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28亿元聚合支付 "洗钱"案告破 行业管理新规即将加码

《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 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 实务探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近日,一起聚和支付平台巨额洗钱案引起了公众的注意。6月26日,福建警方披露,一个专为赌博、诈骗网站提供充值、提现等服务的“洗钱”团伙被摧毁,涉案金额达28亿元人民币。而类似的聚合支付平台涉嫌非法洗钱、盗刷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眼下,在支付行业规范化发展进程加快的同时,作为行业下游、支付前端的聚合支付服务商监管体系亟待完善。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相关部门正在推动聚合支付新的管理办法的制定,以明确行业准入等。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呼吁,聚合支付服务商业务外包需进一步规范,对于违规开展聚合支付机构的整治办法也需进一步细化。

聚合支付平台巨额“洗钱”案

3月27日,泉州警方注意到,一个犯罪团伙在互联网上搭建“通宝支付”聚合支付平台,涉嫌为赌博、诈骗网站提供“洗钱”服务,涉案金额巨大。

所谓的聚合支付平台,即是融合多方支付通道的平台,为商户提供聚合多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及其他服务商接口等支付工具的综合支付服务。根据《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开始,线上线下场景呈现加速融合的态势,为移动支付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而用户支付需求也促使线下商户提升多元化的交易收款能力,这就给了聚合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相较于其他的支付方式,聚合支付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兼容性和流量特征。兼容性在于其理论上可以融合所有的支付方式于同一入口,消费者在扫码后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支付方式。其流量特征在于,聚合支付是消费者进行支付时的第一入口,任何支付行为都要经过这一入口,这就天然给聚合支付机构带去了流量。

但与此同时,聚合支付平台的准入却不受严格的监管,不受支付牌照的限制,行业从业者缺乏合规意识,为业务发展埋下了隐患。其中,不乏一些平台为了巨额利润向赌博、私彩等非法平台提供资金支付结算通道,成为地下“洗钱”中心。

图片来源:新华网

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表示,“通宝支付”平台为赌博、诈骗网站等非法平台提供支付二维码或者H5支付网页,将非法资金收集至由其控制的他人实名网络支付平台账户后,再通过网络支付平台账户提现至银行卡,并抽取交易额2.5%至4%的佣金,然后将资金归集再返还至非法平台所提供的银行卡账户,其行为是中介机构在收付款之间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5月10日,泉州警方在多地开展统一抓捕行动,抓获郑某、丁某等95名团伙主要成员,冻结账户858个、网络支付平台账号1342个,扣押银行卡915张、电脑21台、手机157部。

警方表示,该犯罪团伙大量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非法为他人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为赌博、诈骗提供网站转移资金,其行为涉嫌非法经营、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及开设赌场罪共犯等罪名。截至目前,该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28亿元。

行业监管新规全力制定中

其实,在移动支付发展的初期,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就曾针对聚合支付平台发布相应的监管条文,并随着行业发展,逐渐完善监管及自律体系。

2015年12月,支付清算协会发布《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自律规范》,强调收单核心业务不得外包的原则,并确立了下一步建立外包服务机构备案以及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的目标。

2017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切实承担收单主体责任,不得将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测、密钥管理等业务外包。

2018年8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聚合支付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并提出了关于聚合支付技术平台的基本框架,规定了聚合支付系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等要求。适用于从事聚合支付系统建设、服务运营的聚合技术服务商。

但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聚合支付行业仍然缺少标准的法规、条文,行业自律等规范欠缺法律层面的效力。并且,监管部门针对支付行业重要参与者之一的聚合支付,尚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而令人欣慰的是,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相关部门正在推动聚合支付新的管理办法的制定,以明确行业准入等安全要求

相信,随着未来监管政策的深化,监管及规范体系的确立,聚合支付行业发展势必会进入有规可依的新阶段,为移动支付的渗透、覆盖贡献重要的力量,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