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查到底丨别急投资!理财中的“坑”先认清

“100%本息担保”“20%年息”“银行存管资金”……看到这些理财产品的广告,你会不会心动得马上就想行动?

别急,承诺“稳赚不赔”,承诺高息,也许你是遇到了虚假违法广告。来自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的监测显示,今年以来,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互联网金融网站数量有增加之势,2018年5月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互联网金融网站有3377个,比4月上升8.5%,比3月上升24%。

所以,理财需要擦亮双眼,学会识别常见的诈骗套路,本期的“e查到底”就为你揭开理财中可能遇到的那些“坑”。

坑人广告:

承诺高息、稳赚不赔诱你“上钩”

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不得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但为了打消投资者的疑虑,“稳赚不赔”成为不少理财平台的常见“话术”。

例如,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自2015年9月起,北京信诚时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网站PC端、手机APP端、宣传彩页等途径对“诚信贷”平台进行广告宣传,宣传用语中使用了“稳赚不赔、100%本金收益保障”“全网首推 即投即计息20%年息”等。

在上海也有以高额年化收益率来诱导投资者“上钩”的案例。上海一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其自有网站发布“拍活宝产品”广告,含有对投资回报预期收益的保证性承诺,并对可能存在的收益风险未予警示;当事人还未经他人同意发送电子邮件广告,其中宣称“你的信用额度马上使用”的承诺,实际无法兑现,构成虚假广告,最终被依法处罚款80万元。

除承诺高息外,部分理财平台还通过各种“包装术”让自己看起来更可信,让投资者更愿意“掏钱”:

一是使用政府公信力“背书”;

二是虚构“软实力”增加信用;

三是谎称获得“国家资质”。

虚假宣传:

风险评估走过场 预期收益有“猫腻”

在高收益、高风险产品逐渐占据市场的今天,如何在投资时避免潜在的风险呢?下面是目前市场中常见的几种理财产品中关于虚假宣传的案例介绍。

案例一:去年,某银行的客户经理向王先生推荐一款理财产品。王先生做完理财风险评估后,客户经理称其风险评级结果和产品不符,如要购买需重新做一次评估。王先生觉得这是走过场,也没在意,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了风险评估,客户经理让他选什么就选什么,结果顺利通过了评估。让王先生没想到的是,今年产品到期后竟然亏损了9%。在之前的风险评估中王先生根本不能接受本金亏损的,但在客户经理的误导下做出了不真实的决定,苦果只能自己吞。

提示:理财风险评估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客户筛选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避免被误导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各类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给自己资金的安全把好关。

案例二:市民陈女士去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银行网点通过银行大堂经理了解到,有一款产品是和股票投资挂钩的,预期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15%,而当时市面上的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在4.5%左右。因此,陈女士购买了50万元的产品,可谁知产品到期后,却只能拿回本金。原来那位理财经理仅强调了预期的高收益,对其他的风险根本没有任何提示。

提示:预期收益率只是预计的一个数字,它并不等同于实际收益率,投资者在购买各类理财产品时,对于客户经理对收益进行夸大宣传而对风险含糊其辞时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可盲目地以收益率作为唯一的投资标准。

案例三:市民王女士前不久在某银行购买了一款信托产品,资金投向为外省一个旧城改造项目,投资期3年,年化收益率10%。王女士当时想旧城改造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很“稳当”,但调查后才得知,该项目是一个建筑商在承包,而银行只是代销,到期如果项目资金出现问题,将会是投资者和建筑商双方之间的事情,而银行完全置身事外,还好她当机立断把钱退了出来。

提示:有些信托产品银行只是进行代销,银行并不是发行主体,不承担兜底义务。投资者在购买时需了解清楚资金投向的具体项目和还款来源,对项目风险进行把握后再慎重决定。

诈骗套路:

帮冲业务量,女老板被骗近百万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热衷投资理财。但其中一些骗局,会让你血本无归甚至背上债务。

2011年5月初,在一个饭局上,经商的雷女士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刘某原。对方自称是“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某业务经理”,代理电信黄页广告业务,公司马上要统计了,其业务量还差一点,一旦完成,公司便会发放高额的回扣和奖励。

