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代替护工照顾老人吗?数字化带来“赋能”还是“负能”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9%,社会面临着较大老龄化压力。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多地正不断推进养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当人工智能碰上老年群体,数字化转型究竟给养老产业“赋能”还是“负能”?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在“人工智能治理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孙玉灵分享了对于为老智能服务的社会影响研究成果。

摄影:南都记者黄慧诗,发自上海

论坛上,孙玉灵提出了一些思考。每当看到人工智能厂商打广告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很高,可以替代人,她都会思考老年群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替代拥抱、亲吻?

面向老年群体的人工智能研究,尚属初步阶段

“现在提到老年人,我们很自然想到数字鸿沟,老年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产生鸿沟,速度越快沟越大。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鸿沟问题上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孙玉灵说道。

论坛上,她分享了过去一年课题组围绕“为老智能服务的社会影响研究理论研究”的诸多成果。

在文献研究方面,2018年之前国际上面向老年群体人工智能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都不高,趋势拐点发生在2018和2019年,2020年的论文数量达到最高水平。另外,人工智能服务类型上,目前面向老年群体的为老智能服务功能主要两大类,一类是面向老年健康的辅具类技术,一类是面向老年精神的陪伴类技术。

但孙玉灵也谈到,目前面向老人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算法和模型设计上依旧基于通用的算法,缺少针对老年群体具体的模型特征。而且在文献调研时,课题组也没有发现面向老年群体的单独数据集的构建工作。

不仅如此,课题组还注意到一个重要趋势——目前面向老年群体的人工智能研究里,大都关注的是老人的“老”和“不能”。比如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问题、认知下降问题、记忆下降问题等等,研究者也为此做了一系列补偿性的设计。但是对于老年群体的“能”,以及他们作为“人”的属性、价值和尊严等方面,研究者的关注十分却有限。

另外,有学者对目前主流数据作情感分析后发现,年轻人积极情感的指数比老龄人积极情感指数高出66%,且当人们提及老年人时,很多词汇直接关联到消极情感。

这多少反映出当前人工智能伦理的一大问题——年龄歧视。她提到,2021年联合国世卫组织的一组数据先是,全球有1/2以上的人持有中度或者是重度的年龄歧视态度。“换言之,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可能也有1/2以上的研究者会有面向老年群体的年龄歧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社会问题。”孙玉灵说道。

在孙玉灵看来,无论是在研究关注度、产品设计、算法层面,以及伦理研究层面,我们关注老年群体的人工智能研究都属于一个初步的阶段,未来市场路漫漫。

压在一线护理人员肩上的“数字负担”

从社会调研结果来看,孙玉灵所在课题组认为,目前数据驱动的为老智能服务只是停留在数据化阶段,人们所期待的“数智化”养老并没有实现。

过去两三年里,课题组参与到不少养老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期间,他们部署大量的传感器,采集存储很多养老数据。渐渐地,课题组也发现一些问题:此前的工作过分关注数据的数量,却没有注意到数据的实际使用效能不高,甚至数据赋能基层管理时还会发挥反作用。

比如物联感知设备的误报率非常高。实际数据显示,一些物联感知设备误报率甚至达到60%~70%,这也意味着在实际场景中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课题组还发现,繁琐的数据工作已经形成压在一线养老护理人员肩上的“数字负担”。很多一线护理人员每天不但要照顾老人,还要抽出仅有的休息时间填写各种表格。而且他们没有因计入数据获得工资增加,却可能因为没有填写表格而被扣工资。

不仅如此,有时候数字化转型不但没有降低一线护理人员的照顾负担,反而增加他们的精神负担跟心理负担。当护理人员每天被各种数据所管理和缠绕,他们在养老服务中的自我价值感,自我尊严感,甚至于照顾老人的主观能动性都会受到影响。

在孙玉灵看来,一线护理人员是非常紧缺的社会资源,目前只有大约30万一线护理人员,而整个中国的缺口可能在1000万左右。“这样的生态体系其实非常需要数字赋能,而目前的数据驱动为老服务模式,可能会带来更加不可持续地为老智能服务生态发展。”

“人工智能不应该是替代人,而是更好地赋能人”

回到最开始的主题,老年群体究竟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孙玉灵放出了几张图片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孙玉灵做社会实验研究时,碰到一位奶奶突然间不高兴,还把东西扔了一地。她试图和这位生气的奶奶沟通交流,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甚至自己走过去的时候,奶奶还会打她。此时一个护理员阿姨走过来,和奶奶说了几句话并拥抱了她,奶奶的心情就变好了。

“经常看到一些人工智能厂商打广告,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很高,可以替代人去照顾老人。我每次都在想,人工智能有这么厉害吗?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替代拥抱、亲吻?”她说道。

孙玉灵谈到,目前很多数据驱动的养老服务生态环境中,人们主要聚焦老年群体的健康,搭建的数据体系也都围绕着健康问题开展。但一位养老专家告诉她,照护是一门科学,可养老是一门哲学,实际照顾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生病的数字。仅仅面向健康维度采集开发数据,并以此开展养老数字化转型,很难达到人们预期的精准养老照护效果。

由此,孙玉灵呼吁“以人为本”的为老服务系统设计。首先,要实现从工具主义到价值主义的转变,不能只看到老人的“不能”,也要看到老人的“能”,老人的尊严、能力和价值。其次,要实现从以老人健康为中心到以生态为中心,第三要实现从数据驱动到人机共享。

“代替这个词本身是有问题的,人工智能不应该是替代人,而是更好地赋能人,让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健康。”孙玉灵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黄莉玲

老人   AI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