应的威力,组织存在的根基就没有了,那么这个扁平化就是企业的灾难。


演化战略设计的本质不是用确定的过去预测和推导不确定的未来,而是用确定的最大化的现实当下来实现下一个预设的未来,或者来主动推动和构建下一个预设的、符合大势所趋的未来,这么说就会更容易理解,第一是要获得最大化的现实当下,第二是要把握真正的大势所趋,第三是要顺势而为、主动出击,来创造一个最可能的未来,而且是射程范围之内的,一旦形成序列和连续,就会创造一个伟大的未来。


战略的背后考验的就是判断力,为什么要做系统战略,因为判断力很多时候是不靠谱的,而系统式的判断力就是系统化全面的去把控和驾驭,宏中微多个层次的规律的把控和驾驭,对商业布局的要素整合的驾驭,对成事心法、人性事理的驾驭,对执行路径、团队力量的驾驭,系统化的把控和驾驭规律,系统化的推进和布局当下,就能做到系统化的创造和构建未来,这就是系统化的判断力,战略背后考验的是判断力,而系统演化战略才是驾驭这个判断力的本质,才是真正能兜底企业系统风险的最强解法。



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绝不能拍脑袋,组织结构设计是非常专业的事情,组织结构的设计更是动态演化、阶段演化的过程,传统上认为的从直线职能到矩阵式再到事业部式的粗放的演进过程,在这个时代会变得更加精细、精准、专业,但是市面上视乎没有一家能够系统化说清楚这件事情,要不是太超前,动不动就是阿米巴、蜘蛛网、网络型、生态型,动不动就扁平化、项目制、小组制,没有系统化的演化思维,做组织就是点状的拍脑袋,对于企业组织的伤害是致命的,因为组织结构设计背后除了职能、流程、制度,还有利益、文化、格局、管理、控制、效率、成本、创新等等维度,所以千万不要听了某个课程就随随便便做颠覆式的组织调整,小心变革陷阱。


用对人是组织成功的关键,用好人剩下的就是决策了,把细节和基础信息安排给对的人来处理,领导关键是要做好对人的衡量、对事的衡量,而不是对细节的衡量,事无巨细、疲于奔命的人一定是不会用人的人,也一定是不会合作的人,用人与衡量是管理的两把刷子,但是用这两把刷子的目的是正确的决策和组织的活力,而用对人又是重中之重,是一切管理的核心,所谓的文化也好、制度也好、结构也好,都不如这个来的直接,用对人、用好人才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


一味追求影响力而没有真正的价值,终将会面临釜底抽薪式的、崩溃式的风险,价值和影响力是双轮驱动了人的成长,价值是根基,没有价值自然没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也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很多人恰恰相反,从来不谈真正的价值,以为都是乌合之众,所以开始了依靠愚弄而摆动的影响力,这是陷入浮躁里的常识确实,这是比较可怕的,看上去是捷径,其实是弯路甚至是错误的路,所以你看到那么多人设崩塌和价值观纰漏被揭发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是自私的基因,而是基因的算法本身就是自私,是为了遗传和生存,千万不要企图希望别人大公无私,这种期望本身就是你自己的自私所导出的,能做到不幻想、不虚伪、不离谱、尊重常识就已经是个中翘楚了,记住,千万不要太过介意谁谁谁太自私,这是不对的,也是违背人性和自然之理的。


像机器智能一样思考,就要求人们摒弃情绪、情感、冲动、盲目、偏见、好恶,你看看,所谓的修为到头来就是要想机器智能靠近,把自己搞成一个人肉的机器智能,实现自我算法的无限升级、无限演进、无限进化,这是了不起的,你看看几乎所有修行的门槛都在于此,你仔细品,而单单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关,人用尽一生或许都逃不开。

吸引人的故事和内容背后是更多的情感的共鸣和驱动,这些被情感包装按照心理变化路线设计的故事和内容,往往能唤起人的情感共鸣进而影响人的判断,尤其是让人抛却了对事实和理性的关注,更会引导人将现实的不满和情绪转化成操作者所需要的数据和效果,这就要深刻反思了,任何时候客观事实、底层逻辑和理性常识都是你站得住脚的根本,忽略了这个根本,很容易就沦为乌合之众力的情绪奴仆。


