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言,旱震理论到底准不准?

旱震理论”最早由著名地震科学家耿庆国于1972年提出。该理论描述为:

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而“旱震理论”的内在理论依据和机制支撑主要有两种:

地热成因说

该理论认为地震前,在引力作用下,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悬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在该地区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于是热量便会从地表扩散到地面,在将该地区的地下水蒸发的同时,使得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

并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最终导致该地区水分大量蒸发而又无法降雨,形成较为严重的干旱现象。随着时间延长,高温岩浆洞底部会再次形成阻力更小而威力更大的岩浆悬泉,将地壳顶破,从而引发地震。这就是地震爆发前地表会比较干旱的一个主要原因。

云室效应成因说

在地震发生前的地应力的累积,会导致氡气通过地壳断层的缝隙从地底释放到空气中,产生地震云,这些氡气正是形成降雨的雨核。也是目前监测地震活动的主要参量。

而在地震发生前,构造初期地应力的累积时,会缓慢挤压和冲填地壳断层的裂隙。裂隙被压气和填充的后果就是氡气的正常释放通道被关闭,这时氡气只能在裂隙下面累积而无法释放到空气中,于是便使得相应的降水减少,从而造成区域性干旱。

当地层应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出现新的细微裂隙,造成累积的氡气集中释放,形成地震云,也就是临震云。而当地震发生后,地壳断层被冲破,使得断层构造完全放开,此时之前累积的氡气会完全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形成震后云,并造成震后暴雨。


“旱震理论”是否可信

“旱震理论”虽然在世界地震界处于非主流派,一直不受科学界认可,并且争议很多,甚至在国内学术界也遭到很多质疑。但是,包括海城地震、唐山大地震以及汶川大地震在内的众多一系列实践都证明了“旱震理论”的准确性。

1972年,中国华北及渤海地区出现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干旱面积达113万平方公里。当时耿庆国据此推断,在接下来的一至三年时间里,华北及渤海地区,尤其是辽宁与河北、山西这一处很可能发生七级以上大地震。如果三年内没有大震,那么在1975年以后,震级很可能会接近八级。

果不其然,1975年2月4日19: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大地震,幸好当地听取了耿老的意见,提前做了预案。使得辽宁省南部100多万人在震前两个半小时全部撤离危险区,将伤亡和损失降到了最低,避免了一场空前的灾难,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测地震。

唐山大地震

但是之后的唐山大地震就没有这么幸运。在1976年召开的全国地震趋势会议上,耿老再次根据“旱震理论”提出1976年7月26日左右的两天时间内,在北京、天津、唐山这一片地区大概率会出现地震。

但是因为耿老预报的地震级别太高,因此而未被认可,甚至遭到众多专家的群嘲,而且也没能通过国家地震局的审查。很多专家更是直言,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测并非耿庆国一人的功劳。

最终1976年7月28日03:42分53.8秒,在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三年半后,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特大地震,夺去了至少24万同胞的生命。

汶川地震

无独有偶,2006年开始,四川盆地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旱,四川成都地区更是遭遇极旱。2007年,也就是在大旱持续一年多后,耿庆国根据“旱震理论”断定将会有大地震发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提议再一次被搁置。最终,2008年5月12日14:28:04,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现如今,耿庆国已经退休,虽然一直未被科学界认可,但是直到现在,他仍然在坚持自己所创立的“旱震理论”。

结语

但要知道的是,“旱震理论”中的干旱并不同于农业干旱,农业干旱是只要整年的降水量达到了这个地区的年均降水量,比如某个地区的年均降水量是1000ml,但是上半年只有400ml,感觉到干旱,庄稼都旱死了,但是下半年又下了600ml,总量达到了1000ml,那这个旱就不是“旱震关系”里的旱。

“旱震关系”里的旱是指某个地区的年均降水量是1000ml,但第二年年均降水量只有500,第三年还是只有500,连续好几年,这种才是“旱震关系”里的旱,还需要达到大面积的这种干旱情况,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反季节现象,比如竹子开花等奇异现象。

所以,并不是“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旱震理论”虽然不是危言耸听,但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监测到任何大地震发生前必定会有的信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