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毅)1月17日,经晋城市人民医院20天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105岁的冯自根老人康复出院。当天上午,在其亲属的陪护下,老人乘车由晋城市区安全返回沁水县家中。
“您今天就要出院了,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来看望您老,祝您身体健康!”1月17日上午,晋城市副市长邓志蓉前往晋城市人民医院看望慰问新冠感染后即将康复出院的百岁老红军战士冯自根。当天,院长贾龙斌、副院长侯志云带领医护为老人做出院前康复检查,并叮嘱回家休养注意事项。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老人恢复挺好的,住院这20天里,医护人员都特别负责,特别关心我们,特别感谢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陪护老人住院的儿媳宋麦绪说:“父亲从去年6月开始就不能说话了,但他心里什么都知道!”此刻,即将出院的冯自根通过眼神,向在场的众人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2022年12月28日,因同住的亲属都“阳”后,家住沁水县端氏镇杏林村的冯自根老人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一周后,被送至晋城市人民医院救治。
“入院时情况非常凶险!”据晋城市人民医院特需重症病区主任郭完计介绍,当时,经医学检查,老人体温39.8℃、脉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指脉氧89%、胸部CT显示为双肺肺炎、双侧胸腔积液,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双肺重症肺炎。
因冯自根超高龄且持续高热一周,高烧、双肺重症肺炎、双侧胸腔积液、肝肾功能异常、贫血、低蛋白血症……医学检验提示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重症细菌感染、指脉氧差,随时有可能出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危及生命。
老人入院当天下午,晋城市人民医院组织全院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制定出优选治疗方案,特需重症病区几名致力于老年病诊治的专家多次对冯自根的病情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技术(11大项75小项的严格评估),积极给予抗病毒药物、止咳祛痰、抗凝等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同时对老人的用药种类、计量、间隔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经过20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冯自根老人生命体征正常,体温连续一周正常、监测指脉氧在99%左右、炎症指标恢复正常,复查胸片肺炎明显好转,胸腔积液吸收,认定冯自根达到出院标准,可以回家自行康复。
“冯自根老人的治愈,精准科学的医学治疗是一方面,但也得益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郭完计建议大家平时要加强锻炼、注重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如发现身体出现异常,要早检查、早治疗。
冯自根的主管医师、老年医学硕士原庆丹提醒大家:“新冠病毒感染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没有食欲等症状,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前提下,营养的补充也很重要,如果老年人出现多日不进食的情况,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可以说,营养支持是新冠感染病人的生命保障。”
出院前,冯自根特委托亲属将上书“尊老敬老真心为老医德医术皆为一流”的锦旗送到郭完计、原庆丹的手中。
据不完全统计,新冠高峰以来,晋城市人民医院共收治80岁以上高龄重症患者426人,已经康复出院240人,其中90岁以上重症患者康复出院14人。冯自根老人是该院救治出院的年龄最高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链接
冯自根:105岁老红军
1918年1月5日,冯自根出生于四川省旺苍县一个村庄。15岁时,他从家乡参加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冯自根被改编到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身经百战,多次负伤。1944年冬,他率武工队攻打高平县野川日军据点再次身负重伤,造成终身残疾,经上级批准,从此告别戎马生涯,落户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杏林村。
由于爬雪山时的刺激,冯自根的双眼均出现白内障。其中左眼的白内障,由于已无法实施手术而几乎失明。十几年的战斗生涯,他的左手掌被子弹击穿,至今手骨变形,无法舒展;右股骨上部、右小腿上,仍有弹片残留无法取出。
2016年10月18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山西晚报记者曾前往杏林村采访了当时98岁的冯自根老人。2016年10月22日,山西晚报以《冯自根:过雪山伤了眼睛一直没好》为题整版刊发。2018年2月14日,山西晚报以《爬雪山、过草地,曾在抗战中多次负伤老红军冯自根迎来百岁生日》为题,对老人予以报道。
2023年1月18日下午,山西晚报记者与冯自根的长孙冯宁宁电话联系得知:老人回到家中身体状况平稳,正在康复中。据他介绍:“由于年事已高,爷爷在102岁时就已卧床静养至今。去年五六月份开始,由于出现脑萎缩,老人丧失了语言能力和自主进食能力。如今只能靠鼻饲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