保险行业是一个神奇的行业,你看依靠赔率来赚取风险管理的钱,这是了不起的发明,卖的是抵御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钱,最厉害的是保险公司对于整体来说肯定是很挣钱的,对于个体来说买的是风险防控,危机处理的成本远远高于风险防控的成本,这就了不起了,换句话说,花小钱买了一份大的保障,但是最理想的结果却是白花钱,不用去索赔,白花了这份风险防控的钱,你才开心,你看看神奇不神奇,我看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比不上保险行业的神奇,就靠一个赔率,一个概率,撑起来一个巨量的行业来。毫不客气地说保险已经成为必需品、前景无量,你怎么看保险行业?


创新是一切高利润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高附加值,创新是企业发展演进的关键,所谓的附加值就是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超出预期的体验和价值,这种体验和价值是相对于没有这种附加值的产品来说的,这个没有就体现出了附加值背后的创造力、创新力,也就是你有的别人没有,别人有的你更好,这就依靠你的创造和创新了。所以你看创新就能到处高附加值,高附加值就能到处高利润,高利润就能反向输出更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这就是创新的增强回路,我这么说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霍金说:宇宙中的所有结构,都起源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所允许的最小起伏。我们理解不了这个最小起伏,但是要理解这个不确定性,这是所有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个不确定性赋予了价值和意义,正是这个不确定性才充满了希望和可能,所以对不确定性的管理而不是驾驭,指引我们一点一点的创造出不确定的未来,指引我们一步一步推助系统的跃迁,这是了不起的力量,这个力量更准确来说,可以用进化、演进、演化的角度来思考,管理不确定性、驾驭演化的力量,这是我们战略人的底层逻辑,也是最厉害的启示。


每一次认知场能的跃升就能带来在更高层次的自由,挣脱原来所属系统层次规则的束缚,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和调配要素,这是了不起的启示,也是为什么人要成长、企业要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断跃升到更高的系统层次,就能挣脱原来层次规则的束缚,在高远的层次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你看,所有的努力不外如此。

算法时代一旦你停止了学习,你就变成一个封闭的死寂的系统,这个无限死循环的系统中逐步沉沦,所有的价值和意义都会止步甚至退步到归零甚至负数,这个学习是广义上的学习,总之要做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耗散结构,要不断与外部环境交换能力、信息、物质,这是最根本的,不然就是一潭死水枯竭而亡,为什么终身学习这么重要,因为算法时代将会无限束缚绑定你的发展和成长,如何突围找到迭代成长的方法路径,是需要一个人深入思考的,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是促使你不断接受和融入新事物、新世界的钥匙,别忘了所谓的创造本质上就是用开放的心态来体验、思考和完善新事物,而不是某些天才的专利,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是所有创造和底层逻辑,更是你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进化的关键,如何保持这种开放和兴趣,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毕竟固执和封闭更接近本性,所以连这个也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属,你还等的了吗?


跨文化之间有太多想通的想通的算法和思维,这是人类共同的底层逻辑算法,哪怕时间和空间不同,这种底层逻辑和算法都是想通的,为什么最高的智慧最后都是相通的或者是接近的,就在于此,为什么同样的观念和道德也是相通的,也在于此,别忘了我们的底层逻辑和共同算法,这是研究跨区域、跨市场的最本质的要素。


人的价值来自于哪里?那就是对价值的创造,有人回答说劳动,那也没错,哪怕是去链接也是在创造价值,只不过这种价值是依靠链接而实现的链接价值,所以价值归根到底就是创造,不管是你做什么事情,最终都是要创造价值。你说我不想创造价值,就想做个食利阶层,那我告诉你,食利阶层能吃进去的利和它们付出的代价也是相通的,如果不想不付出任何代价就想食利,那我告诉你,要不你长久不了,要不就都写在了刑法里。


