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鸡叫城遗址发现长江中游少见的史前人骨

日期: 来源:湖南日报收集编辑: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徐珍珍 周俊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课题的重点实施项目,以史前豪宅F63“一鸣惊人”的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再次有了重要发现。

1月28日,2023年度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举行。会上,鸡叫城遗址考古项目执行领队贾明羽披露了该遗址的重要进展。主要有三大发现:在城址中首次揭露出史前墓地,其中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油子岭文化时期人骨,这在长江中游地区非常少见;发现两处大型高等级史前木构建筑房址,证明F63的建造工艺在鸡叫城并非孤例;在一条灰沟中发现了目前湖南考古史上最集中、数量最多的石家河文化遗物堆积。

这些为南方地区史前体质人类学方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细化和深度理解当时社会的组织方式、等级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

油子岭时期人群:史前澧阳平原新势力?

2023年,鸡叫城遗址的发掘区位于城内西南部,即F63所在的区域。这里被判定为高等级建筑区,人类活动持续而频繁,文化堆积深厚。

贾明羽介绍,2023年的发掘在鸡叫城遗址发现了两处油子岭文化时期的墓地:一处在高等级建筑区内,这是首次在城址范围内揭露出墓地,有保存较好的人骨;另一处在环壕外,没有发现人骨。这一时期,鸡叫城遗址还是环壕聚落。

“这两处墓地埋葬的人群,或许是从外部进入澧阳平原的新势力集团。”鸡叫城遗址考古项目领队郭伟民说,墓地及其中人骨、陶器的出现,为考古队带来了许多新课题。

城址内的墓地位于发掘区中部北侧的土台上,土台由较纯净的黄色黏土堆筑而成,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坡状堆积。这些墓葬大多为竖穴土坑墓,另有少量瓮棺葬。土坑墓中大多保存有人骨,葬式以仰身屈肢葬为主,兼有侧身屈肢葬,绝大部分头向东南,随葬器物多为罐、鼎、瓶等陶器。

贾明羽说,这批墓葬是长江中游地区少见的保存有油子岭文化时期人骨的墓葬,它的发现进一步揭示和完善了鸡叫城聚落的演变过程。其中的人骨,是长江中游地区少有的能较好保存下来的史前人骨,为南方地区史前体质人类学方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环壕外的墓地没有人骨,但是随葬陶器数量比城内多很多。两处墓地出土的陶器明显不是澧阳平原的,而具有鲜明的江汉平原特色。

油子岭文化:奠定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格局

油子岭文化,以湖北省京山市的油子岭遗址命名,年代约为距今5700年至5300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表明,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

鸡叫城遗址城址内的油子岭文化墓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油子岭文化时期是长江中游史前社会进行文化整合和统一的重大时期,奠定了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格局。它进入洞庭湖的时间约为距今5500年左右。可以说,后来我们所称的两湖地区或者九州中荆州文化版图的形成,就是在这一时期。”郭伟民表示,在油子岭文化时期,长江中游的社会发展出现了与中原文化相似,但与海岱地区、西辽河地区等区域十分不同的演进趋势。

他解释道,距今5500年前后,与油子岭文化同时期的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出现了大量玉器陪葬,以及其背后代表的社会等级分化。但这一时期的长江中游的史前人类却整合社会力量,以团体的方式致力于扩张地盘,占领的地域超过10万平方公里。这一现象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的社会状态类似。文明和道路模式的一致性,印证了长江中游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那么,距今5500年前后开始,中华文明是怎样由一个个区域文明快速合为一个整体的?

