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十年成就巡礼13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创新书写辉煌

乘风起势,奋力鼎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成功入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担负继续探索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使命;2020年,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被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正在书写跨跃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十年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打造东莞市科技创新高地,集聚了以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流科研平台,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为代表的一流大学,以陈和生、王恩哥、汪卫华、赵忠贤等院士为代表的一流人才团队,以华为、生益科技为代表的一流高新技术企业。

十年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评价排名从第52位跃升到第21位;东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从19家增长到68家、东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9家增长到14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从1家增长到15家;广东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从0增长到30家(东莞市共建立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3家);上市企业从1家增加到4家;中科院物理所、高能物理所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落地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研究平台相继成立。

作为区域创新增长极,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有力地支撑了东莞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十年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93%提升至2021年的15.28%,研发投入强度远超发达国家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投入(RD)占东莞市的比重从7.92%提升至29.55%。2021年,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09家,超2012年的10倍。

萧山临江高新区:建设“515”产业体系

奋进新征程、奋力新跨越。

近年来,萧山临江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觉融入国家、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大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动创新体系现代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持之以恒推动全域科技创新,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数据显示,萧山临江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78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18亿元,增长55%;财政总收入从2015年的17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1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58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77亿元,增长16%。

产业是经济的命脉,是推动高能级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近年来,萧山临江高新区牢固树立“产业第一、先进制造业为先”理念,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新制造业计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浙江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萧山临江高新区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目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养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动化工、印染两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转型升级和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提升改造,全面提升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逐浪数字化,潮起正当时。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萧山临江高新区积极培育以“未来工厂”为代表的新型组织,不断迭代升级特色应用体系,加速提炼标志性成果,推动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在浙江省率先试点药品“黑匣子”工程建设,被列入国家药监局药品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试点和浙江省政府推进数字化改革试点;创新研发产业项目协同指挥平台,升级地方特色应用的亲清钱塘管理平台等。该高新区“未来工厂”入选市级培育企业42家,获市级首批认定9家,稳居杭州市第二。

阜新高新区:形塑五大主导产业

千锤百炼,方能成钢。

党的十八大以来,阜新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中心,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扩大经济规模为重点,负重拼搏,加速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1年,阜新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2亿元,同比增长48.6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54.99亿元,同比增长60.6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3.53亿元,同比增长19.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4.98亿元,同比增长63%。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阜新高新区制定《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通过创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厚度,形成了新能源、电力电子、智能高端制造、液压零部件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狠抓项目建设。近年来,阜新高新区充分发挥项目谋划专班作用,扎实做好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等工作,重点推动总投资12亿元的徐工高端除冰雪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氢能产业基地、总投资3.6亿元的嘉寓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2.2亿元的金朗(阜新)柔性直流输电配套电容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投资大、拉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加快投资、加快建设速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有大提升、建设数量有新突破。

科技创新是强区之基。近年来,阜新高新区深入实施“双招双引”工程,组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嘉寓等园区企业开展对接,使产业、人才、科技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2021年底,阜新高新区建设重大共性技术平台4个。

(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