做事儿的一般都没有话语权,一旦做事儿的有了话语权,做事儿的就不受控制了,对于企业就危险了,你看这个逻辑多坑,所以很多企业留不住人才,我看本质上不是人才太傲娇,而是要反思企业的格局和气象,是不是有这样的环境、土壤,最重要的是有这样的空间和未来,所以为什么要找有理想的企业,找想做大事业的企业,找想建立伟大企业组织的企业,归根到底就在这里,它能跳出这个用人的逻辑巨坑。

人的决策越来越依靠搜索、算法、信息、人工智能,现阶段当然也要依靠人本身的认知和逻辑能力,假以时日当人工智能可以完成更深度的逻辑推理和认知判断,那么人的决策就依赖于人的创造性、连接性和感知性,这个时候智力基本上就平权了,但是底层的认知和识别能力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使用工具的能力、认知和识别能力、创造性和感知能力,是决定未来的的关键。


告诉你个秘密,你可以决定你自己大脑的结构,大脑的结构可以由认知和逻辑决定,所以不同的大脑结构决定了不同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思维范式和逻辑推导,你看你自己可以重塑自己的大脑结构,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重要,快去行动吧。


巅峰的创造者总是能从幻想和现实中找到跨越和演进的门道,这是最难做到的,不管是跨学科还是跨界,这里面任何的创新都来自于思想的平滑和幻想额技巧,这是普通人所不能理解和掌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拓宽自己的眼界,在已有的认知和知识的基础上,做到最大化挖掘当下力量的诉求,毕竟执行力才是普通人最大的障碍,这已近是出乎所以、超凡入圣了。


如果说战略咨询顾问最大的能力是什么,那一定是能把事情搞明白的能力,至少在这个方面要有很深的造诣才行,不然你所有的输出和结论,所有的价值和产品,都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把事情搞明白的能力,远远比做一个知识渊博的百科全书强得多,这是一套底层的功力论和操作论,也是最考验功力和水平的,不是你学了几个方法论就能搞清楚的,需要功力,需要方法,需要洞察,需要认知,更需要心有灵犀,需要一点直觉和天赋。很多企业的朋友认为信息和数据他们内部也能搞到,无非就是得出结论而已,这恰恰是最难的,很多人以为信息和数据已经被拉通了,其实差得远,隔行如隔山,人家是靠数据吃饭,你只是把数据当工具的,这里面差的实在比较远。


不少高知或自诩高知的人都很憋屈,认为别人总是在嘲笑他的梦想和野心,其实不是,其实别人嘲笑的往往是他的实力,他外在呈现出来的实力,尤其是别人用他们自己对实力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你,他往往会认为你没有实力只是空谈吹嘘,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就用他们容易理解的方式把实力展示出来,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这种庸俗的欲望和实力。

盯住基本面、看住基本盘,可以轻浮的去追一下新东西,但是一定要守好基本盘,动了基本盘的人,就像吃了种子的农人一样,这属于典型的自掘坟墓,所以一定要守住基本盘,在基本盘的基础上再图发展,这叫稳健,稳健才能有稳赢,稳赢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输了也无伤大雅、不伤元气,创业也好、做生意也好、投资也好,甚至养身也好,不外如是。


只有勤劳和创造配合到一起的时候,才能真正出好东西,出新东西,勤一般是不能补拙的,只有勤就是迂腐的勤,是重复的勤,是摩登时代里不断拧螺丝的勤,这是出不了好东西,更出不了新东西,所以一旦没有变化和进步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否要变换一下方式方法,是否要借鉴一下其他领域可以用来创新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勤劳只有和创造配合到一起的时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芒格推崇的多元思维模型或者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学起来也要循序渐进才行,不管是马斯克还是贝索斯还是瑞达利欧,你能看到的公开非公开的大咖大师都在推崇这种思维模式,我看你也不必非要去一门一门去学习各个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原则,这太绕弯子了,最好是先从自己从事的职业和专业开始,找一门能融入进去的或者能交叉创新的,或者可以直接哪来结合起来用的,去执行起来,去干起来,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神韵,比如做战略咨询的,一般必须得懂的企业管理,然后就是深入学习前沿技术、资本运作等等,这是最基本的必修课,当然扎根行业、有实操经验更重要,总之就是在知行合一的层次上,逐步的实现跨界融合创新,就能出来新东西。


