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知识:吃饭的胃和吃甜点的胃,从来都不是一个

 明明已经撑得不行,但看到甜品,还是会马上——“我可以!”

这就是所谓的:甜点是另一个胃。

不过,决定“甜点胃”是否存在的,真的是胃吗?

不,“胃”本身可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是什么造就了你的“甜点胃”?

其实,“甜点胃”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学名——感官特异性饱腹感(Sensory Specific Satiety,简称SSS)。

感官特异性饱腹感,由法国生理学家于1965年提出。它形容的是一种感官享乐现象,多指由于食用某种食物而产生的满意度下降,以及由于新的食物引发食欲“重启”的过程。直接点说就是,大脑发出指令:“这玩意儿我吃腻了,换下一个!”

也就是说,虽然叫“甜点胃”,它的“老大”却是大脑。

学界的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个现象。

比如,2001年发表在Brain上的一篇研究,就通过让志愿者吃巧克力的实验,验证了这个概念。

实验开始,科学家们给志愿者们统一分发了同种类型的巧克力。每吃完一块,志愿者们都需要在表格上根据自己吃下巧克力后的开心程度、是否还想继续吃进行打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用仪器实时监测志愿者们的大脑活动。

实验发现,随着巧克力吃得越来越多,志愿者们给出的评分越来越低。吃巧克力给他们带来的愉悦程度不断下降,志愿者们对巧克力的渴望也逐渐下降。

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大脑活动中。

在刚开始吃巧克力时,志愿者们大脑内反应“愉悦”“喜欢”的胼胝体下区、尾内侧眶额皮质区比较活跃;但吃了一段时间后,活跃的反而是大脑内反应“厌恶”的海马旁回、尾外侧眶额皮质区。

但当科学家们为志愿者换上另外一种食物,他们的自我评分及大脑活动就会“重启”,重新表现出愉悦。

糖,“甜点胃”的同伙

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甜点的核心成分——糖,本来就可以算作“甜点胃”的同伙。

因为它并不能让人产生很强的饱腹感。饱腹感弱了,自然就能吃下更多的食物。‘

科学家发现,当人感受到饥饿时,胃部就会释放出一种“饥饿荷尔蒙”,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闹钟”,告诉大脑:“我要吃饭了!”在这个时候,只有当胃部感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纤维素等,才会使“饥饿荷尔蒙”的分泌量减少,从而产生饱腹感。

但糖对饱腹感的作用并不明显。通常来说,摄入的糖分会快速分解成单糖进入人体血液,提升血糖水平。人们可能会短暂地觉得自己“饱了”,但随着胰岛素发挥作用,快速让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这种虚假的饱腹感就消失了,该饿还是饿。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好奇:按你这么说,那我为什么吃蛋糕也能吃饱啊?

那是因为蛋糕里除了糖,还有面粉、鸡蛋等很多复杂的成份呀!

除此之外,BBC纪录片《糖的真相》也通过实验证实,当人体摄入糖分后,位于人的前脑皮层的“奖励机制”会被激活,释放出一种令人愉悦的信号,让人不自觉吃的更多。

毕竟,谁能拒绝简单纯粹的快乐呢?

为什么我们会有“甜点胃”?

“甜点胃”的原理解释清楚了,但吃饱了还能再吃两口……这个身体机制,对想控制体重的人可不太友好。

为什么大脑非要给我们安排“甜点胃”?

这个答案,就像天冷了长辈嘱咐孩子穿秋裤一样。一言以蔽之:为你好!

其实,感官特异性饱腹感,不仅仅针对甜品。

它更像是一个感应计算器,在人进食的过程中,默默记下你吃了多少油腻的食物,多少蔬菜、蛋白质,多少甜食等。当某一个口味或种类的食物达到一定量时,它就会做出反应:“这个吃得差不多了,如果还想吃,就吃点别的吧。”

在这种机制下,可以确保人们在进食的过程中,尽可能摄入更多种类的食物。

而摄入的食品种类越丰富,营养也就越均衡。大脑以此就可以保障我们不会缺少某些关键的营养物质,让人类拥有更好的生存优势。

所以,下次吃饱了再想吃甜品的时候,也不用焦虑。

这是大脑在提醒我们,要注意营养均衡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