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夏未走,养生重在防“湿”,一定要知道你属于哪种“湿”!

夏末秋初,秋将至,然而夏还未走,天气依旧炎热,雨水依旧许多,这个时期人们特别容易受到“湿气”的入侵,导致体内湿气积累的更多。

而脾在体内是一个喜燥恶湿的脏器,因此其运化功能容易受到伤害,进而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湿气更加容易侵害人体。

所以,在这个阶段,养生重在防“湿”,但是“湿”也分几种,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防“湿”到底是哪几种湿!

防“湿”,一定要知道你属于哪种“湿”:

第一种,防湿温

湿温是由湿热之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主要表现为身热缠绵、头胀如裹、身重倦怠,严重者恶心呕吐、胸闷腹胀。

湿温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主要包括夏秋常见的一些传染病类型,较常见的是消化道传染病。

如何防:一定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和不洁食物,可适当吃些大蒜,醋、茶等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食物。吃些薏苡仁、栀子、葛根、薏米、陈皮、茯苓等具有利尿、祛湿作用的食材。

祛湿的食材重点推荐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薏苡仁味甘淡,能利水渗湿,就像疏通水道一样,能将人体内的水湿之气排出,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也是常用的祛湿食疗药材。

把薏苡仁与同样带祛湿疗效的的其他食材如火麻仁、栀子、砂仁、甘草、陈皮、茯苓、藿香、葛根、桔梗、淡竹叶、红豆、枸杞等配制成乌草根砂仁茶,每天坚持饮用,祛湿效果更加好。

第二种,外湿

外湿常较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长夏(即农历六月份)为湿气主令,这跟多雨的气候以及居住环境的潮湿有关。

潮湿之气会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及脏腑运化功能。

如何防:

1、勤晾晒被褥等床上用品;

2、可与室内放置木炭,以吸收湿气;

3、夏季不宜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洗浴,以免给湿邪可乘之机;

4、外出时要带好雨伞、雨衣和雨鞋等,淋雨或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更换衣服;

5、劳动、休息时要尽量避开水湿之处,不可久居湿地。尤其是老年人,在外走累了,也尽量别坐潮湿的木椅木凳等。

第三种,防内湿

内湿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

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气机不利,致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

纵欲过度,房事不节;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致脾阳虚津液不化,而湿浊内生。

如何防:

1、戒烟限酒,不损肺及脾胃,则水液输布、运化正常;

2、少吃甜食、肉类、动物油,可以使人体气血顺畅,而水湿输布顺畅;

3、节欲养精,肾气充足,则元阳充足而能温煦脾胃,使津液水湿运化如常;

4、乐观豁达,保持良好情绪,肝气调达,气机疏泄正常,则脾胃不受肝克,而气机顺畅,痰湿运化正常;

5、坚持适当运动。动则为阳,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唯气血流畅运行方可使阴邪不滞留体内。

湿气“害怕”这五种食物,多吃赶走体内湿毒:

一、绿豆

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

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二、冬瓜

冬瓜是一种很普通的蔬菜,价格也很便宜,它深受普通人的喜爱。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冬瓜能祛湿,因为冬瓜具有强利尿、消肿、生精、止渴、除湿和消暑的功效。

因此,秋季经常吃冬瓜就能有助于去除体内水分。

三、大蒜

大蒜是祛除湿气较好的食材,做菜的时候可以多放一些蒜调味,也可以用大蒜泡水喝,或者是大蒜泡醋祛湿效果都非常的不错。

四、姜

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吃姜,可以补充身体当中的阳气,同时可以散寒发汗,化痰止咳。

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此时正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五、扁豆

扁豆被称之为豆中之王,中医理论中认为扁豆味甘、入脾胃经,主治脾虚有湿、体训乏力、少食便溏、水肿。

扁豆性温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和,因此多吃扁豆可以补脾而不滋腻、是一味祛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的良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