创业者所讲的故事是所有合作的起源,你看故事这么重要吗?没有这个故事,创业者就是一个孤家寡人了,没有人会与他合作,还有所谓的创业吗?创业的业就是一个故事,但是故事是融合理想与现实的,是可以客观实施和运作的,是可以实现商业和非商业的诉求的,所以这个故事可以用来整合所有需要的资源,不然创业就是空话和废话,创业本质上就是要讲好故事,用故事来撬动资源与合作,实现故事照进现实,最终把故事变成事业,创业者所讲的故事就是创业的一切。

前瞻性认知和洞见来源于哪里?为什么认知和洞见只属于少数人,我看跟不上是他们接触到了你接触不到的数据信息,经历了你经历不了的事件阅历和环境,还有就是见到了你见不到的所谓高人,这还不算壁垒,真正的壁垒是他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和转化算法,这是最厉害的,就是一套智能化的增强回路式的转发算法,这个你就要深入思考了,一定要为自己建立这套转化算法。

陷入信息泥潭中不能自拔的人往往不会用信息,别管你每天见多少个人,阅读多少内容,听多少故事项目,最终什么也得不出来,认知和输出没有,服务和产品没有,这就是典型的陷入信息的泥潭和低效的繁忙出不来,尤其是智能时代,如果你不能锻造一种快速获取信息,快速处理信息,快速应用信息的能力的话,就会陷入信息和算法贫匮的陷进力,没有信息处理和算法的持续升级,人将会失去活力之源,变成一滩封闭的死水。


太过情绪化的组织领导者不是巨婴就是粗俗者,不少朋友反馈老被领导谩骂甚至侮辱性谩骂,这种没有任何理性思考和逻辑驾驭的情绪发泄,就是典型的欺负别人,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服从和忍受之上的,这是巨婴行为,更是粗俗不堪的野蛮的行为,从更深层次讲这种人是把别人看成他的下等人或者仆人来对待的,而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掩盖不了粗俗的行为与低俗的修养。


客户遵循本能,本能追求体验,体验来源于迭代,迭代来源于创造,创造来源于智能算法,智能算法服务本能,最终是不是会超越本能的范畴,变成可以掌控本能的智能,那么智能就挣脱出本能的控制了,这个时候你所谓的体验世界将会把你娱乐至死。


稍微有一点超前的思维就不会陷入当下的迷惑,而恰恰当下的微观是最难预料和把控的,只有通过中观来把控微观的大致方向,剩下的就是用当下的行动来覆盖当下微观的不确定性,说到底行动是一切,而行动的边界来自于你对中观和宏观的判断,所以你说你不关注宏观、中观的问题,只是埋头于当下,那就是迂腐的脑筋,看吧,有一点大势上的认知和判断,才能知道顺势而为的真谛。


年轻更纯粹的是精神和情绪上的体验,你依然可以保持积极、乐观、活跃、轻松、愉快和好奇,这与时间和年龄没有关系,只不过你穿了太多物质和精神的遁甲而已,为什么一种更纯粹精神和情绪上的体验一旦变成追忆就触不可及了?出离时间的努力,让精神和情绪重新出发,就是所谓的返本归真,也就是年轻。

高质量的信息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免费的信息会把你变成产品的一部分,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信息质量,刻不容缓,智能时代信息质量就是你的根基,信息质量决定一切的因果。


一旦突破最关键的认知屏障,其实就一通百通了,当然这是最难的,以为你需要从无限的信息中找出最高级的信息,然后从信息中找到认知转化的高级形态,再反过头来就能看清楚所有,几乎让你感觉无所不知,当然这种无所不知是动态的,是一种转化算法,是一种和时间赛跑的算法,只要你想只要有时间就能搞清楚,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确实很难。


