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VC/PE押宝的“下一个比尔盖茨”暴雷了

“元宇宙”又暴雷了。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老高

“元宇宙”又暴雷了。

投资家网获悉,号称要造一个“元宇宙”时代微软的影创科技最近陷入了麻烦。

一位影创科技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影创科技欠薪200多人,直到最近出现社保减员才彻底发现不对劲,发起诉讼后发现公司竟然是一个空壳,电脑都是租的,老板下落不明。”

该事件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发酵。随后,影创科技创始人孙立回应称,“公司的确做了一些人员上的优化。”孙立说话“真假”犹未可知,综合各方信息看,影创科技的问题绝不是“一些人员优化”那么简单,企查查显示,孙立的部分股权已被上海法院冻结。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元宇宙”的头部玩家,影创科技曾被达晨财智、朗玛峰创投、知初资本、考拉基金等知名VC/PE追捧,拿到数亿元融资。一切改变来自今年一季度,由于二级市场“元宇宙”概念股中仅有10%利润翻倍,导致一级市场对“元宇宙”的投资热度大退潮。

而影创科技在“元宇宙”由热转冷时,再也没有获得过融资。

“现在的元宇宙公司,除了吹牛,蹭热度,还能干点正事儿吗?”

一位长期跟进智能制造方向的媒体人前辈在朋友圈吐槽。在他看来,“市面上的元宇宙公司无外乎三类:一类来自AR/VR,一类来自区块链,一类来自游戏。”

这些所谓切入到“元宇宙”概念的公司都有个共性——“一个故事讲不下去,换个故事接着讲。”本次”欠薪风波”的主角影创科技,就是AR/VR在“元宇宙”故事的代表。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上海,创始人孙立是一位1987年出生的年轻创业者。

按着媒体资料描述,孙立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从学生时代就许下了“科技改变世界,做下一个比尔盖茨”的梦想。由此,孙立对科技产品极度热衷,是一位资深智能硬件发烧友。

2014年,孙立在体验谷歌眼镜时,看到了谷歌的“不足”。

他觉得,全球顶尖产品有缺陷,意味着背后存在一个巨大商机。“如果能把谷歌眼镜的视场角做大,然后把空间性的交互做起来,这个东西就能够成为下一代的交互平台。”

在AR/VR没有形成概念、产业链的2014年,孙立就拿到了一笔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是“营销奇迹”蓝色光标创始人孙陶然创立的考拉基金。至于孙立怎么接触到的孙陶然,没有详细资料,但二人都姓“孙”很容易让人把他们联想成“亲戚关系”。

毕竟,把数百万元投向一个未知领域,投给一个陌生年轻人,需要足够的勇气。

不知道孙立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愿景,能剑指比尔盖茨?

2015年,影创科技又拿到了一笔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名叫知初资本。

知初资本是一家颇为“魔幻”的VC/PE,合伙人同样姓孙,一样在2014年成立,至今就投了20多个项目,且一些公司存在注销、吊销、失信被执行人等经营异常问题。

拿着两位“孙总”的融资,孙立给影创科技描绘了一个定位:自主研发与AR关联的智能眼镜及设备。2016年,VR大热掀起了一股融资旋风。“中国VR产业投融资白皮书”显示,2015年全球VR领域获得6.9亿美元融资,但到了2016年融资规模翻了3倍,达到23.2亿美元。

同年,作为较早布局AR的影创科技开始获得市面上活跃的知名VC/PE关注,他们很快拿到了朗玛峰创投的1000万元Pre-A轮融资。孙立有了新目标,他要进军彼时火爆的VR领域。可惜,好景不长,2017上半年VR遇冷,下半年AR热了,孙立时常游走在两个目标业务上。

他还十分看重外界对影创科技的评价,要塑造一个好形象。

以至于,不少媒体撰文里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孙立始终对行业的骤冷极热保持着高度清醒,不在行业大火时扩招,不在行业遇冷时裁员,影创科技的发展不会受到周期影响。”

不过,这种评价一定真实可靠吗?

拿下前面几轮融资的影创科技,后面获得了达晨财智等机构的青睐,融资总额数亿元。

他们也从VR切换到了市场更热、资本痴狂的“元宇宙”。

二人

影创科技的介绍开始变得丰富,业务从AR、VR到MR、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

公司从上海扩张到青岛、北京、重庆、成都、南昌、南京等地区,号称“研发及生产场所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

产品形态上,影创科技有两大体系,硬件与软件。其中,硬件是三款智能眼镜:Hong Hu、JIMO、Action One Pro;软件是点云平台,能打造高精度虚实融合的“平行世界”。

既然是智能眼镜,便是消费电子。作者去京东搜了一下Hong Hu系列产品—影创鸿鹄混合现实MR眼镜,发现,该产品售价24999元,在京东只有两条“退货”评论。

硬件卖的不好,软件应该厉害一些吧?当点击点云平台时,“敬请期待”映入眼帘。

一个创立8年,踩着风口的公司,没有爆款产品,没有可观一测的软件系统,实属诡异。

今年一季度,“元宇宙”在二级市场由热转冷,概念股中仅有10%利润翻倍,进而引发一级市场投资大退潮,可即便如此,孙立仍在媒体面前称,要造一个“元宇宙”时代的微软。

“无论是技术还是出货量,我们基本都可以排到全球第二,第一是Meta。”

“市场在影创科技身上看到的是,足以穿越周期的定力与实力。”

“不在行业大火时扩招,也没有在行业遇冷时裁员。”

这些内容完成可以整合成一个“孙立语录”。

令他没想到的是,8月开始,关于影创科技的“暴雷”大瓜,一个接一个砸向了他。

先是有媒体爆料,“影创科技欠薪200多人,时间最长达半年,社保公积金也断交了。”

紧接着,影创科技员工在社交平台称,“他们发起诉讼后发现,公司竟然是一个空壳,电脑都是租的,老板下落不明。”该事件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发酵,引起多家媒体报道跟进。

“下落不明”的孙立赶忙出来回应称,“受疫情影响,公司的确做了一些人员上的优化。”

创始人回应,就等于没事了?

创投圈有日子没见,员工纷纷抨击自家公司的现象了。

孙立说话“真假”犹未可知。因为,创投圈出现过不少“拖时间”的案例。

比如“下周回国”贾跃亭,当大家想找贾老板问个究竟,才发现他永远“下周回国”。

作者不想讨论孙立人在哪,但他说过的话正在被一一“打脸”。他说能跨越周期,却“迎合风口”;他说没有在行业遇冷时裁员,却招来员工抨击;他说出货量高,京东有两条评论。

此外,他在影创科技的股权也有问题,涉及多桩民事纠纷。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曾在今年7月冻结了孙立的部分股权,冻结日期至2025年7月20日。

而影创科技在“元宇宙”遇冷时,再也没有获得过融资。

这意味着,前面进入的VC/PE,纷纷被套在了影创科技。

结尾,引用一下前辈的吐槽,“现在的元宇宙公司,除了吹牛,蹭热度,还能干点正事儿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