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汇丰是否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刻?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十多年前,新移民王女士坐在香港一家汇丰银行分行的卓越理财中心分隔间,很紧张。服务她的经理进内堂复印资料。她听到相邻隔间一名男客户在介绍自己的财务状况,语气之中带着得意,各种入息、资产,以及合情合理的开户理由。无来由地,她感到更加紧张,也不知道这种紧张感从何而来,是害怕开户被否面子上过不去,是需要向一名陌生人袒露自己的收入来源以及财务状况让她局促不安,还是这家国际银行铁面无私、一切按规章办事的压迫感。

十多年后,汇丰宣布由2019年8月1日起,取消“个人综合理财户口”的最低全面理财总额要求及低额结存服务费,成为香港第一家提供免费基本银行服务的银行,同时,汇丰还取消多个个人储蓄户口类别的月费、年费及柜位交易费。

王女士不由得想起那个炎夏的早晨,那个冷气很足的私密隔间,那位素未谋面的男客户,那个仿佛在等待升学结果般令人焦虑难安的时刻。她完全明白汇丰作为跨国银行,身体力行履行KYC(了解客户)规则的必要性,也完全赞赏汇丰在审核客户身份、财务状况、理财能力、风险意愿和承担等方面的审慎,以及合规经营、认真执行反洗钱法的忠谨,因此她做了汇丰控股(00005-HK)十多年的小股东。

但是这些年,全球都在倡吁普惠金融,作为业务遍布13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金融业界举足轻重的跨国银行巨头,汇丰在普惠金融方面真的做到令人满意了吗?

普惠金融的不足与竞争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由联合国最先提出,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是普惠金融的主要目标。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2017年全球被摒除在正规金融渠道之外的成年人达到17亿,分布在非、亚等地的新兴国家,以及欧美工业国家的贫民区。当这些人需要金融服务时,只能通过风险高、价格高、透明度低的非正规渠道。

财华社认为,金融服务的可触达性是制约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障碍。随着科技的进步,金融服务的创新也在与时俱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加密货币的其中一个推广噱头。当前的众多加密货币都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建基于共识机制或权益机制,采用加密算法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即无需中介机构的介入,这与现今的银行运营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现代银行则依赖于央行的中心化监管体系。

许多加密货币都倡议金融服务的广泛覆盖性和地域的可触及性,务求解决无银行地区居民无法享受银行服务的问题。也许加密货币并不受广泛认可,但是区块链却是可行的底层技术,它的发展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让许多解决方案能够应用于金融业。例如瑞波(Ripple),其特点是跨境交易、有效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也因此受到许多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欢迎,例如渣打(02888-HK)。

数字经济为全球银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然而与此同时却与它们谨慎的传统经营模式有抵触之处,这可能也是汇丰再三犹豫的一个原因。

科技企业进军金融业所带来的新挑战

科技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科技企业,而银行依然是那个传统、谨慎的银行。

今年以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放了三批数字银行牌照:

第一批(2019年3月27日):由中银香港(02388-HK)、京东数科、怡和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Livi VB Limited;由渣打银行(香港)、电讯盈科(00008-HK)、香港电讯(06823-HK)和携程金融成立的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由众安集团和百事达集团组成的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等三张牌照。

第二批(2019年4月10日):前财政司司长陈家强任主席的WeLab Digital Limited(WDL)一张牌照。

第三批(2019年5月9日):阿里巴巴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属下的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由腾讯(00700-HK)、工银亚洲、港交所(00388-HK)等合资成立的贻丰有限公司;由小米集团(01810-HK)和尚乘集团设立的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平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等四张牌照。

自此之后,香港的持牌银行数目增至160间。

根据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虚拟银行不设实体,只能透过互联网为客户遥距开户和提供各类银行服务,主要面向香港市民和中小企业,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和促进普及金融。

从上述名单中可以看到,名单中不乏中国科技巨头的身影,例如阿里巴巴、腾讯;也有本土银行,例如中银香港、工银亚洲、渣打,和本土电讯服务供应商,如电讯盈科和香港电讯;还有交易所、携程、平安集团、小米等在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但是,唯独没有香港最为重要的发钞银行——汇丰。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汇丰没有申请虚拟银行牌照,而是选择扩大其现有的虚拟平台。该报章引用高盛数据指,香港四大银行——汇丰、中银香港、汇丰属下的恒生银行和渣打,占香港所有零售银行贷款约三分之二的份额。

已经获发牌照的银行将在短期内正式推出服务,对传统银行构成直接竞争,汇丰的地位还能保持住吗?

百年汇丰的风雨飘摇?

创立于1864年的汇丰已有155年历史。21世纪初,凭借稳健的业务增长、丰厚的派息,汇丰一直深受香港各界投资者的欢迎,从机构到散户,投资组合中必然会有汇丰的一席位,汇丰长久以来保持每个季度派息的传统,对于年老投资者来说是稳定入息的保障。在2006年,汇丰在恒生指数成分股中的比重居高不下,在30%以上。



见上图,尽管汇丰于2016年的盈利有所下降,仍保持稳定的股息水平。

然而日新月异。在这十三年间,港股市场经历了许多变化。到2019年5月,汇丰在恒生指数中的占比已经降至10.71%,稍微高于同为金融类别的友邦保险(01299-HK)9.93%的比重,以及IT类别腾讯(00700-HK)9.71%的比重。

过往,汇丰被称为大笨象,是少数“红底股”(即股价在100港元以上)之一,一举一动能够改变恒指的整体走向,而如今“红底”不再,股价最新报64.65港元(2019年6月21日),市值1.3万亿港元,相较腾讯目前的市值为3.4万亿港元。

这些年,汇丰是如何走下神坛的?



