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落地第一年 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剧变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颉宇星)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一年,医药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行业重新洗牌,有的药企借此“弯道超车”,有的药企市场份额被蚕食。随着新一轮带量采购箭在弦上,中国医药产业的大变革还在路上。

资料图 CNSPHOTO供图

带量采购压缩药价

什么是带量采购?简单来说就是药品采购机构以公开招标的形式,以类似于“团购”的方式向药品供应商直接购买明确数量的药品,以期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的采购方式。对于患者来说,带量采购的直观好处就是药价降低。

去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随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个试点城市(即“4+7”城市)开始开展药品集中采购。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25个中选药品在“4+7”城市采购量共17亿片,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2%。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试点中期评估结果显示,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减轻,尤其是慢性病和重病患者获得感强烈。

今年9月,国家组织20余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联盟,开展跨区域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意味着国家级“团购”正式开启。

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山东、山西、海南、广东、湖南、吉林、河南、甘肃、安徽、湖北等19个省份就推进落实试点扩围工作,发布正式实施方案或征求意见稿。多省份明确了扩围结果执行时间,密集进行带量采购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具体措施、搭建采购平台、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等。

药企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悉,带量采购强调“量价挂钩”,国家拿出60%-70%的市场份额作为招标筹码,以达到以量换价的目的。药企一旦中标,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而赢得市场的代价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价;一旦落选,则意味着失去市场。这一政策对医药市场原有格局带来巨大影响。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券商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价格与市场的竞争已成为带量采购的关键博弈点。不少中小药企在降低成本、升级药品制作工艺等方面能力有限,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给出低于成本的价格,在“价”上处于劣势。

而一些药企则借助此次政策“弯道超车”。据悉,华海药业是第一批带量采购的受益企业之一。因为具有原料制剂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华海药业有六个产品中选“4+7”带量采购。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达到3.35亿元,同比增长45.95%。科伦药业的抗抑郁药物百洛特在“4+7”带量采购中标后,迅速覆盖11个重点城市的200多家三级医院,对整体销售增长促进明显,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97.14%。

然而,不少药企也成为“失意者”,德展健康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占该公司营收95%的降血脂药物“阿乐”是立普妥在国内的首仿药,其市场份额曾连续多年在国内保持领先。“4+7”带量采购虽然让“阿乐”的销量大幅增长,但因销售单价下降,德展健康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48%。在今年9月的“4+7”集中采购扩面招标中,“阿乐”更是一改往年“独家中标”的强势,直接出局。

各大跨国药企对于带量采购的态度分化。在“4+7”试点中仅有阿斯利康与百时美施贵宝两家外企中标,跨国药企观望态度浓厚。但随后局面发生了明显逆转,赛诺菲、礼来、默沙东等外资药企的药品开始降价。

上述券商表示,这是由于带量采购及全国联动降价带来了巨大市场压力。但辉瑞、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依然是“象征性参与”,这也表明高价原研药依然有其市场。

倒逼药企加大研发投入

事实上,带量采购也倒逼药企花更多的力气进行研发,因为想要进行药品招标,必须先通过一致性评价。

据悉,一致性评价是指仿制药品与原研药品质量与疗效一致。对于仿制药占据九成市场份额的国内医药市场来说,这无疑事关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也事关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

医药行业管理咨询专家林小芳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过去,国内药企多是以经销、分销的模式赚取差价,研发投入与跨国药企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带量采购政策规定,仿制药首先要通过一致性评价才能参加招标,药企为了生存,必须投身仿制药和创新药的研发上。

事实上,药企已经在行动了。恒瑞医药发布的今年三季度报显示,该公司当季投入研发费用达到了14.15亿元,同比增长90.96%。信立泰在研发上也“火力全开”,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为7.17亿元,同比下降37.66%;但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5.9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9%。该公司表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研发费用增加所致。北大医药也在其今年三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66.40%。根据公司规划,预计三年内将投入近10亿元进行一致性评价、新产品引进和研发工作,力争早日实现近20个产品的落地。

林小芳表示:“药企要长期具备竞争力必须持续推陈出新。带量采购之后,由于药品有了销量的保证,药企在营销投入上的花费将减少。同时,刺激企业投身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上,也将加快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