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场:未来市场规模15万亿,聊个比买房更赚的行业


2019年已经过半,朋友们都忙于做年中总结。

在金小鹊看来,复盘真是个好东西,不仅在工作中受用,对于投资也是如此。

过去的半年,你的投资还好吗?

全球市场风险加剧,黄金势如破竹涨超10%,A股起起伏伏,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科创板、沪伦通相继开闸......

别的同学,很难保证,但如果过去半年里你制定了专业、合理的资产配置计划,相信成绩应该还不错。

不过,当金小鹊就上半年投资计划做复盘的时候,发现有一类投资品种我们可能忽视了——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

是在融资结构性划分的大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供应链上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促进供应链的循环。

话说,定义真的好难懂!那就先别看了......

下面,我们聊聊下半年如何更好的投资供应链金融。


秒懂“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究竟是什么?金小鹊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经济萧条的小镇,大家都过得很清贫,因为别人欠了自己的钱,而自己也欠了别人的钱。

有天,一位外地人来到小镇,到镇里的旅店,取出100元钱准备住店。旅店老板拿着这100元钱到街对面的肉铺还赊账买肉的钱;肉铺老板赶紧跑去一公里外的养猪场还了买猪钱;养猪场场主开开心心地将还没捂热的100元钱又还给前来催债的饲料厂厂长;厂长正惦记着前几天住旅店欠下的100元钱,飞奔到旅店将钱还上。

正在这时,外地人走下楼说环境不好,不住店了!

往常,老板会当即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可这次,他和和气气地将100元钱交给外地人,长长舒了口气。

这下,全镇人的债务都解除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虽然不能完全解释供应链的概念,却可以类比供应链金融领域。

其实,在现实的企业运作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某大型企业拖欠上游供货商货款,又加快对下游企业分解库存,但资金迟迟不能回笼。

同时,供货商与下游企业又分别对自己的上下游采取这种手段。

每家企业都企图拖欠他家货款来延长账期,缓解资金压力,最终可能导致某家企业面临破产危机,使整个供应链闭环趋于断链。

这就像故事中的小镇,大家互相欠款却得不到解决。

而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便充当“外地人”的角色,通过风险控制变量,帮助企业盘活流动资金,实现供应链良性循环。


近期再迎利好政策


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已经发展10多年。

2017年被称作中国供应链创新的“黄金元年”

“供应链金融”一词第一次在国家政策中出现是在当年国办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

《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各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2018年发布的《关于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和企业评估结果的公示》,意味着中国供应链的创新试点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2019年,更是将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步伐再一次迈进,强调依托核心企业信用落实普惠金融,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应收账款等渠道进行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在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方面,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银保监会针对科创企业的轻资产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银行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和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着力发展供应链融资。

2020年市场规模15万亿


受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影响,全球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不断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加大,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

假如用这些应收账款当作贷款的潜在抵押品加以充分利用,可以预见未来全球供应链金融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据《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至2018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6%;

2011年供应链金融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10%-30%,而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在20%-25%

2015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接近12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增长至13.08万亿元左右;2018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13.7万

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接近15万亿左右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2019下半年,供应链金融即将迎来爆发期,政策的利好、行业的重视、企业的重心,都在推动着行业发展。

而供应链金融领域不断开拓的创新金融产品,也将推动全球供应链金融行业随之进一步发展,未来前景广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