上图股价走势显示,汇丰的股价由2007年的153.50港元,暴跌至2009年3月的33港元,主要原因是2007年8月开始的次贷危机。2007年,汇丰的北美洲业务除税前利润大幅下降98%,由于美国房屋市场大幅萎缩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按揭业务的信贷质量转差并延伸至美国的其他消费融资业务,汇丰的北美个人理财业务贷款减值准备增加78.87%,高达121.56亿美元,并录得税前亏损15亿美元。

从上图的每股盈利表中可见,汇丰2007年每股盈利仍达到1.44美元,主要因为其他地区业务业绩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业务的负面影响,不过我们都知道,危机在随后两年延伸到全球,而汇丰的每股盈利到2008年已大幅下降至0.41美元,2009年更进一步跌至0.34美元。汇丰在美国持有大量消费及按揭贷款组合,经历了这场金融动荡后,汇丰的股价一蹶不振。

2012年,汇丰进一步简化集团架构,重组美国业务,持续缩减美国的消费及按揭贷款组合,出售了美国的卡及零售商户业务以及纽约州北部分行,出售或结束了泰国、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及哥斯达黎加的零售银行业务,以及加拿大的全面服务零售经纪业务等等。

2016年,英国脱欧,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息差缩小以及欧洲业务商誉减值、出售资产等的因素,导致汇丰的每股盈利进一步下滑至0.07美元。

由此可见,接二连三的国际重大事件对汇丰的打击非常严重。然而,隐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包括前文提到的加密货币和虚拟金融。

再回到我们前文提到的,香港发放数字银行牌照,对汇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香港新数字牌照对汇丰的冲击

这家历史悠久的英资银行,过去一直以英国业务为主,然而渐渐地,香港业务成为重心。2005年时,英国的客户账项总额为2467.23亿美元,是第一大客户群,较香港高出42%,香港当时的客户账项总额只有1737.26亿美元。到2018年,英国的客户账项总额为3994.87亿美元,而香港的客户账项总额则达到了4848.97亿美元,是汇丰第一大客户群。

香港发放新的数字牌照,冲击确实是存在的。首先,竞争对手增加;其次,新的服务形式让客户重塑新的服务认知,从而会对传统的服务有新的需求,汇丰能否与时俱进,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将影响到它在这场竞技中的位置,尤其考虑到香港客户是汇丰最大的客户群体,占了总客户账项的35.59%。



所以这个时候,汇丰宣布取消香港“个人综合理财户口”的最低全面理财总额要求及低额结存服务费,多个个人储蓄户口类别的月费、年费及柜位交易费,似乎在为这场战争绸缪出路。

这个周末,中银香港也宣布,自2019年8月1日起,全面取消个人综合理财及一般账户服务费。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本地传统银行跟随。

2018年,净利息收益占汇丰营业收益总额的47.95%,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净利息收益随息差与付息资产规模而定。

从下边两个图可以看到,汇丰的付息资产平均值规模逐年攀升,然而净利息收入却呈向下倾斜之势,而净利息收益却与净息差曲线基本步调一致,也就是说总的资产孳息率(资产获利状况)与资金成本(获取资金的难以程度和成本)之差距是缩小还是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项收入的表现。




汇丰的另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是费用收益,2018年这项收入占其营业收益总额的19.85%左右。费用收益主要包括管理资金、户口服务、卡、信贷、经纪业务收益、单位信托基金、汇款等等手续费收入。

也许取消收费,会对这一类收入带来特定的直接影响,不过财华社认为,更大的影响可能是隐性的,包含在获客、服务吸引力等软性指标上,而且一环扣着一环。

例如,免除收费可能令一些客户选择留在银行,虽然汇丰的费用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是付息资产平均值得以维持,资金规模得以维持,并能继续获得较吸引的资金成本,可保证净利息收益。反之亦然,如果客户流失,付息资产规模缩小,银行的规模缩减,可能导致其信用和评级下降,获取资金的成本增加,息差缩小,净利息收益下降。



所以取消收费,提升对新一代客户的吸引力成为汇丰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结语

从缔造现代银行业历史的百年老号,到如今面对中国科技巨擎力不从心的过气图腾;从举重若轻的“红底”大笨象,到如今几乎被腾讯等新经济企业赶超、影响力大幅缩水的成分股,汇丰走过了美国次贷危机、英国脱欧以及大大小小的国际事件,在荆棘的路途上损失很大,但同时也卸下了不少负累。

有失必有得。近年精简架构的汇丰似乎有新的布局。但愿轻装上阵的汇丰能够改变目前被动的局面,找到新的路向。

*** 汇丰在2018年“港股100强”评选中,保持综合实力十强排名。在新的一年,汇丰将有什么表现?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跟踪分析。***

作者:毛婷

编辑:彭尚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