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资深研究员
清华大学 长聘教授
生命复杂而神奇,在几十亿年的进化历程中,一定遵循“奥卡姆剃刀法则”,绝不保留无用的东西,睡眠学者Allan Rechtschaffen曾说过,“如果睡眠没有重要的功能,那一定是生命进化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
大家好,我叫刘清华,我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我们一出生,甚至在妈妈肚子里就会睡觉,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可以睡上17个小时,而且睡眠质量还挺高,但是当今的社会,睡眠障碍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像婴儿一样熟睡,这与生俱来的优质睡眠哪儿去了?”这个问题。
睡眠是一种静息状态,它是可逆的;睡眠时,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睡眠还有稳态调控,简单的说就是“少睡多补”。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也就是说,一个人活到90岁,那他就睡了三十年。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夜没睡好,第二天脑袋就像一团浆糊,不能思考复杂的问题,连续几天睡眠剥夺,你可能会精神崩溃,完全剥夺睡眠1~2个星期,动物会猝死。
所以睡眠是和水、食物一样重要,是生命不可或缺的。
如果生命的主要目的是让物种繁衍下去,睡眠的时候,既不在觅食,也不在繁殖,而且还很危险,稍不注意就会被天敌吃掉,为什么生命还进化出睡眠?就连水母这样的低等生物,虽然没有大脑,只有简单的神经网络,也有类似睡眠的行为。
生命复杂而神奇,在几十亿年的进化历程中,一定遵循“奥卡姆剃刀法则”,绝不保留无用的东西,睡眠学者Allan Rechtschaffen曾说过,“如果睡眠没有重要的功能,那一定是生命进化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
人脑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神经网络,包含大约1,000 亿个神经元,这和银河系里面的所有星星的数目差不多。
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传递信息的结构,叫做“神经突触”,主要分为突触前和突触后的结构。
突触前响应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结合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完成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复杂多样的信息传递,决定了我们大脑如何思考,学习记忆,如何有意识、潜意识,并且控制我们生命的各项活动。
神经突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非常多的动态变化。
比如我们碰到一个新的朋友,形成新的记忆,特定的神经元之间,就会形成新的突触连接,就像加了一个微信,相反神经突触也会减少变弱,就像在微信里退群,或者把某人给拉黑了,这会造成记忆的消失。
在人脑中,有一个叫“海马”的脑区,这是我们形成短期记忆的中枢,整合记忆,是从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换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短期记忆都会被丢掉,只有少数重要的、有趣的记忆,会被转移到大脑皮层,成为长期记忆。
睡眠在记忆的整合中至关重要,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干扰这个过程,导致记忆的缺失,睡了一个好觉以后,你的大脑会焕然一新,好像睡眠有种神奇的修复的功能。
20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Tononi & Cirelli教授夫妇,提出了“突触稳态假说”。
他们认为白天清醒的时候,你的神经突触的数目会增多变强,逐渐趋于饱和,在睡眠的时候呢,我们的大脑会整体地下调神经突触的数目和强度,这样会导致绝大部分短期记忆被丢掉,恢复神经突触的稳态,使其在下一个觉醒周期能正常工作,形成新的记忆。
2019年,科学家们也发现,在深度睡眠的时候,我们大脑细胞间的间隙会变大,脑脊液,也就是细胞外的液体,会像潮水般周期性地清洗大脑,带走大脑产生的废物和垃圾。如果长期熬夜的话,就会干扰这个过程,导致毒素在脑中的积累,损害大脑,阻碍记忆,甚至导致神经型退行性疾病,譬如老年痴呆症。
既然睡眠如此重要,那么睡眠是如何被调控的呢?