对于情绪情感的直觉是没错的,但是对于理性决策的直觉往往是错误的,这里面是思维捷径和情绪反应的双重锁定,所以你需要的是更加理性的,无限理性的智能算法,在智能时代这个很重要,人要和智能同频才行,更多时候人要向智能学习,智能在向人学习,最终会殊途同归。


承认认知偏差是最大的认知升级,承认认知偏差和认知局限,人就能更加谦卑和理性,更加明白无限的未知之下人本身的渺小,就知道如何去整合资源,就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就知道合作的力量和共赢的力量,哪些狂妄者本质上在封闭自我,最终不是坠入陷阱自我毁灭,就是变成孤家寡人被人遗弃。


大部分观点都没有用,客观的现实也许最接近真相,大部分观点背后都是视角和立场,视角和立场背后又是物质和精神的利益,所以当你听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先思考一下这种观点和当下的现实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那么就要分析观点背后的立场和立场背后的利益链条,而不是关注观点本身,这是极其错误的,当你开始关注现实的时候,你就开始了真正的学习。​​​


最大的陷阱莫过于年轻时选择了捷径,世界上最有价值最有前途的路径往往是最艰难的路径,一旦你选择了捷径就会越来越上瘾,一直处于寻找捷径的困境之中,要知道捷径路上都是陷阱,能跳过去的都是有际遇和背景的,普通人千万不能犯了这个错,不然靠运气得来的很快就会被收割,因为你没有守住捷径智慧和力量,最有前途的路径往往是最艰难的路径,基本上没有错的。

不断优化大脑的结构,就能不断抵御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恐慌的时候,少部分人处之泰然游刃有余,因为他们思考的结构已经将系统性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做了解构,然后找到了决策的方向和执行的路径,你说他能慌吗?


非均衡就是压力和痛苦,涨落就是困难和困境,如果没有痛苦、压力、苦难、困境,剩下的就是死寂一般的均衡,所以非均衡带来的就是进步和成长,就是进化和跃迁,开始慢慢体验非均衡带来的丝丝入扣的酸爽,并可以从酸爽中找到正向修行增强回路的法喜,那才是更进一步的蜕变。


信息的累积不能带来智慧,更强的信息转化算法和无限的增强回路,才能带来智慧的涌现,才能带来思维的奇迹,才能在更高维度看清楚当下的无穷和未来的走向,信息广而多不会用,就会陷入走不出来,这是智能时代最大的悲哀。


说消灭管理层级的就是妄想,有利益就有层级,层级只不过是利益分配的一种形式而已,更背后代表的是价值创造的本质差异,管理层级的本质不是控制,而是价值创造差异化带来的利益分配差异化,这是不平等吗?从商业价值创造的角度思考,商业组织怎么能谈平等呢,真正的平淡就是按照价值分配,一味谈平等是不可思议的。


不要被信息煽动和控制,乌合之众说的就是你我,很难逃出去,乌合之众的外面还是一群乌合之众,然后再外面还有乌合之众,所谓的人上有人,无限之上的,每一层都是上一层视角里的乌合之众,能跑出多少层就能拥有多少程度的理性和自由,不然还是信息煽动下的盲从机器。

组织越大越需要忠诚,只不过这种忠诚更是一种利益共享式的信仰归属式的忠诚,而不是完全的一种人生绑定的寄生情感,所以这个要分清楚,企业组织的百年基业需要建立这种共同使命和信仰式的忠诚,是一种主动的忠诚,而不是被动的、洗脑式的、愚蠢的忠诚。


生命的意义分两种,一种是基因和本能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出来的,一种是人智慧的返照创造出来的,能把基因和本能的意义做到很充分,人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智慧创造出来的意义离我们普通人太远,我看先把基因和本能的意义做好最重要,其他的留给际遇和机遇,当然这个时代赋予人们更便捷的通向智慧意义的通道,这更需要际遇和机遇。


消极悲观和自信不足是恐惧的根源,仔细看这两种都是心理和情绪作用,所以恐惧本身只是动物避开被猎杀的本能,和客观理性以及智慧没有什么关系,化解恐惧首先要明白恐惧的本质,然后把恐惧化解成目标、计划和路径。所谓的企业战略背后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恐惧,最后还是会分解渗透到目标、计划、路径、保障、反馈等循环中,关键是找到化解之道,恐惧就是等待解密的魔术和被揭晓的谜底,并不关乎真相和事实。


