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到了!最重要的三件事,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戊戌年 农历九月三十

2018 年 11 月 7 日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大家都做好过冬的准备了吗?

今天就是立冬了,冬天可算是真正来了!食安君祝大家:今冬全身暖洋洋,无病无灾体健康!

其实,立冬这段时间的养生重点,概括下来就三句话,好记又管用,赶紧来看看是哪三句吧~“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立冬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常说冬至吃饺子,其实立冬这一天,民间也有“立冬,好吃不过饺子”的民谚。

说起立冬饺子,其实有一个历史典故,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

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羊肉饺子好吃,但是对于一些不会包饺子的人来说就犯难了。

所以今天食安君给大家介绍一个能替代羊肉饺子的药膳——羊肉汤。相对于需要擀皮、和馅、包、煮的饺子来说,一砂锅的汤更容易煮,而且汤中还加了补气血的当归等药材,养生效果不在话下!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

✦1 斤羊肉,10 克当归、10 片生姜

【做法】

✦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

✦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炖 1.5 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

【注意】

✦这个汤的比例很关键,一般以 1 斤羊肉,10 克当归、10 片生姜的比例制作,吃得少或者多,按照比例增减材料就可以了。

✦当归生姜羊肉汤最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阴虚火旺者、体内有湿热者以及皮肤病患者均不适宜,不但起不到养生保健作用,反而会火上浇油。最好能在中医大夫辨识体质后进行养生。

罗大伦在评价这道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时候说:

羊肉甘温,冬季温补最宜。

当归甘温、微辛微苦,甘温宜于温补,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适当潜藏相火。

同时加生姜辛微温,使羊肉当归补而不滞。“立冬补冬,补嘴空”

古人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由此“万物归避寒冷,粮进仓,菜入窖,动物眠之”。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立冬进补,自古传承至今。一来立冬后天气很快转冷,立冬进补即以各种食物为主,增加体内能量,以此御寒。二来劳作一年的人们,身体较为疲惫,立冬这天置办一些美食,可犒赏家人一年来的辛苦,补补身子。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可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栗子、花生、豆腐、木耳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

✦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

✦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不可盲目“进补”。

需要提醒的是,食补和精神、起居调养要结合起来使用。立冬时节要注意保持心境平静、情绪安宁外,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暖,睡前可以热水泡脚,促进机体阴阳气的调和。养精蓄锐,赖一会儿床防意外

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为结束之意。中医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在睡觉这件事上,多睡一会、稍微赖一会儿床也是有益的。

其实,立冬日除了食补,还要重调养。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其中,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赖床的好处还有一个:预防心脑血管病!在冬季,一天里最艰难的几分钟就是起床后的那几分钟:

✦一来,在没有集中供暖的南方,温暖的“天堂”和冰冷的“地域”只隔着一床被子的距离,从被窝出来着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二来,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清晨都是急性心梗、脑梗的多发时刻!据调查,70~80%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 6~10 点。

临床观察发现,清晨是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突发中风的多发时刻。其中,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我们刚刚睡醒的一刹那!

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再者,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按中医来说,刚刚醒来的时候,是阴气和阳气转化的关键时刻。

所以说,心脏功能欠佳、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简单一些,年龄在 40 岁以上的人,都要注意,早上醒来之后别马上起床,赖会儿床,更安全!

立冬了,这三件事、三句话大家千万记牢!也把文章发给亲友,给他们送去一份温和和提醒吧~

素材来源:长寿健康之家

编辑:ZHFDA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