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业出技术,印度巨头出钱,莫迪老家出土地,印度要建厂造芯片

眼下俄乌冲突交战正酣,但围绕芯片的科技“战场”也从未停止。据环球时报15日报道,台湾芯片巨头鸿海集团近日又有新动向,与印度韦丹塔集团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斥资195亿美元在印度建立芯片工厂,选址位于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印度本来就抱有超越中国成为半导体制造大国的野心,再加上鸿海集团的加持,印度芯片会不会真的逆袭呢?

印度想逆袭成为芯片制造大国

台芯片企业在印度建厂,芯片“战场”硝烟四起

根据印度官员的说法,鸿海集团主要为此次合作提供芯片生产技术,而拥有采矿背景的韦丹塔集团负责为该项目提供所需资金,基础设施方面由古吉拉特邦政府负责协调。此前,印度政府认识到依赖全球供应链并不可靠,斥资100亿美元打造了一项半导体行业激励计划,还投资了300亿美元用来改革印度的科技产业,吸引外商投资。

根据双方协议,该工厂将在两年内建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预计将为当地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韦丹塔集团的董事长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印度离“自己的硅谷”又迈进了一步。环球时报援引的英媒报道称,尽管莫迪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但是恐怕在土地收购方面不会那么顺利。

鸿海集团与印度韦丹塔集团达成芯片合作

除了鸿海集团以外,其他芯片巨头也没闲着,其中三星集团计划要在美国得州建设11家芯片工厂,总投资额接近2000亿美元,为美国本土创造至少1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英特尔也不甘示弱,宣布与深圳联发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在高端技术工艺上依然与台积电保持密切合作。台积电也蠢蠢欲动,与台联电一起远赴印度考察,这场芯片“无烟战场”从未停歇。

印度营商环境恶劣,靠外商弯道超车有点难

但是,印度想要靠着外商技术+本国资金实现逆袭也并非易事。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西方国家预测印度将在供应链方面超越中国,但是直到今天,中国依然是保持着巨大贸易顺差的工业国,而印度7月份的贸易逆差却高达300亿美元,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印度海得拉巴,人们在一个电子零件加工作坊内工作

其次,因为殖民主义的创伤,印度十分注重保护本土企业,有时候甚至采取非常激进的做法,这就导致印度国内的营商环境对于外国企业来说不够友好,戒备心很重。在印度政治和经济手段的不断打击下,不少中国企业纷纷选择撤出印度市场。就连美国特斯拉公司在印度的建厂之路也是困难重重,让不少企业不敢放心来印度投资。

中芯国际的晶圆代工厂

最后,印度本土的法律体系极端复杂且混乱,这就导致对于外国企业的监管,不管在税法、劳动法还是政府运行方面都效率极低,非常容易构成“法律陷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这种恶劣的营商环境积重难返,基本不可能在较短时间之内实现较大改观。同时,印度国内的社会阶层和宗教问题也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印度对外国投资企业防范心理很强

硬件条件不足,美国都搞不起来印度怎么搞

除了营商环境不友好,印度发展半导体的硬件条件也是掣肘仍多。

首先,发展半导体对资金要求极高,而且技术更迭快,投资回报周期长,这都需要大量的投资持续兜底,而印度能拿出来的财政支持还是十分有限,光靠韦丹塔集团一家的投资还远远不够。台积电之前迫于压力去往美国开设工厂,其创始人张忠谋就坦言美国的芯片搞不起来,因为在美国的制造成本太高了,而且招不到芯片的技术人员。而印度国内的问题倒不在于人员成本,而是人才能力是否足够的问题,要支撑半导体复杂的产业化生产并不容易,而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印度的电线比蜘蛛网还乱

其次,发展半导体产业对水资源和电力供应的要求极高,因为整个加工过程十分精密,即使是短时间的断电或电压不稳都会导致停工,而印度在供电方面经常状况百出,想必大家对印度的电线布局也都印象深刻。其次,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受教育程度偏低,有素质的产业工人数量可能得打个问号。这种种因素,都使印度距离国际公认的“半导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HX)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