刘某原劝说雷女士,先出100万元在黄页上投放广告,帮他冲业务量,等其他公司投放广告的资金到位后,他就会把100万元本金连同13万元提成都给她。

刚开始,雷女士很谨慎,不愿借钱。为打消雷女士的疑虑,刘某原向她出具了借条并盖上了“公章”,又将个人名下价值100万元房屋的“房产证”作抵押,最终从雷女士手里借走了99.9万元。

过了一个多月,雷女士不但没有收到回报,而且刘某原也失联了。发觉情况不妙,雷女士拿着“房产证”去相关部门查询,竟然是假的,她马上向警方报案。

2017年8月4日,民警在浏阳市某小区将刘某原抓获。据其交代,他以需要完成电信公司业务量为由,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先后骗取包括雷女士在内的多名被害人200多万元。

今年6月5日,开福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刘某原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罚金20万元,并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APP诈骗:

手机上炒外汇 陷进精心设计的“圈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很多人开始在网上投资,不过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近在重庆就有投资人通过网友介绍的手机APP进行外汇买卖,结果上当受骗。

据央视报道,家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向先生今年1月在一个有关理财的微信群里认识了一个炒外汇的“朋友”,他声称有内幕消息,可以赚取更高利润。在这位“朋友”的游说下,向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他所介绍的福汇集团手机APP里注册开户,并根据所谓的内幕消息进行买卖操作,一开始,果然赚到了一些钱。

尝到甜头,向先生陆续把资金投入到账户里。到今年3月,在累计投资了4800多元后,向先生发现有些不对劲。他说:“从今年3月开始,提钱就不是很顺利。我联系他们的客服,客服说系统升级或者后台故障,反正以种种理由搪塞我。”

产生疑心的向先生随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了警。

报警后,向先生发现受骗的不止他一人,在陆续接到多名受害人报警后,重庆石柱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捣毁了这个披着炒汇平台外衣的骗子团伙。

当地警方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调查发现,这个专门炒外汇的福汇集团APP不过是一个由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后台他们可以自己操作,包括每个受害人投入一定金额过后,他的赚钱比例都可以在平台上看出来。实际上都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后台在操作,是一种假象。”

根据掌握的线索,专案组民警兵分多路,远赴贵州、湖南、广东等地开展侦查工作,成功锁定了以李某、毛某等人为骨干的一个湖南籍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石柱警方与各地警方密切合作,同时将其抓获。

民警当场扣押涉案车辆1台、电脑19台、手机61部、银行卡46张,共捣毁6个窝点,抓获28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初步查证涉案金额100多万元,受害人百余名。

特别提醒:

这些诈骗套路和反套路你要知道

诈骗手法眼花缭乱,但也有其套路可察觉。

1、障眼法。为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大多数骗子往往会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2、贴金法。越来越多的骗子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等旗号,以及“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幌子,吸引人投资。

3、利诱法。为了吸引公众,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有些回报率高达数十上百倍。

4、造势法。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QQ、微信等通讯工具,聘请明星代言或制造伪名人效应传播虚假信息。

5、关系法。现实中,受害人一旦入局便开始主动为骗子吆喝宣传,发动、怂恿亲朋好友加入,一群人被骗、整个家族落套的情况时有发生。

那么,如何反套路呢?

1、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冷静分析,避免上当。

2、通过政府网站、工商登记资料等查询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批准。

3、学会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为什么不向银行贷款?集资款用在实体经营项目还是投向不明?获取利润的途径是什么?

4、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考察投资项目回报率是否偏高。我国规定:“民间借贷利息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参考。

5、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交流,审慎决策。不要在网上加入陌生的QQ群或者微信群,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总之,管好自己手中现金,对于高返利高风险的平台应及时收手,主动退出。因为当你在想着高利息的时候,别人却正在想着你的本金。“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第二,尽量避免风险;第三,坚决牢记前两条!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不急功近利,不盲目跟风,才会有好收获。(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