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状告拼多多、阿里巴巴广告

拼多多2015年成立,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敲钟上市,上市一年后,活跃用户超过了淘宝和京东。与此同时,拼多多也因“裂变式”的砍价营销、售假等问题而备受争议,甚至被商家集体诉讼。据黑猫投诉显示,关于拼多多的投诉高达41万条,“虚假宣传”、“套路”、“退款”等是投诉中常见的关键词,无疑拼多多已经成为舆论的风口。



状告拼多多

近日小古在企查查中发现,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牛集团”)也有一则开庭公告,案由系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原告为公牛集团,被告为陈淡丽及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案件案号为(2022)沪0104民初2117号。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拼多多运营主体,其成立于2014年1月9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人代表为朱健翀。目前,其由杭州埃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经营范围涉及网络科技、电子商务、电子产品、通讯设备、日用百货、化妆品、厨卫用品等。


而成立于2008年1月18日的公牛集团,法定代表人阮立平,注册资本6.01亿元,

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家用电力器具、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加工等。


自拼多多诞生以来,平台上的商品质量屡屡被人诟病,但是因为价格便宜,依然能赢得不少消费者的芳心。这也成为了不少假货、仿品最佳的销售平台,即便拼多多也通过升级供应链和打击假货来提高商品质量,但仍有不少漏网之鱼,在平台上公然销售。除了公牛之外,在今年1月份,欧普照明也新增1则开庭公告,案由系侵害商标权纠纷,被告中也有上海寻梦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的身影。


状告阿里巴巴广告

除此之外,2月15日,公牛集团还新增了1则开庭公告,案由系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公告显示:案件原告为公牛集团,被告为义乌市汴旭日用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汴旭日用百货”)、杭州阿里巴巴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广告”)。案件案号为(2021)浙01民初2695号。



据了解,这起纠纷于2021年10月25日立案,因原告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撤诉而已经结案。


汴旭日用百货成立于2018年6月27日,法定代表人为姜州,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实物现场批发、网上销售:日用百货、工艺品、办公用品等。姜州持该公司股份100%。


阿里巴巴广告成立于2016年12月7日,法定代表人为戴珊,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等。杭州臻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该公司股份100%。


持续开展市场维权行为

众所周知,以转换器业务起家的公牛集团,早已在民用电工行业中搭上了“王者”标签,其以“安全”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目前公牛集团已形成“安全插座”、“装饰开关”、“爱眼 LED”、“数码精品”等品类定位鲜明的业务组合。


随着近年来电商的快速发展,网络亦成为虚假宣传品牌、销售假冒产品的温床,让消费者在“眼见不为实”的线上消费陷入“真假难辨”的困局中。这也使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以外观抄袭、专利侵权、傍名牌等层出不穷的“擦边球”行为损害知名品牌的正当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因而在“互联网+”时代,不少企业会集合力量在电商平台上收集对品牌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证据,以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对未经品牌许可私自开设店铺的实际经营者以及私自授权开设店铺的电商平台进行状告。


一直以来,公牛集团都把打假维权放在重要位置。早在2018年,公牛集团就已对个别企业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与公牛集团相同或近似的“公牛”字号的侵权行为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并公开点名了三家企业,提醒消费者避免上当受骗。


2020年8月,公牛集团再度发布一则声明,并公开点名13家公司,而这些被点名的13家公司主要涉及的生产销售产品有插座、墙壁开关、LED灯、浴霸、电风扇、电线电缆、管道及弯头等,且大多集中于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区。


当时公牛集团表示,“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合法、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我公司会持续开展市场维权行为,对各种侵权行为‘零容忍’。望广大市场主体与我公司一起共同努力维护合法、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用心为消费者创造‘安心’消费的市场环境和‘可信赖’的优质商品。”(/古镇灯饰传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