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良种、良法、良机”,南通刘桥的丰收“秘诀”

日期: 来源:新华日报收集编辑:新华日报

“收获太大了。原来稻种高效药剂处理才是有效防治水稻病害的关键措施。”通州区刘桥镇泽明家庭农场主吴泽华在听完专家的讲解后豁然开朗。在水稻育秧前,为了更好地帮助种植户选准药剂,确保一播全苗壮苗。5月底,刘桥镇邀请了农业专家为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现场开展水稻病虫草害防控实用技术咨询和服务指导。

“三夏”之际,田野一派繁忙景象。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大镇刘桥镇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以良机、良技、良种为组合杠杆,撬动智慧农业,今年全镇夏收粮食24520吨,同比增幅达7.09%。

良种一粒重千钧

5月29日,在刘桥镇蒋一粮食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片农田里,收割机在麦浪中来回忙碌。“根据实收测定产量,今年小麦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比去年高出不少。”蒋一村党总支书记帅斌说。

蒋一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以村集体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350亩,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我们合作社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周边种植户的良种示范引领作用。”帅斌介绍,合作社建有示范田30亩,每年都会花一个多月时间,筛选适合本地气候和口感高产兼顾的良种进行试种。先后种过“南梗9108”“月光518”“扬香玉1号”等品种的水稻,像“南梗9108”就是蒋一村通过对比十多种稻米后,确定下来的,并凭着这一品种,连续三年获得“通州好大米”称号。在南通地区从事良种推广的双盛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彬介绍,“南梗9108”大米口感粘糯,就算冷后再吃也不影响口感。

合作社示范田就在19组的种粮大户宋锦华家后面,去年,他看到示范田种的“扬香玉1号”不错,今年也试种了100亩 。“这种水稻不仅好管理、扬花时抗倒伏能力强,很适合我们这边的气候,而且颗粒饱满,去年示范田的产量,每亩都不低于600公斤。”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是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的前提,近年来,刘桥镇农业部门大力推广良种,刘桥镇2200亩玉米种植的品种基本都是省农科院推荐的京甜紫花糯2号,这一品种的玉米不仅产量高,甜鲜度、软糯度也都高于普通玉米,所以售价每公斤比普通玉米贵0.8元,每年可为农户增收60万元。截至目前,刘桥镇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8.5 %。

良法一方提高效

6月初,保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二批100亩的玉米开始播种。工作人员按照每个坑穴放一粒种子,坑穴间距18公分的标准执行。当地农民以往习惯采用单穴双株方式种玉米,自从采用专家建议,以单穴单株方式进行播种后,玉米鲜穗的商品性从以往的不到70%提高到80%以上,增加了农户收益。

不仅如此,合作社理事长徐标介绍,玉米在播种之前,合作社会将上一茬收获后的西兰花叶子和根打碎埋在土里进行发酵,增加土壤的肥力。“土壤肥力强,长出的玉米口感更好,也确保了每根玉米颗粒饱满,合适的间距又让玉米个头更适合市场需求。”

保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种植面积超400亩,他们与当地的食品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后,收获的产品也是第一时间送到公司进行加工。为了配合企业的生产需求,保绿蔬菜种植合作社经过多年摸索,制定了“青刀豆-鲜食玉米-西蓝花”“小香葱—青刀豆-花椰菜”立体间套种模式企业标准。

“立体间套种的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每亩产值可达2000元。”徐标说,立体套种还让合作社比普通种粮大户每两年多收获一茬农作物。

良法,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途径。近年来,刘桥镇在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还广泛推行新型种植技术,“良种+良法”保证了粮食单产稳步提升。

今年,刘桥镇共种植油菜8650亩,经测产,亩产达到255.5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 10.5公斤。“油菜要想产量高,适期适墒播种,扛过寒潮是关键。”通州区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站长吴永军介绍,每次寒潮来临之前,区农业部门都会提醒大户给油菜喷施生长调节剂,提高油菜苗抗逆性,避免冻害发生。为让农户直观感受什么是壮苗丰产亩,去年区农业部门组织全区100名种植大户到盐城市东台、大丰等连片种植地现场学习参观。

良机一响收万亩

刘桥镇英雄村49组的李建华常年在外地打工,家中种着六七亩地,前几年每到两季农忙时,他都会回去帮衬着年迈的父母一起收割,现在他都是请农机手上门收割。李建华说,如今的麦地就是大型收割机的战场。十分钟收完一亩地,而且还能把麦子直接送到场地上,省事儿多了。农机手戴俊是村里的包田大户,他平均每天收割粮食30余亩,一季下来能收百来户,并将秸秆粉碎到地里成为有机肥料。

麦子收完就是水稻插秧的关键时节,李建华说:“接下来我还是请插秧机来帮忙。收种季节,时间对农户很重要,插秧机25分钟至3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亩田,而人工插秧需要一天。”

近年来,刘桥镇通过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建设,已实现“小田变大田”“散户变大户”,不少规模种植户还投资建设了烘干、仓储、晒场等农业设施。目前,刘桥镇拥有农机具436台(套)、专业农机手近400人。这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现代化农机装备成为了抢收抢种的主力军。刘桥镇今年“三夏”期间待收割小麦面积5.98万亩,机械全部投入后,预计15天内完成小麦收割,20天内完成水稻种植。

机械化的投入让粮食丰收更高效。同时减少粮食在收割、仓储过程中的损失。今年预计刘桥镇小麦总产量将达25560吨,比去年增加1500吨 。

(郭振军 金晓露)


相关阅读

  • 南京溧水晶桥镇:夏种生态田园白鹭飞

  • 5月31日,溧水区晶桥镇枫香岭村种粮大户的拖拉机在广袤的田野上耕耘,成群结队的白鹭在周围飞翔、嬉戏,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在晶桥镇笪村种粮大户的田园里
  • 南京溧水晶桥镇:“麦稻同框”好“丰”景

  • 6月1日,在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粟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边是正在抓紧收获的1000多亩优质小麦,一边是孕育希望的绿色稻田,呈现出一幅“麦稻同框”黄绿相间颇有意境的田园画
  • 李庆英:“女强人”带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路

  • 李庆英是太康县杨庙乡庆英农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近年来,她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妇女成为拥有年收入2000多万元的致富能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带领群众逐步走上富裕之路。6
  • 王军:农民合作社兴办加工企业的一些思考

  • 作者:王军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模式是以农业企业为主导,农民合作社充当的是农业企业与农户的中介角色,在与农业企业进行产品交易时,只能获得初级农产品价值,而产后增值收益则被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证监会最新!陆家嘴论坛重磅预告

  • 2024陆家嘴论坛(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9日至6月20日在上海举办。6月4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有关情况。证券时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论坛
  • 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遏制“马路杀手”上路

  • 你也许在网上看到过,一辆拉满沙子的重型卡车在转弯时因重心不稳而发生侧翻,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掩埋在沙山下;你也许在深夜的城市道路上看到过,一排渣土车一路闯红灯飞驰而过,车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