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谈注册制:暂停、控制IPO数量解决不了股市低迷问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证券法“四审”后,注册制成了资本市场的关键热词。

12月27日,在第三届新时代资本市场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谈到了注册制的推进。在他看来,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注册制的巧妙之处在于既能较好的解决发行人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又可以规范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避免监管部门的过度干预,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正在审读的历经六年的证券法修订草案,按照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基本定位,规定证券发行制度,不再规定核准制,同时要求大力精简优化发行条件,调整发行程序,特别有一条要取消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制度。在肖钢看来,“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

注册制不是登记备案制,是否还需要对股票发行进行严格审核?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在哪里?肖钢认为,注册制是一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审核机制,其审核的理念、文化和方式,与核准制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同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是企业天然拥有的权利,只要不违背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企业能不能发行,何时发行,以什么价格发行,均应由企业和市场决定,这个理念和核准制是完全不同的。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证券监管部门对新股发行,调节奏、管价格、控规模的范式。

第二,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监管部门要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监管者的需求为导向,让企业披露充分和必要的投资决策信息,而不对企业资产质量和投资价值进行判断,也不对发行人背书,更不是选秀和择优,这一点和核准制又有很大的区别。

在谈到信息披露问题时,肖钢表示,谈到这里,就要处理好新三性和老三性的关系。老三性要求信息披露要真实、准确、全面,就是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现在出来了新三性,就是招股说明书的齐备性、一致性、可解释性或者可理解性。在核准制的条件下,证券监管部门要对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要负责的,而在注册制条件下,证券监管部门,审核机关,只对新三性负责。那也就是说老三性的责任有人负责,而不是由证券监管部门来负责。当然老三性和新三性也并不是对立的,也并不是割裂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水平。

肖钢认为,注册制条件下的审核方式,是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回答问题,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信息披露内容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比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到美国去上市的时候,SEC美国证监会提出了问题超过了三千个,每次的回答都是对信息披露内容的完善,直到没有问题可问。也就是说,只要发行人披露的内容达到了信息披露制度和规则的标准,就可以放行。因此注册的审核不应该以否决发行申请为目的,除了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应当依法否决以外,不以否决为审核工作的目标,这一点和核准制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以保证企业自己掌握证券发行上市的审核时间,这个时间不再由监管部门掌握。企业能否成功上市,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企业自己可以预估,这在核准制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搞注册制,企业没有稳定的预期,从递申请到最后不知道哪一年,这个不叫注册制,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预期,除非监管部门依法否决。

第三,各市场参与主体归位尽责,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中介机构比如说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承担信息披露的把关责任。投资者自主做出决策,并自担投资的风险,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博弈,变成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要从根本上改变证券监管部门同市场主体的博弈,因为在核准制下,券商也好,发行人也好,会计师也好,相当多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和监管兜圈子,和监管过招,你有你的招,他有他的术,他们之间在博弈。注册制变成了一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这样就有利于培育形成市场自我约束的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

第四,实行宽进严管,注册制以大力强化监管执法为基础,监管部门重在事中事后监管,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注册制推行以后,新股扩容,市场资金短缺,是否会加大股市下行压力?对于市场这种担忧,肖钢也做了解读。在他看来,股票供给和需求的理论,以及股票供求与市场稳定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实践的问题。股票的供求不同于商品的供求,也区别于货币的供求,IPO、定增、再融资、限售股的解禁等看作的是股票的供给,股票的供给并不决定股市的中长期走势,而股票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它要受到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相关政策、风险偏好、资产配置、突发事件和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股票的供给对需求的冲击并不是直接对应的,我国长期以来股票供给受到严格的管控,总体表现为个股的估值偏高,即使在熊市期间,不少个股的市盈率仍然是偏高。

股市建立29周年以来,市场已经经历了9次IPO暂停,累计暂停时间超过了五年之久,这在其他境外股票市场是少见的,即使这样,回头看29年的股市发展,也没有解决牛短熊长的问题,所以靠暂停IPO,靠控制IPO的数量,解决不了股市低迷的问题。实证分析表明暂停IPO和重启IPO,对股市没有多大的作用,不能决定故事中长期的走势,并没有改变我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状况。我国牛市平均持续时间为293天,每次牛市不到一年,而熊市平均持续680天,大约22.6个月,熊市持续时间是牛市时间的2.3倍,不是说IPO扩容造成的状况,有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所以推进注册制改革,不仅涉及到股票发行,而且事关重塑资本市场的生环境,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牛鼻子的工程,可以带动和促进资本市场相关领域的改革,不搞注册制,退市制度很难实行,监管的体制很难转型,不搞注册制,对违法违规的严惩,法律的修改就很难促进,投资者的保护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注册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资本市场领域的改革有带头作用,不仅仅是发行。

所以说,注册制是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结果股市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是治本之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