小心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专家或科学家,它们最会用爱和善为自己的歪理找落脚点,然后忽悠一番、迷惑一番、感动一番、煽动一番,最后就是卖一番、割一番,你还得感谢它一番,说一声谢谢哦。它们最擅长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用错误的知识、错误的概念、错误的逻辑,最终得出来你要买他产品的结论,要不就是顶着伪科学家的头衔,说出来一大堆稀里哗啦的概念,最后用所谓的爱和善来收尾,最终又归结到他的公司和产品上,看上去是在科普,其实是在种草和抓眼球,所以警惕顶着科学幌子卖狗肉的专家。


每个人都需要设计一个奋斗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是融合到生命智慧中去的,说到底是自己对自己的信仰,自己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知天命,如果找不到就多去尝试,找到这个为之奋斗的故事,至关重要,不然意义和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感受来自于计算,计算得失,计算生存,计算繁衍的几率,感受中的直觉、灵感、本能都来源于计算,所以得失、有无、分别几乎是根植在本能的基因算法,所以想超出本能的计算,就一定要有超出本能的认知和意义,在更高的层次上设计算法,这种算法是超越得失、有无和分别心,也就会超出一般的感受,这是更高使命、价值、理想的意义。

太喜欢表达的人一般都不明白他自己到底想说什么,太喜欢表达本身会束缚住人的思维聚焦、深度思考和表达精准的能力,你会发现很多人喜欢说,一说一箩筐,但是一句真正有用的都没有,他只不过想通过说得多,在证明些什么,当然最终的结果是证明了自己的无知,还招来了别人的反感,最关键的是出卖了自己的节操和道德,说的多和说的有用没有关系,但是喜欢说的多快成为当下的一种通病,就像大多数情况下,年龄和水平没有任何关系一样,除了油腻、厚颜和无耻。


拍案定乾坤,没翻过几次桌子的不算年轻过,不气盛叫年轻人吗?错过了气盛的年级,再去气盛就似乎不合时宜了,见过太多30岁不到就老气横秋、死气沉沉、萎靡不振的小年轻,色力下降的过程会伴随创造力和激情下降的过程,这是生命之花凋零的过程,趁年轻还是要冲一把,不然一本生命之书都是白纸,不值,何苦?


有人老抱怨自己碰不到高人和牛人,其实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是读牛人巨匠、高人大咖的书籍,很多牛的人一辈子就写了一本最主要的书,这本书里凝结了一生的心血,可以哺育很多代人的智慧,你真的走进去之后就发现比你见到他管用多了。第二是不断努力提升自我,让自己够得着,至少不能是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是极其不尊重人的,一种比较快,一种比较慢,说到底都需要用心,触手可及就能走入所谓高人和牛人的思想,又怎么能说见不到呢?不然的话,见到了又有什么用?


两条你需要知道的真相:自信就能够带来质疑,很多时候,选择了相信就选择了盲从和放弃自我。真正给你带来利益的往往是哪些试图伤害你,但是没有得逞的人,你回过头看正是它们给了你全新的视野和眼界。


行动比繁琐思考重要,执行比不断犹豫重要,方向比努力重要,迭代优化比犯错误重要,主动创造比主动预测重要,行动起来就能离真相更进一步,犹豫不决是做一切事情的大敌。

堵住传播比主动传播更能增强传播的力量,传播是堵不住,越是想要堵住传播,传播就越是冲动和有力,但是传播是可以设计和引导,传播最重要的环境的营造。


压力大是因为担心未来扛不起后续的生活,焦虑大是因为能力解决不了碰到的难题,怎么办?对付压力就是开源节流,降低标准然后更加努力到无限接近,然后再提升标准,对付焦虑就是划小难题和矛盾,不断提升自我、关注当下、小步快跑。你发现没有,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自我,自我的锻造才是根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