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于人工智能的炒作热度现在似乎降温了一点了。是时候冷静思考一下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了?AI 会抢走人类的工作吗?AI 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未来是乌托邦还是敌托邦?更可能的答案是都不是,未来是一个中间的灰色地带。文章来自编译。
技术进步的速度十分惊人。我一直很喜欢这样子的可视化:1956 年的 5 MB与今天的 1 TB 的对比。告诉你一点背景信息,1 TB = 1000000 MB。 1956 年的 1 TB 的硬盘驱动器相当于 40 层楼的大小;今天,你的指尖就能容得下 1TB。
资料来源:WaitButWhy
或者换一个技术进步的例子:在人的一生范围内(63 年)我们就从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1903 年)进步到将人送上月球(1969 年),那个距离地球 384633 公里的地方。
不妨把这两个例子联系到一起:现在你兜里的 iPhone 比 NASA 当年用来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计算机还要强大得多。NASA 阿波罗 11 号的计算机每台价值 350 万美元,大小与汽车相当。今天的 iPhone 每秒可处理 33.6 亿条指令,可用于同时引导 1.2 亿个阿波罗时代的航天器登月。
(顺便说一句,你在 AP Calculus 所使用的 TI-84 计算器比阿波罗号的计算机快 350 倍,RAM 大 32 倍,ROM 多 14500 倍。)
这里的要点是:事情发展得很快。进步的步伐也延续到了 AI 身上。十年前,人工智能还很难分辨猫与狗。今天,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分类,还可以根据文本提示生成猫狗的详细图像。模型正在迅速改进。下面这两张图(巴拉克·奥巴马与唐纳德·特朗普打篮球)来自我上周的文章,一样的提示,Midjourney 1 年前的输出与今天的输出的对比:
对于同样的提示,Midjourney 在2022 年 3 月与 2023 年 3 月生成的输出
人们正在用 AI 编写代码,设计自己的公寓,起草 4000 字的论文,创作诗歌。一项新的同行评审研究发现,就诊断效果而言,人工智能现在比 72% 的全科医生还要好。
AI 的发展速度已经导致包括埃隆·马斯克以及苹果联合创始人 Steve Wozniak 在内的一些人公开呼吁要暂停训练比 GPT-4 更强大的模型。《时代》杂志一篇关于 OpenAI 的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的好文章总结了这场争论:“一些人相信 [AI] 会带来一个人人都拥有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金钱的乌托邦。其他一些人则认为它会毁灭人类。”
在我看来,现实不会是这两种极端,人工智能既不会带来乌托邦,也不会毁灭人类。相反,未来存在于那两极之间的灰色地带。让我着迷的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连锁反应。作为上周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国情咨文”(新“复仇者联盟”:人工智能如何赋予我们超能力)的后续,本周我会讨论三个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
人工智能革命的有趣之处在于,白领工作是风险最大的工作。工业革命颠覆了蓝领工作,但许多人曾认为知识工作可永保高枕无忧;毕竟,机器怎么可能复制人类的创造力呢?但 OpenAI 与高盛的新报告令人警醒:OpenAI 估计 80% 的美国劳动力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高盛预测有 3 亿个工作岗位将面临自动化风险。下面,我们会研究一下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
第二个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世界的现实是什么?
罗马教皇前几周因穿着一件时尚、蓬松的白色夹克而风靡一时。唯一的问题是:那张图完全是假的。Buzzfeed News 称之为“第一个真正的大规模级别的 AI 虚假信息案例”,他们还跟踪找到了制作这张图的人,来自芝加哥的 Pablo Xavier。Pablo Xavier 透露,当他产生了幻觉之后,在一个你无法想象的时刻,他决定给教皇穿上一件巴黎世家 (Balenciaga)的 羽绒服,他觉得那会很有趣。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糊了事实与虚构之间的现实,这会对社会信任与虚假信息产生连锁反应。后面我们会更详细地解读。
第三个问题: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形成?
像微软和谷歌这样的巨头似乎已经准备好收割经济收益了;那创业公司有机会吗?AI 世界的可防御性如何呢?
首先谈谈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