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消失,刘强东套现,大佬们为何集体退场了?

淘宝、京东是国内零售网络的巨头,它们赶上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好时代,在一众竞争对手中杀出一条血路,快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它们的创始人马云、刘强东也成为了第一批互联网大佬,名利双收。

只是,前有马云55岁退休,被拍到在海外悠闲打高尔夫,后有刘强东减持股票套现66亿,被扒疑似在海外购买豪宅……大佬们似乎突然间没有了斗志、集体从“战场”上消失了。

那么,他们为何为何选择在公司的高光时刻隐退?具体原因有哪些?

一、本人选择

马云从2013年开始就逐渐从阿里台前向后退,先是卸任阿里CEO、退出阿里旗下公司,后又在2019年卸任阿里董事,彻底退出了阿里集团。看起来马云在阿里集团没什么话语权了,但实际上,马云仍是阿里的终身合伙人,对阿里仍有掌控权。

刘强东亦然。刘强东4月卸任京东CEO,减持京东及旗下公司股票后,仍是京东最大个人股东。截止2022年3月份,刘强东在京东的股票比例仍接近14%,投票权超过3/4。也就是说,京东还是刘强东说了算。

所以对这些大佬们来说,卸任与退休只是个形式,他们只是从台前退到幕后,对公司的影响力还在,话语权也还在。

就像马云曾说的,退休前工作是他们的生活,退休后生活是他们的工作。马云退休后更多投身入公益和自己喜爱的教师行业,而刘强东则进军投资领域。比起以前大佬们按部就班地为公司拼命,现在他们的生活更加惬意、自由。

二、公司发展需要

像马云、刘强东这种一代大佬们,既是公司的创始人,又是公司的顶梁柱。他们与公司深度绑定,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公司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公司想要持续发展、壮大,依靠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团队。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淘宝、京东作为传统零售网络的巨头,已经受到了更新型网络公司的威胁。比如近几年发展势头猛烈的各短视频直播平台,它们以内容吸引客户、转化成消费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淘宝、京东的市场份额。

淘宝、京东想守住互联网巨头的地位,一直传承下去,就必须不断创新、升级、永葆青春。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更多年轻血液的注入,年轻人多了,必然会产生新老权利的更迭。

马云曾经说过,他看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在做什么,很多时候也听不懂年轻人向他汇报的工作。但他有智慧——既然不懂,那就放权。年轻人有了权力的加持,再加上自身的冲劲、敏锐度、洞察力,才能引领公司在未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马云的接班人张勇,他是淘宝“双11狂欢节”的创始人,也为淘宝在无线化、个性化和内容化发展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刘强东接班人徐雷是“京东618周年庆”的创始人,打造了京东商城APP等。

三、国家管控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都会伴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

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技术、经营模式等方面,都处于前沿位置,国家监管起来有难度、容易滞后。但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行业的有序发展,以及国家安全考虑,国家一定会强势监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

比如2020年,国家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曾对马云控制的公司——蚂蚁集团进行约谈。后续蚂蚁集团回应称,会继续提升公司普惠服务大众的能力,并助力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发展。

由此可见,国家为了促进行业市场化,防止一家独大、搞垄断行径,一定会持续加码监管措施。

马云和刘强东名利双收的同时也容易“树大招风”,引来非议。对公司来说,领导人、建设者越高调,风险系数也就越高,越容易成为国家监督的对象、各界舆论攻击的目标。大佬们退居幕后、遥控指挥,也可以为公司带来一定的保护。

小结

马云、刘强东等大公司、龙头企业的创始人,已经成为了社会公众人物。作为成功人士,他们拥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权利,相对应的,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大。

在舆论的监督下,大佬们需要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还要弘扬、传递社会正能量,承受更高的道德要求。为了无责一身轻,也为了更好地去享受生活,大佬们淡出公众视野集体消失,也就不难理解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