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饮食:怎样吃血糖不高?方法看这里

说起怎么吃,咱糖尿病病友肯定能随口说出几句“多素少荤、粗粮搭配、白肉比红肉强”,但深究其背后的道理,许多人就说不出来了,最多是看食物的热量来判断是否能吃。但其实除了热量这个数据外,食物还有另外两个不得不提的影响血糖的指标——升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

什么是升糖指数

顾名思义,升糖指数(GI)就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它为什么是个指数呢?是跟什么对比的呢?原来啊,升糖指数是与同等重量的葡萄糖相比,食物引起身体血糖升高程度的能力。

但不是食物的含糖量越高,GI值就越高。有些食物虽然含糖量少,但依然会快速引起血糖升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典型的例子就是稀饭和干饭。糖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吃完稀饭后血糖会比吃干饭要高,这就是因为大米烹煮的时间很长,使得米饭更烂糊,这样进入肠内食物的分解消化就更容易,血糖上升的速度自然会变快。

怎样喝粥血糖不高呢?您可以参考7月3日发布的台湾营养师的文章《每天吃的都一样,血糖为什么大不同?》。

所以说,食物的GI不只受食物含糖量的影响,还和烹调方式或咀嚼程度不同有关。果汁和水果也是一样的道理,喝果汁血糖会快速上升,因为太容易被吸收了,而咬着吃水果,血糖不会升得那么快,也不至于吃多。一个苹果榨的果汁,可能几秒钟就喝掉了。更不好的是,果汁里把水果中的膳食纤维都滤掉了。

通常,我们应该避免吃高GI的食物,以免血糖一下子冲高。这也是没有糖尿病的朋友应该避免的。所以要了解食物的GI,哪些食物GI高,我们最好不吃,哪些是更安全的呢?这就需要了解GI的分级了。

升糖指数的分级

GI主要分为三个等级:

低升糖指数:GI在55以下,这类食物停留在肠胃中的时间较长,吸收率低,峰值低,比如番茄、草莓、梨,甚至包括苹果、桃子。

中等升糖指数:GI在56~69之间,比如凤梨、南瓜、芋头、冰激淋。

高升糖指数:GI通常在70以上,这类食物消化比较快,吸收率高,峰值高,比如馒头、白米饭、马铃薯、鲜奶蛋糕、西瓜。

天啊,米饭、馒头都是高GI的,可这是每天都要吃的东西,难道要戒了吗?

三招对付高GI食物

白米饭和馒头、土豆居然也是高GI食物,是不是不能吃了呢?其实不是的。因为我们每顿饭不是吃单一一种食物,食物的组合也会影响升糖指数,比如您这一餐吃了米饭和鱼,还有一些蔬菜,食物混合在一起,就会减慢对主食的吸收速度,所以对付高GI食物的第一招就是吃得杂一些。

对付高GI的食物第二招,您可以把这类食物放在后面吃,先吃青菜,喝点汤,吃点肉,再吃米饭和菜,这样也有利于控制高GI食物的升糖能力。

对付高GI的食物第三招,您可以看到,糙米饭的升糖指数只有56,全麦面包的升糖指数只有50,都是很低的,所以,对付高GI的米面,可以在其中加入这样的粗粮,1/3左右为佳,既降低高GI的食物的升糖指数,又提供维生素和帮助胃肠蠕动和排便的膳食纤维,一举三得呢。

那是不是多吃低GI的食物血糖就能控制好了?不一定!要知道升糖指数只是一个反映食物升糖速度的数据,想要知道食物对血糖全面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标准:血糖负荷(GL)。

什么是血糖负荷?

GI反映的是食物升糖的快慢,而血糖负荷(GL)则反映了升糖食物摄入的总量对血糖的影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同GI一样,血糖负荷也有三个等级:

血糖负荷(GL)>20 为高血糖负荷食物

血糖负荷(GL)在 10~20 为中血糖负荷食物

血糖负荷(GL)小于 10 为低血糖负荷食物

例如,已知白米饭的升糖指数是 84,每100克的白米饭含碳水化合物为 25.6 克,这就能计算出吃 100 克的白米饭血糖负荷是(84×25.6)÷100=21.5, 这个数值已经超过20,所以米饭就是高血糖负荷的食物,它对餐后血糖的整体影响是大的。

那是不是升糖指数越高,血糖负荷也会很高呢?这两个如果是一致的,我们就没必要再引出一个血糖负荷的概念了。

比如,西瓜的GI高达95,名副其实的高GI食物,但是它的血糖负荷仅为5.7,因为其中的水分多,含糖量并没有很多,所以西瓜只要适量吃,血糖就不会有太大问题,饱腹感也好。可见,高GI不等于高GL。

怎么简单理解这两个指标呢?打个比方,我们小时候都被父母打过屁股,也许您比较乖,没被家长打过,但总会磕着碰着吧,升糖指数可以理解为被打的时候有多疼,血糖负荷就是一共要疼多久。

很多朋友已经知道要看食物包装上的成分表,看上面写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了,加上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这些指标,可以让您对食物有个初步的取舍。

但这些数字也不是绝对的,毕竟每个人对同样的食物的反应都不相同。建议您在初步取舍之后,餐前、餐后测测血糖,了解一下怎么吃对您的血糖更有帮助,也可以拿这些饮食记录和血糖数据跟营养师一起讨论饮食计划,让您既吃好,又吃得血糖好。

——糖医会客室供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