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入编引发争议,年轻人为什么都想要一个编制?

最近一段时间,以易烊千玺为代表的几个明星成功入编国家话剧院引发激烈争议,媒体舆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国家话剧院的全称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不管是它的名称还是地址,你都能隐约感觉到国家话剧院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地方。


事实也的确如此,它是一家国家级的事业单位,进去就会有编制,这也是很多年轻演员想要进去的地方。就算一辈子籍籍无名,至少可以保证衣食无忧。

据了解,国家话剧院2022届应届毕业生只招收10个人,却有590人报名参加。

7月6日,国家话剧院公布录用名单,成绩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易烊千玺第一名,罗一舟第二名,胡先煦第三名。录用的这三个人都是明星,易烊千玺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


从理论上来说,明星进入编制也很正常,只要人家按照正常程序走就行,该考试就考试,该面试就面试。

不过有很多网友质疑有些明星利用了特权入编,因为他们并没有参加考试,甚至也没有参加面试,因为面试的时间与拍戏时间发生冲突。

其实网友有质疑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明星的一些行程是曝光的。只要国家话剧院出面回应这些问题就够了,而在其作出回应之前,《中国新闻周刊》又添了一把火。

《中国新闻周刊》用激进挖苦的口吻讽刺了“小镇做题家”。文章指出,有些人就会刷题,梦想就是考编制,可不管怎么努力就是考不上一个编制。冰冷的文字像是一个个飞刀扎到了“小镇做题家”的身上,让人心寒。


也正是《中国新闻周刊》的这篇文章让易烊千玺站在了“小镇做题家”的对立面上,某博粉丝数从9000多万降到了8991万,掉粉数十万。

那么问题来了,这件事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难道真的是明星出了问题?

明星们可能真的没有问题,因为他们只需要根据报名参加面试就行了,不需要走后门。

他们为什么不参加笔试呢?根据演员岗的规定,没有笔试这个程序,所有人只需要参加三次面试就行了。

第一次面试,所有人都是线上面试。如果没有疫情, 第二次、第三次面试需要在线下举行。可是疫情一直在影响,因此出现了部分人在线上面试,部分人在线下面试的情况。

明星之所以能面试更容易通过,因为他们本身具有“光环效应”,面试老师可能会在情感上多给他们一点分数,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情。

毕竟一个人面试表现怎么样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不像是做数学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网友们对明星入编愤怒除了质疑录取步骤的合理性以及《中国新闻周刊》的拱火以外,还对明星“占坑”现象表示不满。

一个顶流明星一年的收入大概率是超过1个亿的,平均每天的收入至少在27万以上。他们只需要工作两个星期,就够普通人奋斗一辈子了。

网友们很容易发出这样的疑问:“明星们都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和普通人抢占编制的‘坑位’呢?”

很明显,明星们并不是看上这个岗位的福利待遇了,而是看上了它的信用背书。同样,国家话剧院也需要一些年轻的明星资源来补充自己的演员库。

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已经不再指望什么财富自由,只要能够有个稳定的编制工作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因此,现在的舆论有这样一个调侃:世界的尽头是编制!


为什么年轻人们开始喜欢编制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组成:

第一、很多人都缺乏安全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去快速发展的公司里边,因为不仅上升空间大,收入还高很多。可是随着全球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速放缓是确定的,一些令人羡慕的互联网大厂也开始了裁员,这让所有人都没有安全感。

反观编制人员,他们受到大环境的冲击比较小,安全度比较高。

第二、很多人都不想内卷。如今的职场,内卷实在是太严重了。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在意生命的意义,而不是赚钱的多少。如果可以逃避内卷,谁还想继续内卷呢?就算收入下降,很多人也愿意。

第三、很多人都不想参与办公室政治。只要我们进入职场,我们就有可能陷入到办公室政治当中,就算公司只有5个人。只要被卷入办公室政治,我们就会感觉到心力交瘁,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编制是否存在办公室政治呢?暂时不得而知,但是人们宁愿在编制里永远都不升职,也不愿意在私营企业里永远不升职。

大家怎么看待明星入编这件事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