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距离茅台、五粮液还有多远?千年老三的位置还能确保吗

作者:树高

国英观察专栏作者

洋河到底怎么了?

在半年来白酒股普遍疯涨之下,洋河真的掉队了!

01

7月1日,茅台股价冲破了千元大关,这是酒王打怪练级后里程碑式的突破,带领白酒板块群魔乱舞。

“喝酒吃肉”并不是健康的生态,但在A股的漫漫熊途中绝对行得通。今年以来白酒板块上涨了大约一倍,将所谓弹性最足的科技、军工等板块牢牢“摁”在自己的脚下,用实际表现告诉了跟风上涨者“抗通胀”仨字如何诠释。

“飞天茅台”的飒爽英姿令人艳羡,但高昂的股价令散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爱喝酒的朋友可能不会忘记,能“飞天”的可不仅仅只有茅台,还有洋河。这家同样用飞天神女制作过瓶身图案的江苏老字号白酒品牌,同样在细细品酿属于自己的“牛味”。今年低点以来拾级而上,但涨幅比较有限,整个上半年股价增长幅度约为38%。

但与此同时,不少投资者可能仍旧颇为困惑,作为“超级品牌”的一员,洋河股份的表现,似乎有点“不及预期”,不仅落后于茅台约70%的涨幅,同时在整个白酒板块“拖了后腿”。对于洋河更为“扎眼“的是,直接竞争对手五粮液的涨幅,达到了惊人的145%。

那么问题来了,股价不温不火的洋河股份,离今年表现惊艳的五粮液还有多远?“后茅台”时代后的玄冥二老,到底谁的表现更有上涨的资本?在各路酒企群雄逐鹿之际,洋河的“千年老三“地位还稳固吗?

02

我们先来看看行业基本面,有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871.2万千升,同比增长3.14%,这样看来,白酒业逐渐企稳向好的趋势十分明朗。

而对于2018年的中国白酒来说,“二八定律”在整个酒类产业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在800元以上的高端酒市场,茅、五、泸和梦之蓝牢牢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特别是茅台、五粮液两大白酒领军企业合占了80%-90%的细分市场份额。

洋河集团是江苏宿迁的国企,前身是洋河酒厂。2002年改制,洋河集团通过资产入资的方式入资洋河股份,同时14名经营管理层通过企业的奖励和自有资金入股洋河股份。2006年又有一部分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入股。

洋河这样“独特”的发展史也注定了公司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年报里时不时出现“五度五米”、“168方略”、“三性九化”、“走三步、练六力”、“五个围绕”、“522极致化”这样新颖独特的词汇。而这样的表述绝不是意兴阑珊的无意之举——例如著名的“522极致化”和坚定“1+1”营销模式,实现与经销商共赢的发展战略,与其他众多白酒企业有铺天盖地的区别。而522极致化工程的实施配合洋河的“新江苏”战略,是洋河这几年的主攻方向。

现在的局势一目了然,“茅五洋”在中高端白酒市场里三分天下的局面固然形成,但三家却各自在各自的领域蓄力,各打各的“算盘”,却又在各类细分品牌上明牌“博弈”。

酱香型、浓香型是白酒两个重要分支,在酱香白酒上,前有茅台一呼百应,后有五粮液虎视眈眈,洋河按照现有的实力,很难撼动二者的地位。而浓香型品牌众多,洋河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于是乎我们看到了洋河潜心研究,自我升华的“绵柔型”。

此外,名酒、地产酒的三角角力同样存在于三大酒企中。对于全国化推广已经相当成功的茅台和五粮液而言,保持自己的重点品牌在全国持续推广,同时再推陈出新,渐行渗透大众酒市场符合既定的策略。例如茅台近期推出的华茅、王茅、赖茅加贵州大曲产品,开辟新战线的韵味十分浓厚。而对于洋河而言,巩固好山东、河南、安徽等市场和江苏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计投入地把地产酒渗透到“新江苏”一线,则是洋河现在的工作重心。

洋河有“522极致化,那五粮液也有自己的“双百”目标——华东营销中心百亿和系列酒百亿。

围绕这个目标,五粮液成立了“头特曲、系列酒、五粮醇、专卖店”四大营销公司,这四大公司单独开票,单独发货,全部公司化、市场化运作。

如果说茅台、五粮液两家是酒中“强龙”的话,洋河如今扮演的角色就是分庭抗礼的“地头蛇”,品牌溢价高,市场号召力强的茅五两家经营效应好,利润高,现金流充足,因此有资本不断拉长战线。而洋河股份作为“人海战术”的集大成者,深知在成本端和营收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培育市场,落地下沉的重要性,组建了规模庞大的营销团队。因此在“新江苏”的版图里,“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格局十分明显。2018年,洋河酒产品江苏省外占销售收入比重为49%就是最得力的例证。

“强龙不压地头蛇“,但地头蛇逆袭强龙也不会那么容易实现。除了鹤立鸡群的茅台外,洋河股份与五粮液的二道赛跑如火如荼,在地产酒、中低档酒方向上洋河优势明显,但高档酒和系列品牌上,五粮液立于不败之地。

03

抛开基本面不谈,简单地聊聊这几家上市酒企的财务数据。

1、毛利率、净利率

2018年的17家上市酒企中,哪怕是毛利率最低的,也依然有56%,大部分酒企的毛利率均落在了60%到80%的区间。但能够上90%的,茅台当仁不让。毛利率高的好处是多种多样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抵消三费支出和其它“场外”因素的影响,增厚净利润。例如过去的2018年,全国酒企的平均净利率为20%左右,而贵州茅台的净利率甚至超过了50%。

从财报上来看,洋河股份2018年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落后于茅台,与五粮液几乎打了个平手。

