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阅读相比 “听书”只是被动接受信息吗?

图虫创意

你有多久没看完一本书了?

没有整段的时间,周遭环境让人静不下心,996 的工作已经让双眼不堪重负……还好,智能手机上面的各种听书软件,似乎就是为此而生的。听书,不仅可以解放疲劳的双眼,还不限制时间地点,很适合当下碎片化的阅读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但比起传统看书需要更主动、投入地思考,用听的形式来了解书籍的内容,总显得难以集中注意力,留下的印象也没有“看”书那么深刻,故而有人说看书是主动学习、听书是被动接收信息。难道说,在阅读这件事儿上,古人说的“百闻不如一见,闻之不若见之”也同样适用吗?

01

听书 其实并不被动

实际上,不管是对文字,还是对语言的处理,大脑都是一视同仁的。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就要先知道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图虫创意

文字以光波的形式被人眼接收,再向大脑传递神经信号,最后到达大脑皮层负责处理文字的区域进行分析和理解。声音信号从耳朵采集到大脑形成编码,也和视觉信号处理的过程差不多,大脑都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贮存、识别、记忆和理解。

① 贮存——视像和声像的短暂储存

人的感觉器官就像一台 24 小时工作的监控摄像头,忠实地记录所有它看到、听到的影像。然而我们的大脑却并不想对如此繁复冗杂的信息照单全收,于是,大脑决定先进行短暂的存储,以方便后续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图虫创意

这种短暂的存储过程被认知心理学之父奈塞尔(Neisser)命名为视像存储和声像存储。以声像存储为例,不妨尝试回忆—下我们平时理解日常会话时的复杂过程,声像存储的作用就变得清楚明了——它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聆听声音里包含的信息,故而我们常常在声音消失以后仍能"听到"它们。

② 识别——过滤

在短暂的存储之后,大脑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对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信息进行过滤,排除一些它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上。

这时,由于成年人平时接触到的大量视觉信息都是通过文字描述的,大脑就认为文字对你至关重要,于是优先检索出这部分的内容,马上交给负责处理文字的区域去分析和理解。

图虫创意

声音也是如此,大脑会自动过滤一些不重要的虫鸣鸟叫、机械轰响,专注于言语会话的信息,在人类社会的语言环境影响下,人的听觉系统的神经元可以只对声音刺激中某些特定的特征做出反应。

③ 记忆——遗觉象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字和语言的需求和依赖远不如成年人,他们的大脑在刺激信号传入后还是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如实地记录所听所见,这种现象被称为遗觉象。

有意思的是,许多人以为只有视觉信息才会像照片一样印在儿童的脑海中,但实际上,除视觉遗觉象外,还有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触觉遗觉象等,只不过这种记忆形式很少能继续保持到成年期。

图虫创意

④ 理解——声音的符号化

在阅读时,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左脑先理解后记忆,记住慢、遗忘快,更适合记忆的消化、吸收;而右脑则会将语言变成图像,可以大量、快速地记忆,且记忆质量很高,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

当右脑分析一个词时,比如在阅读“猫”这个词时,会自动的在右脑的影像库中搜寻猫的形象,然后将猫这个词与它的图片链接在一起。在分析一句话,比如“猫在睡觉”,影像库中出现的就是一只猫在太阳底下蜷成一团迷迷糊糊的睡觉的图像,或许还夹杂着轻微的鼾声。

但听书比阅读还多出了一道工序——声音的符号化。

图虫创意

我们常常会忘记,汉字其实是表音兼表意的文字。当听到某个陌生词汇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去想它是由哪些字组成的,然后再从右脑中提取与之相关的图像。如果需要记住这个词,大脑努力去记忆的是这些字,而不是声音本身。因此,听书,对大脑的要求其实更高,也更有利于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综上可知,同样以电信号的形式编码,同样需要进行深度加工,大脑并不会去区分文字和语言谁主动、谁被动。比起“百闻不如一见”,大脑更认同“所听即所见”。

 02

听书为何不如看书深刻

上文提到在汉语环境下声音的符号化,比起单纯的看书,听书时大脑的加工还多出一道工序,所以,我们常常会觉得听书比看书更容易走神,更难集中注意力。其实,除此之外,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都会使得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

图虫创意

① 言语知觉的制约

听书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例如,在 20 ~ 30 分贝时,言语的可懂度为 50 %;増至 50 ~ 60 分贝,可懂度达到 90 ~ 95 %,但到了 140 分贝,人就要感到头疼了。此外,噪声例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就更大。为使言语能顺利交流,一般语音信号必须超过噪声 6 分贝以上。

② 情绪感知

听书的声音来源可以分为真人朗读和语音合成。

听真人朗读的有声书时,很容易通过朗读者的语气带动情绪,能更贴切地从音频中听到情绪的起伏变化,但也会丧失一部分自我感知的能力。而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则完全由自己主导,可以随意把握情节、节奏、分界点,有很大的脑补空间和回味空间。

图虫创意

而在听语音合成的内容时,技术上暂时还没有办法灵活地控制分词、韵律预测、情感预测等,在听的过程中,就需要克服这些因素对理解连贯性的干扰。

③ 回溯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在看书的时候,10 - 15 %的眼球运动是回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经常会倒退重看。但由于这个过程太快,我们有时候自己都没察觉,但是显而易见,这能大大提升我们对书的理解(当然,这也会降低我们的阅读速度)。

相反,当我们听书的时候,理论上我们可以倒回去重听,但实际上,在懒的天性驱使下,很少有人会真的愿意这么做。与阅读相比,回溯的缺失多多少少都会损失一部分对内容的理解。

图虫创意

 03

听书能替代看书吗?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深化发展,知识的商品化倾向日益明显,伴随着 “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文化主导,以纸媒为主的语言文本式文化转变为以电子、数字媒体为主的视觉图像式文化。

虽然,人类在百万年进化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且至今仍然有一些民族用着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记录祖祖辈辈的故事,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越来越不接受单纯地通过声音这种古老的方式来传递文明,久而久之,我们的注意力被光怪陆离的视觉冲击分散,大脑也越来越疲惫。

图虫创意

虽然大脑并不会区别对待所见和所闻,但就学习效率而言,或许“百闻真的不如一见”。听书虽然不能替代看书,但能帮我们发现新的观点、体验新的世界,又有何不可呢?听书不能替代看书,不过话说回来,听书也没有必要去替代看书。归根结底,看书和听书都只是接收信息的方式,难分伯仲,各有利弊;看书也好,听书也罢,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参考资料:

[1]Solso,R.L.,Maclin,M.K.Maclin,O.H.(2008).认知心理学: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70-73.

[2]Richard,J.G.Philip,G.Z.(2008).Psychology and Life,19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86-126.

[3]常宝儒.(1990).汉语语言心理学.新华书店,36-96.

4. 李燕芳,梅磊磊董奇.(2008).汉语母语者视听双通道言语知觉的特点及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03),43-47. doi:CNKI:SUN:XLFZ.0.2008-03-008.

1. 卢亚明  马晶晶.(2012).视觉主导的文化.电影文学(09),25-26.

doi:CNKI:SUN:DYLX.0.2012-09-014.

作者 | 唐义诚、池   文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审核 | 陈祉妍 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科学辟谣

编辑:Tammy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