睡眠主要受生物钟和稳态机制的调控。生物钟决定了我们白天清醒,晚上睡觉,稳态机制决定了我们每天睡多久才算睡够了。
在自然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睡眠时长差异巨大,比如长颈鹿睡眠时间最短,每天只睡2个小时,但对于蝙蝠和考拉熊来说,每天的睡眠时间高达20个小时,也就是说,不同物种的睡眠稳态是不同的。
另外情绪也可以调控睡眠,譬如当你过度兴奋、焦虑,或生气的时候,你是睡不着的。
绝大部分成年人每天睡8个小时,但有极少数人,每天只需睡4~6个小时就够了。
2009年美国华裔生物学家傅嫈慧教授在人类家族中,发现了第一个短睡基因(DEC2)的突变。
在右边这个图上,有三位胸前报了姓名的,就是携带这个短睡基因突变的人,你们可以看出,他们其实活得很健康而且长寿,这和我们熟知的失眠症的患者,是很不同的。
所以说每天睡多久,是我们基因说了算的。
我要强调的是睡眠的时候,大脑不是静息的、不是沉默的,而是非常活跃的。
我们如何找到更多调控睡眠的关键基因呢,最佳方法就是“正向遗传学筛选”,譬如在小鼠中,随机诱发基因突变,在一大群突变小鼠中,寻找睡眠异常的突变鼠,再从中寻找,哪些基因突变是导致其睡眠异常的,于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就随之产生了。
这个研究是由我的老朋友、合作者柳泽正史教授,他是日本筑波大学睡眠研究所的创始所长,和他的合作者船户弘正教授,我也有幸参加了这一个重要的工作。
他们花了整整七年时间,筛选了8,000只突变小鼠,找到一只嗜睡鼠,这只嗜睡鼠每天可以多睡4~5个小时,从这个嗜睡鼠,他们找到一个调控睡眠的关键基因SIK3,这个基因表达了一个蛋白质激酶,它的功能是在其他底物蛋白上加上一个磷酸化修饰,从而调控这些底物蛋白的功能。
SIK3 这个基因酶自己也受磷酸化调控,那突变的这个蛋白呢,就是缺失了一个抑制性磷酸化位点,所以它持续性激活,就不断地在它的底部蛋白上加上磷酸化修饰。
2018年我的研究团队比较研究了两种相反的睡眠模型,第一种就是比较野生型和嗜睡型的小鼠。嗜睡小鼠因为基因突变,导致高睡眠压力而嗜睡;
第二种我们比较正常睡眠和睡眠剥夺的小鼠,睡眠剥夺的小鼠 它的睡眠压力也增高,因为SIK3 是个蛋白质激酶,所以我们研究了鼠脑的所有蛋白磷酸化,我们叫“蛋白磷酸化组学”。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嗜睡鼠大脑里面的蛋白磷酸化变化,和睡眠剥夺鼠的鼠脑非常相像,这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嗜睡鼠虽然睡很多,但它总是觉得它没有睡够,因为这个突变的SIK3 蛋白,不断地往和睡眠压力相关的底物蛋白上,加上磷酸化修饰,就模拟了睡眠剥夺的状态。
我们进一步通过比较这两个模型,鉴定了一系列睡眠压力的指标磷酸化蛋白,有趣的是,绝大部分这些蛋白,都是神经突触的蛋白,并且很多是SIK3 激酶的底物蛋白。
因此我们觉得睡眠压力有可能是在神经突触里面受到调控的,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睡眠调控的“突触蛋白磷酸化”假说。
在白天觉醒的时候,我们大脑里的突触蛋白磷酸化不断积累,渐渐趋于饱和,因此我们觉得疲惫,大脑活动迟缓,我们开始犯困;睡眠的时候,大脑会逐渐地消除这些突触蛋白的磷酸化,这一变化可能促进了睡眠时的很多功能,比如整合记忆、维持突触稳态,或者清除大脑的废物等等。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实际的情况要比这复杂的多,有蛋白磷酸化是促进睡眠的,也有蛋白磷酸化是促进觉醒的,但是我可以确切地说,突触蛋白磷酸化是调控神经元功能的一个主要的调控机制,而睡眠剥夺,可以导致突触蛋白磷酸化的过度积累,如果长期熬夜的话,你可能会导致神经元功能的紊乱,造成睡眠障碍,甚至引发老年痴呆症等神经型退行性疾病。
睡眠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它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对全球的失眠人口做了一个评估,全球大约有27%的人有睡眠障碍;今年3月的《2023中国睡眠大数据评估》显示,咱们中国的失眠人群已经高达38.2%,高于世界的平均数值;老年人是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
睡眠不足,我们会反应迟钝、判断失误,这不光会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效率,也会引发频繁的事故、车祸。
历史上有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都是因为睡眠不足,操作失误引起的。
