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番茄甜度高,果肉吃上去会更加糯一些,好吃。”6月2日,在浙江省农科院在绍兴上虞区召开连作障碍土壤改良与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现场会现场,参观的农户争相试吃在团队科技特派员指导下种植出的小番茄。
记者了解到,上虞区蔬菜种植面积较大,但在浙江省上虞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科技特派员指导前存在产品质量一般,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在上虞区科技局和上虞区农业局的协助下,团队科技特派员从2012年起在当地开展“连作障碍土壤改良和蔬菜绿色生产”的技术集成和示范验证,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连作障碍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在内标准化的绿色生产综合技术,并在上虞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会前,来自各地区的技术专家、蔬菜生产种植大户前往上虞华绿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该合作社是团队特派员的一个重点基地,如今这里出产的果蔬产品供不应求。
“在团队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我们解决了过去困扰多年的土壤连作障碍,如今番茄的销售价格更是高达30元一斤,是市场平均价格的2倍。”合作社负责人宋传东对科技特派员带来的帮助赞不绝口。
据悉,从 2017 年开始,在团队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基地连作障碍严重的菜地通过“封膜日晒”和“棉隆熏蒸”处理后3年内,即使采用非嫁接苗栽培瓜果类蔬菜,也基本不出现连作障碍问题,效果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在团队科技特派员的支持下,基地引种红风玲、绿宝石、冰淇淋、金珠、浙樱粉等番茄品种,年产值比原来提高60%。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团队科技特派员还指导生产基地推行健康栽培、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种出了真正的绿色蔬菜,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团队首席专家张志恒介绍。
在该套种植集成技术加持下,合作社产出的茄果类蔬菜产品市场影响力也显著提升。今年5月,在2023年浙江农业之最番茄擂台赛上,上虞华绿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番茄,获得樱桃番茄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综合品质一等奖。
目前,该套蔬菜绿色生产技术在上虞的推广面积已经超过3200亩,相比普通生产方式效益提高一倍以上。“由于连续实施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措施,本想为本次现场会找个发生连作障碍的对照,未能如愿。”张志恒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及生产效益,在随后的培训会上,张志恒研究员、徐明飞副研究员还分别围绕“连作障碍土壤改良与茄果类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蔬菜生产模式构建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培训。
会上,这套连作障碍土壤改良和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其在上虞的实际应用得到了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胡美华研究员等专家的高度评价。
上虞区科技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农业或科技负责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质量营养所科研人员,上虞区蔬菜种植户等相关人员参加了现场会。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孙彩霞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