从2019年一季报披露的毛利率,净利率来看,洋河股份72.29%的毛利率,36.96%的净利率没有太大变动,而五粮液75.78%的毛利率和38.72%的净利率保持了对洋河股份微弱的“领先“优势。

2、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方面,贵州茅台优势明显,2018年总营收比“五“”洋“两家总和还要多。而洋河股份241.6亿元甚至只相当于第二名五粮液的60%。从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来看,贵州茅台的优势略有缩减,五粮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两者的营收比值已经由2018年全年的1.93倍缩小到如今的1.28倍。与此同时,洋河股份并没有能缩减与五粮液的差距,营收依旧相当于五粮液的六成。

这一切源于五粮液迅猛的增长势头。2018年全年营收增长率和2019年一季度增长率,五粮液均大幅领先于洋河位列三强的榜首。由此可见,“底子“最差的洋河股份在体量劣势的基础上,增量同样占不到便宜。

3、净利润

2018年全年茅台的净利润总量依旧惊人,比“五“”洋“两家的总和还要多出不少。洋河股份依旧位列第三梯队,且与前两级梯队差距明显。

可以看到,在净利润增速上,五粮液同样独占鳌头,尤其是2018年全年接近“40%+“的数据连茅台也望其项背。2019年一季度五粮液和茅台的净利润增速几乎相同,大幅领先于洋河股份。

4、预收账款

2019年第一季度,洋河股份预收款项余额约为19.74亿元,和2018年底约为44.68亿元相比,降幅在56%左右。

与此同时,2019年一季度,五粮液的预收款项为48.53亿元,与2018年年底的67.07亿元相比。下降了28%。

我国上市酒企通常采用预收款、票据以及费用的跨期确认来抵御周期波动,因此现金流比利润表更早体现出真实销售情况。而先款后货的销售方式使得预收款成为衡量白酒景气度的先行指标,往往领先于收入增速,行业上行期预收款率先恢复增长,酒企逐步确认收入,并不断积累预收款,下行期经销商减少打款,同时酒企开始消耗之前累积的预收款确认收入,预收款会率先放缓。

从预收款的表现来看,茅台、五粮液两家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销量劲增的两家的“步调”如此一致,其实也和行业营销模式的转变有关,原来茅台经销商是要提前一个月给厂家打款,现如今改为款到账即发货。继茅台之后,五粮液也开始在效仿。因此导致了茅、五两家的预收款项在2018年一整年出现了衰退。在这方面的数据,洋河股份有一定的“优势”。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一个异常的信号是,2019年第一季度,洋河股份预收款项余额约为19.74亿元,和2018年底约为44.68亿元相比,降幅在56%左右。而茅台、五粮液的环比萎缩幅度却没有这么严重。这一点有意无意的说明了,洋河股份收入和净利之所以增长,主要是将以前的预收款项进行了集中确认,现金流的大幅萎缩就是很好的例证。

5、存货周转情况

贵州茅台的存货周转天数在三家中最长,但这并不代表贵州茅台“卖不动”。事实上,贵州茅台历来有“饥饿营销”的传统,刻意不满足市场需求或是存货周转天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五粮液在存货周转上明显要“加速”很多。

相比之下,没有“惜售”需求的洋河股份,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堪称逊色了。无论是比起行业均值(650天左右)和五粮液(384天),均不占有优势。

6、现金流量情况

细心的读者去研究洋河的现金流量表可以发现,2019年第一季度,洋河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接近1.23亿元,与2018年第一季度约为18.92亿元相比,下降约94%。

洋河股份也很负责地给出了解释,称主要原因系上期末预收经销商货款和备货保证金增加幅度较大,本期经营活动流入现金减少,上年末提高员工工资,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以及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相应增加,致使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

但是,与洋河股份不同,2019年第一季度,五粮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79亿元,比起上年同期增长了230%。

五粮液的解释是“主要系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增加及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收现增加所致。”

04

要说“屈居”茅、五两家身后的感觉,洋河显然是心有不甘的。

但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市场,都是此消彼长,从来没有“孔融让梨”的说法。甚至在洋河心有余而力不足之际,泸州老窖也悄悄逼近第一阵营。

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泸州老窖的多项财务指标表现出色,毛利率领先洋河和五粮液,净利率几近持平,除了营收和净利润绝对值仍然处于明显劣势之外,两者的增幅均遥遥领先于洋河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洋河股份的总市值在1900亿左右,而泸州老窖约1200亿,两者的差距约700亿。按照如今的业绩增长速度,在市盈率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泸州老窖的总市值赶超洋河股份只是时间问题。洋河的“老三“地位岌岌可危。

说白了,白酒行业各家酒企的“成长性”影响了今年以来的涨幅。除了“茅五洋”之外的群雄逐鹿时代,谁的营收增长快,净利润增速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代表着谁“硬实力”的更快复苏。毕竟在这个毛利率半斤八两的时代,营收就代表着市场份额和占有率,而净利润则直接体现出经营管理能力的高下。

从去年开始白酒行业就从寻觅“拐点”转向了争夺“赛点”,社会库存快速消化,各家酒企的销量探底回升,但资金向头部和优质的选手“输血”的迹象十分明显。而今在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中小品牌奋起直追的赛道上,洋河不紧不慢的表现,的确很难让投资者打起精神摇旗呐喊。

炒股就是超预期”,这一点在白酒行业千千万万的拥趸眼中可不是空话套话,而是真金白银诠释出来行业操盘“秘诀”。在中低端白酒们“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贵州茅台又因为过高的涨幅提前透支了成长性而变得愈发增长乏力时,洋河股份的经营表现正如其“有限”的涨幅一样,泯然于众人之间。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洋河股份的“千年老三”之位还能确保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