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摩拜和ofo难逃灭亡,我们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背景介绍

共享单车是中国互联网上最近一次波及全民的创业大潮(此后的AI、区块链都只能算是极客的狂欢),短短三年时间,从萌芽初露到七彩斑斓,超过2300万辆各种颜色的自行车进入了中国大街小巷,记录在案的有77家运营公司,超过600亿资金汇入其间。然后又仿佛一夜之内,共享单车从“新四大发明”坠落为“融资黑洞”,主要玩家离场,仅剩个别公司还在苦苦坚持。记录共享单车行业的兴衰历史和主题变奏过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为这段历史过去的时间还很短,我们还来不及遗忘;然而它也不那么短,足以让我们看清很多问题。

发展历程

时空穿梭回到2015年,然而创投圈内最受关注的事件,还是2月14日情人节,滴滴与快的的突然合并。此前数年的中国互联网“出行大战”,终于有了结果。有滴滴和Uber的成功在前,当时很多创业者都有一种过于乐观的市场预测:出行领域“打车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下一个痛点是“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后三公里”,即短距离出行的交通工具问题。这将是一个高频的“刚需”,也是一个“金矿”。在互联网创业领域,这种东西有个标准称呼——“风口”,意味着一本万利,“猪都飞上天”。

一个很容易得出的推断——个人交通工具应该会回归。我国曾是“自行车王国”,在北京,1986年时自行车在公共出行中的比例高达68%,2015年已下滑到12%。“风口”虽然飘缈,但万一实现了呢?现在,是时候把自行车从旧物堆里再推出来了。

摩拜的发展

摩拜单车创立于2015年。创始人胡玮炜的一句“创业不成功就当做公益”的公开发言在互联网广为流传,摩拜单车也备受人们喜爱。

当时的摩拜是不缺钱的。许多投资机构是提着猪头进不了庙门,有钱你也投不进。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说投资摩拜这样的企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可见当时的摩拜是有多火热。然而,正是从摩拜的融资上可以看出一些衰退的端倪。2015年10月,A轮,数百万美元;2016年8月,B轮,数千万美元;2016年8月,B+轮,数千万美元;2016年9月,C轮,1亿美元;2016年10月,C+轮,金额未定;2017年1月,D轮,2.15亿美元;2017年2月,D轮,新引入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 的股权投资1月至今金额超过3亿美元;2017年6月,E轮,6亿美元。

从摩拜的融资节奏上不难看出,自2016年8月份开始,少则一两月,多则三四月摩拜就会获得一次融资,这与摩拜大幅扩张的节奏有关。一个正常的公司总是保持着自己融资节奏。摩拜在2017年6月份进行E轮融资后却再无其他融资,时间上已经过去有近10个月的时间。

临近春节时,网络上一直流传摩拜下一轮融资已经完成,金额更是高达10亿美元,腾讯美团皆有投资,但随即美团表示并未参与摩拜的融资。这表明,所谓的10亿融资大概还在合同上,很可能是摩拜放出来安抚供应商以及员工的烟雾弹。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摩拜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800多万辆单车,日订单超2000万。如此庞大的数量,其运营成本(车辆投放、损耗及调度维护等)肯定是没办法小下来。而摩拜10个月还没有融资,以摩拜的体量来说日子可能得紧着点过,这也是为什么摩拜并未举办年会。还有一个现象也可以说明这点:过完年后,摩拜已经取消月卡优惠,月卡充值从每月1元或2元变成正常的每月20元以及包年240元。也就是说,摩拜在融资无望的情况下得靠自己营收,只是这点钱靠谱吗?

融资无望的情况下,摩拜急功近利想要打造完整出行平台,其目的很明显,借助共享汽车完成一个简单的出行闭环,并借此打破目前共享单车面临的困局。于是乎,整个2017年,摩拜都在快马加鞭地从共享单车向出行平台转型。2017年5月,摩拜宣布神州专车入驻摩拜“生活圈”;9月,摩拜又与首汽约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APP中新增了网约车入口;10月,摩拜与滴答拼车达成合作,在摩拜App新增“拼车”服务入口;12月,摩拜在贵州省贵安新区正式启动了其共享电动汽车业务。

ofo的发展

从2016年9月开始至2017年7月,ofo接连接受了三轮来自滴滴参与的投资,滴滴在ofo的占股比例不断攀升至30%以上,当然,ofo的估值也在不断翻升。ofo彻底变了,变得更大,变成了和摩拜不相上下的共享单车巨头。在这资本追逐着的风暴中心,戴威也变了,这种改变来得身不由己,甚至自己无法察觉。此时的戴威只有一个想法,要想打败摩拜,还需要继续投放,继续扩大市场,继续补贴。

时间拨到2017年7月,ofo已经进行了7亿美元巨额的E轮融资。程维在此时提醒戴威,这个级别的融资以后一定要引入国际资本。一方面有利于未来上市,另一方面只有这一类资本规模足够庞大能够继续为ofo注入充沛的资金。戴威联想到当初滴滴也是这么做的,滴滴在D轮以后引入了DST和淡马锡,合并快的后又有苹果、软银投资,股东多元,实力强大。

ofo花了2000万元给一个卫星冠名,1000万元请鹿晗做代言人,甚至给一家媒体做了一年3000万元的广告投放。那是ofo最不差钱的时候,小黄车的广告几乎席卷了北上广的地铁站和公交站牌。骑行的费用方面,为了和摩拜能够尽快地分出高下,ofo先后推出了1元月卡等优惠,甚至可以让用户免费骑车,率先掀起了价格战。但小黄车的日单量迟迟达不到3000万,对手摩拜又不断的跑马圈地,随着花的钱越来越多,戴威逐渐有些力不从心。

反思

短短三年时间,我们见证了共享单车领域最初的懵懵懂懂,中期的烈火烹油和结局的潦草收尾与苦苦坚持。

而这可能已经是互联网流量红利下的最后一个“风口”。其实,这已经是中国市场的偏得。在美国,这类风口在UBER以后便已消退。以后,估计很难再有投资者相信这种大而不盈利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故事。

“补贴”思维会形成路径依赖,使公司无法抛弃烧钱方式,也无法选择做“慢生意”,真正赚属于用户的钱。这些公司很难把流量变成沉淀下来的用户。只要你敢盈利,后面就会有替代者。流量会挤压所有人的空间,巨头会逼你站队。只要你选择了互联网平台进行风口创业,摩拜式的发展历程和结局多半就是你的宿命。

实际上,在共享单车之后,共享充电宝、无人货架,风未等吹起来便已散去。拿着美元基金,信奉“幂次法则”的“天派”投资人们转向在AI,区块链等基础科技创新上开始接下来几轮的狂欢。而“地派”投资人则开始在创业板喜欢的那种公司数亿营收、几千万利润的公司身上碰一碰运气。但那种公司的成长曲线是不性感的,当创业板的估值偏高时势力强大,未来的风向却谁也捉磨不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