短期的睡眠不足,你可能头脑不清、记性不好,甚至脾气大,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大家可能深有体会,当你睡眠紊乱的时候,你会无意识地进食,这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睡眠不足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同时睡眠不足也会导致抑郁症、老年痴呆症这些精神类疾病。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优质的睡眠对青少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大脑,还在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而且这对他们一生都有着深远影响。他们需要9~10个小时的优质睡眠,而当今社会,青少年的睡眠时间远远不够这个标准。
其实我们从生下来就有优质的睡眠,正因为如此,我们觉得睡眠是个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对睡眠不重视,我们甚至常常觉得睡眠是浪费时间,是种妨碍,妨碍了我们去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外部的压力和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加班熬夜,我们彻夜地去打游戏、打麻将、聚会,我们摄食大量的咖啡饮料,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持续性地兴奋,甚至会上瘾。
这严重地干扰了我们自然的睡眠,久而久之,我们就丧失了自然入睡的能力,进入了“晚上睡不着,白天打瞌睡”的这种恶性循环。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不得不面对现实,急着跑去看医生,然后医生就给我们开安眠药。
但一旦吃上安眠药,你就离不开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安眠药,都是我们大脑里一种叫“GABA”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类似物,这种安眠药不会引起自然的睡眠,它只是简单粗暴地关掉你的大脑,有严重的副作用。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跨国公司的CEO,在纽约登上飞机,在头等舱里喝了香槟,吃了一粒安眠药,一觉睡到东京,下了飞机却忘了自己来东京是干嘛的,这说明安眠药对记忆有严重的损害,另外安眠药也有成瘾性和依赖性,一旦吃上就很难离开了。
这就回到我们为什么在小鼠中要研究睡眠的调控机制?不光是我们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生命的奥秘,我们更想找到研发新型安眠药的靶标蛋白。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靶标蛋白,能够筛选、能够调控这些蛋白活性,调控睡眠的小分子药物,因为这些新型安眠药可能是基于自然的睡眠生理机制,所以它的副作用会小,而且会更加高效。
优质的睡眠是你天生就有的超能力,保持这种优质的睡眠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做三件事,第一是重视!第二依然是重视!!第三还是重视!!!
大家想一想,你为了有个健壮的身体,你会非常注意自己健康的饮食,你还会抽时间去锻炼身体,其实睡眠也需要苛严的管理,你越是重视,越是投入相应的时间成本,你就会睡得越来越好。
那对于已经有睡眠障碍,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不是临床医生,但是基于我对睡眠的理解,我有以下几个简单的建议。
有睡眠障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你想回归自然的睡眠,不再依赖安眠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第一件事情,你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生活方式,你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另外你要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光、凉快;
而且有一个舒适的床。我们很多人愿意把钱花到各个方面,但是对于床,他们可能认为有个简单的床就行了;
然后床只是用来睡觉的。我们很多人把电脑搬到床上继续工作,或者拿着手机在床上追剧、刷视频,这是严重妨碍你睡眠的;
白天的时候要尽量锻炼,有光照,这会让你的生物节律更加有序;
午睡是一个好习惯,你想一天有16个小时不间断的觉醒周期,如果在中间加一个午睡,你下午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很多成功人士,他每天在工作的间隙,都会打盹儿10~20分钟,这样可以保持他的大脑,一直处在一个思维清晰,高度运转的这种程度。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记住,睡眠是你的超能力,可以合理避睡减睡,不能经常逃睡漏睡,要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睡,才能确保你永远有婴儿一般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