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Chunyi Zhi等--嫁接的MXenes基电解质用于5V级固态电池

日期: 来源:石墨烯研究收集编辑:石墨烯研究翻译

聚合物共混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结合了多种聚合物的优点,在5 V级阴极(如LiCoMnO4 (LCMO))的应用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然而,聚合物共混物中存在缺陷和空隙的严重宏观相分离限制了SPEs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离子迁移。本文利用无机增容剂聚丙烯腈接枝MXene (MXene-g-PAN)改善聚偏氟乙烯-共六氟丙烯(PVHF)/PAN共混体系的混相性,抑制相颗粒的固结。所得固相萃取具有较高的阳极稳定性,离子电导率为2.17 × 10−4 S cm−1,可实现稳定可逆的Li镀/剥(超过2500小时)。所制备的固体Li‖LCMO电池可提供5.1 V放电电压,具有良好的容量(131 mAh g−1)和循环性能。随后,还构建了固态一体化石墨‖LCMO电池,扩展了MXene基SPEs在柔性电池中的应用。得益于少接口设计,电池具有优异的机械灵活性和稳定性,可承受各种变形,容量损失小(<≈10%)。该研究通过研究聚合物共混性,在固体柔性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利于高性能SPEs的设计。

         

          图1.a)各种SPEs的离子电导率及其高电压耐受性比较。B)在相界面处具有缺陷或空隙的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分离。C)高性能相容剂通过增强分子内相互作用来提高聚合物共混物的离子电导率和耐高压性。

         

          图2a) SPEs组件示意图。b) MXene-g-PAN的AFM和相应的高度轮廓。c) MXene和MXene-g-PAN的O 1s图案。d) PVHF/PAN0.3/MXene-g-PAN0.1的SEM图像和氮元素映射。e) PVHF/PAN0.3/MXene-g-PAN0.1的厚度。f)制备的SPEs的DSC曲线。g)制备的SPEs的应变-应力曲线。 i) PVHF/PAN/MXene, j) PVHF/PAN/MXene-g-PAN。k) PVHF与PAN在各体系中的相互作用能。

         

          图3. 锂金属阳极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可逆的测试。

         

        图4Li‖LCMO电池的性能测试。


      图5一体化固体5 V级LiBs的制造。


          

          图6固态一体化电池。


          图7a)弯曲下GCD曲线和弯曲电池的截面SEM图像。B)动态弯曲下的循环性能;c)各种变形下的GCD曲线。D)变形下的循环性能。E)一体化电池变形时的界面阻抗。F)切断后的一体化电池。G)和h)采用一体化柔性电池作为表带,为智能手表供电。

                   

相关科研成果由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Chunyi Zhi等人2023年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10.1002/adfm.202214539)上。原文:Grafted MXenes Based Electrolytes for 5V-Class Solid-StateBatteries。

相关阅读

  • 【音频版】财联社3月8日早报(周三)

  • 交易提示一图尽览新股重要信息,多维度数据帮助用户判断是否打新。更多解读,请点击图片查看专题宏观新闻1、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 复合集流体,看这一篇就够了

  • 作者:汉唐月来源:京北夜光(ID:jingbeiyeguang)锂电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四大主材,以及铜箔、铝箔、导电剂、粘结剂、结构件等辅材组成。锂
  • 波士顿学院研究团队:利用光和木质素合成塑料

  • 木质素( Lig) 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丰富的物质,是第一大天然芳香族聚合物。据调查表明,地球上木质素储备量庞大,且每年以100 亿 t的增长率增加。木质素由于木质素是由
  •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在广东投入运行

  • 文 | 中国新闻网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 南方电网储能公司 供图  中新网广州3月6日电(王华 黄昉)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谢有顺|存在一种令人愉悦的“文学性”吗?

  • 编者按“文学新批评”今日推出谢有顺《存在一种令人愉悦的“文学性”吗?》。数字时代的文学日益扩张、蔓延、泛化,既消解了文学的独立性和唯一性,也阻断了文学在想象世界里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