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直播舆情风险知多少?

日期: 来源:网信镇江收集编辑:网信镇江
直播日常化与日常直播化已成为当下的一道新风景。每天,无论是打开专门的直播网站、APP,还是第三方平台里的直播频道或账号,都有无数场直播在屏幕上闪动跳跃。正所谓“无直播,不网络”。当直播成为网络生活的第二空间,随之而来的直播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舆情,又成为一种新的舆情风险。
直播的不确定性与直播舆情风险
而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直播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76.5%的中国直播用户观看直播的感受是使用方便、随时随地能看;72%的中国直播用户认为其内容种类多、选择丰富;61.7%的中国直播用户认为直播可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
直播缘何如此受到青睐?这显然与直播的鲜明特点有关。
直播门槛低,易输出与输入;有同步性、在场感,易互动与共情;能实时连接人、场、物、情,实现沉浸式的空间时间同在;能降低信息传播和交流、沟通和诚信成本。直播给了普通人一夜成名的机会,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诞生神奇故事,创造人生奇迹。尤其是当直播与一个个行业领域结合后,就成了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信息传播的新媒介、社会治理的新力量。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直播已经是一种网络工具,已经是网络社会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一。
直播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不可忽视的是,直播有一个致命弱点: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贯穿直播的所有环节和所有参与者,包括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交互交流存在的不确定,直播内容、电商货品、空间场景带来的不确定,用户弹幕、评论留言、礼物打赏产生的不确定,以及直播功能应用不熟悉、网络带宽速度不流畅等导致的不确定。
近年网课直播量快速上升,但各种网课“翻车”接连不断:有的是老师在家中上课,顺手点上一支烟,被平台认为违规,导致直播中断;有的是老师讲课内容中言辞不当或有敏感词,被平台强制关闭直播;有的是老师上课过程中直播画面里突然出现其他人;有的是老师不懂美颜功能,开了美颜后画面怪异。
可以说,直播的优势有多大、受欢迎程度有多高,直播的风险也就有多大、有多高。每一个不确定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每一次的风险都有可能升级发酵为网络舆情。
直播舆情风险的类型与雷点

面对直播舆情风险可能存在的常态化趋势,有必要全面梳理了解直播舆情风险的类型及雷点。

传统的四大直播类型是秀场直播、体育直播、游戏直播、生活直播。这些直播或者是普通个人的小众行为,或者是在娱乐游戏领域,相对风险较小。但现当下的直播包罗万象,新的四大直播类型——电商直播、网课直播、庭审直播、新闻直播出现后,陡然增加了直播的舆情风险。

◆主播存在的舆情风险

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主播位置,特别是一些明星、社会知名人士、高校教授、领导干部、医生也因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成为主播。这些人身份特殊、位置敏感、掌握公共话语权,原本就是易引发网络舆情的群体。一旦在直播中出现了言语不当、表达不准确或偶然的失误,都会被捕捉到,并被放大和快速传播,形成舆情。

近些年,许多地方政府领导为拉动地方经济、推销土特产,纷纷走进直播间,变身带货主播。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领导干部毕竟不是专业主播,也不太可能非常熟悉主播角色和带货直播流程,中间难免出现言语表达差错和其他问题,若再以政府背书的方式“强制消费”,这里潜藏的舆情风险直接会转化为领导干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声誉危机。

◆ 直播内容中的风险

电商直播的舆情风险主要在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销售数据做托,涉嫌夸大其词、过度渲染商品等,特别是名人、明星以个人知名度为卖点,高价卖货、割韭菜、收智商税。

2020年直播带货的“翻车”事件中,数据造假、流量泡沫等“翻车”事件引发出一波波舆情声浪,负面舆情屡屡上热搜,不仅个人声誉、口碑出现危机,更是让直播带货的整体信誉度和行业发展前景遭受影响。
网课直播的舆情风险是近三年新出现的一类舆情,高校的网课直播舆情尤为突出。教师在线下授课时比较严谨和规范,讲授内容也会在跟学生面对面交流中不断调整,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但在网络授课时,面向屏幕的单向传授可能会出现言辞表达不当,内容出现偏差;缺乏课堂场景的环境会让人行为举止随意,缺少自我约束;学生的表现欲与活跃度会让网课上出现的点点滴滴随时流转到社交媒体上;网络授课要求的直播和录制会让记录永久留存、随时被翻出。这些都是网课直播的潜在风险和舆情隐患。
司法领域也存在风险系数,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庭审的时间相对较长,空间是小众化、有一定法律威慑性的场景环境。但庭审直播是要在社会大众瞩目下进行的长达数十小时的法庭活动,不可控因素难免发生和出现。如果不能预判舆情风险,做好直播环节,就容易引发误解或适得其反。
新闻直播一直都是高风险板块。特别是现在有些媒体机构直接对执法现场、突发事件现场、地方新闻发布会现场进行直播,新闻现场感强了,网民参与度高了,但直播的风险也可能出现。
◆ 因直播技术应用、功能软件使用等问题产生的直播风险和舆情

网上也有平台讲授直播教学安全类的课程,这些虽然都是微不足道的技术功能应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一样会引发舆情风险。

了解了直播的舆情风险,更要直面和应对。如何应对,需要有一套综合性的研判和应急处置方案。但所有的应对和应急处置都应建立在一个前提下:敬畏直播、慎重直播、认真直播。

来源:《网络舆情》杂志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詹新惠

相关阅读

  • 环球时报舆情中心宣布与百度“文心一言”合作

  • 打造媒体传播与舆情研究人工智能全系产品与服务
    2月 16日,环球时报舆情中心宣布成为百度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后续,该中心将全面体验并接入“文心一言”
  • “提前还房贷难”,央行、银保监会回应了!

  • 2月15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针对近期反映较多的房贷提前还款难、预约时间长等问题,人民银行、银保监会2月9日召开部分商业银行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强化以客户为中心
  • 商业银行风险分类迎来重要变革

  •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千呼万唤始出来。曾在2019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出台,并将于2023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我国
  • 过量游离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BMC医学》杂志14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游离糖(即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些发现提供了更强的证据,有望促使全球饮食指

热门文章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直播舆情风险知多少?

  • 直播日常化与日常直播化已成为当下的一道新风景。每天,无论是打开专门的直播网站、APP,还是第三方平台里的直播频道或账号,都有无数场直播在屏幕上闪动跳跃。正所谓“无直播,不
  • 重拳扫毒!应城警方捣毁一吸毒窝点抓获7人

  • 近日应城警方突击一吸毒窝点现场抓获吸毒人员7名缴获“冰”290袋“麻果”10颗吸毒工具若干毒2月3日,应城市公安局四里棚派出所民警接群众举报有人在吸毒。接报后,民警经过前期
  • 事关退款!重要通知:开始预约了!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年度个税汇算将于3月1日起开始,2月16日起可以提前预约办税。  16日起可以提前预约个税办税 2022年度汇算办理时间为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届时个税将
  • ​200亿城商行董事长请辞!

  • 中国基金报记者 忆山2月16日盘后,齐鲁银行发布数则公告,该行原董事长黄家栋因年龄原因,已于近日提交辞呈。目前该行由副董事长张华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此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