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贸会看跨境电商新趋势:开拓“新市场”,用技术和品牌建立“护城河”

在北京召开“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期间,蚂蚁集团旗下跨境支付平台万里汇(WorldFirst)重点向在场观众展示其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跨境贸易卖家全球远航的方式与进展。

在线上沟通会上,万里汇中国区总经理丁岩松还分享了跨境电商业在今年的发展与变化趋势。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今年以来,去海外“广撒网”、批量开店、数字经营,已成为中国微型跨国企业的新常态,加强对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构建也是行业一大特征。

从“风来了”到“活下来”

丁岩松表示,今年对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绝对是“黑天鹅”频发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延续,叠加当前欧美各国陷入40年不遇的通胀,很多电商平台政策的改变与趋严,对整个商户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跨境电商曾刚经历一轮‘风口’。”

回顾过去三年的行业发展,丁岩松感慨称,“仿佛有一种过山车的感受。”据他介绍,2020年新冠疫情最初暴发之时,大量欧美消费者将消费从线下转至线上,线上交易带来巨大增量。

不过,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趋势在2021年便转弱,“在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包括海外部分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整个市场趋于理性,但整体仍保持健康的增速。”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

“今年年初,我们曾走访很多客户,他们普遍认为今年行业发展会比去年艰难,但仍然较为乐观,预计今年增速能达到10%-15%。但事实上,随着‘黑天鹅’不断发酵,并对行业带来影响与冲击,现在大家可能会觉得,能够活下来要经历一轮‘凤凰涅槃’才行。”丁岩松表示。

不过,压力之下也存在机遇。数据显示,1-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3922.1亿元,同比增长20.7%,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服务出口16422.4亿元,增长22.8%;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999亿元,同比增长15.7%。出口增速仍保持双位数增长。

“1-7月份,万里汇平台的中小型跨境电商的交易同比增长约为26%。特别是7月份,其同比增速还有所增加,大概为32%左右。”丁岩松称,经过上半年的调整以及策略的平衡,预计下半年应该会迎来一个稳固之后的反弹。

行业呈现两大变化趋势

据了解,为适应当前营商环境的变化,今年跨境电商企业在发展布局上呈现出两大特点。

其中,较为核心策略是“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即加大对新市场的开拓布局。万里汇数据显示,2021年,平均每个微型跨国企业出海经营的外海市场为3.5个,2022年增至6.5个。

另一大特征是加强构建“护城河”。丁岩松指出,在过去几年,由于大量的卖家涌入,市场上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企业利润率低至3%-8%,而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跨境电商利润率可达19%至28%,远超传统铺货型跨境电商或一般工厂转型的跨境电商。

“用技术和品牌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成为今年微型跨国企业活下来、活得好的关键指标。”丁岩松称,今年可以看到,整个跨境电商行业、从业者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大家都在尝试寻找自己的绝活,保证自身利润率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生产和规模。

丁岩松认为,尽管今年“黑天鹅”与挑战颇多,但全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发生一定的改变,且越来越习惯线上购物,消费习惯也大概率不可逆转。“在过去几年,我们培养了相当一部分的跨境电商人才,我们的产业链、包括生态圈均人才激增,随着国内电商的积极发展,并储备了丰富的运营人才,中国产业链的实力与当前良好支持政策,跨境电商前景仍然乐观。”

此外,针对市场关注的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风险问题,丁岩松表示,汇率波动可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收益问题,建议秉承规避风险中性的原则,不要盲目地去赌汇率走势。

“企业应该是寄希望于保值而并非增值的心态去开展汇率相关业务,不需要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决策。”丁岩松称,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对外汇风险意识还较为薄弱,更需谨慎。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