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谨记: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喝,少生病,更健康!

立秋过后,暑热未尽,白天依旧炎热,虽然,时有凉风起,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

今年的立秋,还处于二伏之中,高温酷暑,依旧让人难忍。

立秋后,注重养生的人,都会调理身体。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耗伤肺阴,自然万物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处于一个过渡的状态。

此时,要

谨记立秋后“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喝”!

立秋之后,三不睡

1、不睡湿发觉

头发不干睡觉易感冒引湿气,一天之中人的阳气在午夜的时候最弱的,人们经过一天的消耗,很容易感到疲惫,如果,睡前用热水洗头后,已扩张的毛细血管,受到外界的刺激,头部的阳气遇到冷而凝时,就会使机体受到风寒。

2、不带心事睡觉

心事会扰乱睡眠,导致失眠,时间久了会导致神经衰弱甚至抑郁。且脾主运湿,思虑过重会损伤脾胃运化,脾一虚,无以运湿则湿气重。

3、不睡过子时的觉

中国人讲究夜半之前必睡,凡过子时还不睡,身体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差,部分人一定会爆豆(也就是长痘痘),皮肤也一定会很差。你会发现,只要你到了三四十岁,以前一直熬夜,某天11点安稳睡了,第二天精神状态和皮肤都会变好。所以我们不要过23点睡觉。

立秋之后,三不做

1、不做剧烈运动

立秋之后人体以保养体内的阴液为主。剧烈运动或导致大汗淋漓,会耗伤体内的阴液。想要运动,最好适度慢跑或快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2、不贪食瓜果

虽说秋季养阴,需要进补。但补品却要防燥不腻。不能打着贴秋膘的幌子,过食大鱼大肉,肥甘厚腻,小心损伤脾胃。也不可贪食瓜果,造成脾胃寒凉。

3、不洗凉水澡

虽说已经立秋,但炎热还没有褪去。晚上回家一身汗,许多人会冲个凉水澡。但是季节已经到秋天,天气再热也不适宜用凉水洗澡,容易导致风寒湿气侵袭人体,导致身体困重。

立秋之后,三要喝

1、要喝紫苏陈皮茶,防“热”,防暑降温

材料:紫苏叶、陈皮、生姜、冰糖

做法:

1、紫苏叶洗净,陈皮洗净,备用;

2、生姜洗净,切片,备用;

3、紫苏叶、陈皮,以3:1比例,加三两片姜,入水同煮。

4、待水沸后,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再放入一两块冰糖,待凉后即可饮用。

紫苏叶有很强的发汗能力,在夏末秋初,预防秋老虎,紫苏叶泡水,可解暑、祛湿、开胃,更可以预防风寒感冒。

陈皮,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生姜亦可散寒,三者搭配,有助于解暑降温,防热,助力身体健康。

2、要喝蒲公英砂仁茶,防“湿”,祛湿热

做法:

1、蒲公英、马齿苋,洗净,切段,烘干,碾碎,备用;

2、薏苡仁、赤小豆,炒熟,碾碎,备用;

3、栀子、砂仁、茯苓、山药、甘草,烘干后,碾碎,备用;

4、绿豆、黑豆、芡实、陈皮,碾碎,备用;

5、百合、干姜、冬瓜皮、淡竹叶、桔梗、人参,洗净,烘干,碾碎,备用;

6、金银花、菊花、紫苏叶、荷叶,洗净,烘干,碾碎,备用;

7、取蒲公英、薏苡仁、栀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药、甘草、绿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干姜、芡实、冬瓜皮、淡竹叶、马齿苋、陈皮、桔梗、荷叶、人参、金银花、菊花、紫苏叶各0.1g,做成一个茶包,即可!

以上24种食材,具有健脾、利湿、排毒的功效,其中:

蒲公英,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

砂仁,善于化湿行气,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为醒脾和胃的良药。

薏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马齿苋清热祛湿。

芡实健脾祛湿、固肾止泻。冬瓜皮,利尿消肿、清热祛暑。

3、要喝人参百合玉竹茶,防“燥”,润燥、安神

材料:人参、百合、玉竹,蒲公英,苦荞

做法:

1、人参烘干,切片,磨碎,备用;

2、百合烘干,磨碎,备用;

3、玉竹根将去须子,洗净,烘干,切莫,磨碎,备用;

4、蒲公英根洗净,切段,烘干,磨碎,备用;

5、苦荞洗净,烘干,磨碎,备用;

6、取人参、百合、玉竹、蒲公英根、苦荞,按照1:1:2:2:4的比例,做成茶即可。

人参,滋阴补生,扶正固本,含有人参皂甘,强心气、补肺气。

百合,养阴润肺,养心安神,增强抵抗力。

玉竹,味甘多脂,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是对抗秋燥之佳品。

苦荞,清热降火、降压、改善微循环。

蒲公英,清热去火,性质微寒,可改善人参滋补容易上火的问题。

五种搭配在一起, 滋阴润燥,养心安神,是秋季对抗秋燥不错的饮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