“鸡叫城两处墓地的墓主人是怎么进入澧阳平原的?史前的澧阳平原自成体系,油子岭文化是怎么快速深入其腹地的?在鸡叫城遗址,我们看到了油子岭文化快速进入洞庭湖区域,统一史前的湖北和湖南两个地区,将洞庭湖区域纳入到了其文化系统内部的结果。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郭伟民表示,区域文明内部快速整合,区域之间快速整合,促使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加速,从而形成了早期的中国。如果能弄清楚鸡叫城遗址油子岭文化时期的人群交流和社会整合过程,或许能为解读早期中国形成提供探索方向。

继F63后,又发现两座木结构“史前豪宅”

鸡叫城遗址2023年的考古发掘中,还有另外两大重要遗迹:史前房址和灰沟。

两处史前大型木结构房址分别为:屈家岭文化时期房址F157,油子岭文化时期房址F198。

F157位于发掘区的西南部,目前揭露出来的部分长约14.25米,宽约6.5米,可以看出有8间房屋,为两进四开间。它与F63有相似之处:基槽内有木结构垫板,垫板上有立柱。它与F63不同的是,除了有垫板和立柱,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还有横板,其作用应该是连接两根立柱,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只有F157中部东西向基槽中发现了这种建筑技术,考古工作者推测中部东西向基槽上方的墙壁是承重墙。

F198位于发掘区的东北部,考古工作者根据揭露出的小部分推测,其整体规模应不亚于F63。

贾明羽说,这两处大型木结构建筑进一步证明了F63的建造工艺在鸡叫城并非孤例,反映了油子岭——屈家岭时期木作加工及房屋建造技术的发展水平。这为细化和深度理解当时社会的组织方式、等级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

灰沟一般被认为是史前人类的垃圾场。鸡叫城内的石家河文化时期灰沟G186底部堆积有大量陶器,其中可修复的完整器逾百件。它长约12.2米、宽约6.3米、深约0.15至0.4米,发现了目前湖南考古史上最集中、数量最多的石家河文化遗物堆积。与G186情况相似的还有G189。

“生活在附近的人类将废弃的陶器、吃剩的兽骨、燃料的灰烬等生活垃圾丢弃于灰沟中,日积月累逐渐将沟填平,这个过程贯穿了石家河文化的始终。”贾明羽说,G186与G189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他们对鸡叫城高等级建筑区结构布局的了解,其中发现的大量层位关系明确的陶器,为研究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物质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责编:夏葳怡


相关阅读

  • 又一起明星起诉“黑粉”维权案例胜诉

  • 近日,#尚雯婕告黑胜诉#等相关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榜。知名歌手尚雯婕及北京黑方金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维护名誉权案最终胜诉。天眼查App显示,北京互联网法院向长沙贴视文化传
  • 山西太原植物园将举办首届年俗文化节

  • 1月29日,记者从太原市园林局获悉,为展现植物园特色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春节期间,太原植物园将举办首届年俗文化节,并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花灯、锣鼓表演等系列文化
  • 文化保定|博野:梨园花开春色艳 乡风文明促振兴

  •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看大戏,你也去 我也去......”寒冬腊月,室外冰挂如柱,在保定市博野县的农村文明实践工作站里却暖意浓浓。该县戏曲演出下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 “忙年”,看山东过年的仪式感

  • 今年春节,来山东品美食、逛大集、看村晚乡村忙年,感受热气腾腾的年节文化“忙年”,在乡村是极具仪式感的活动。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逛大集、备年货、做年菜、贴春联、唱
  • 福建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 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近日在福州市召开,福建省省长赵龙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24年福建要深挖消费潜力,努力把文旅消费做热,整体谋划、串珠成链,加快塑造特
  • 北京春节期间将举办近万场文化活动

  •   记者29日从北京市2024春节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将全力增加春节文化供给,以“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为主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万场。  为突出传统年味,北京将集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鸡叫城遗址发现长江中游少见的史前人骨

  •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徐珍珍 周俊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课题的重点实施项目,以史前豪宅F63“一鸣惊人”的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再次有了重要发现
  • 萍乡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工作为民解忧

  • 江西民生新闻讯 近日,萍乡市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积极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为民解忧。此举旨在推动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
  • 湖南文旅惠民大礼包“湘”当有年味

  • 1月29日,2024年“欢欢喜喜过大年”全省春节文旅惠民活动新闻通气会在省文化馆举行。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斌介绍,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我省将推出千余场文旅惠民活动,同时,将
  • 暖新闻|昌吉州启动特殊困难老年人慈善送餐项目

  • 1月19日,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尚都社区独居老人品尝志愿者送来的爱心午餐。记者 马晓芳 摄  昌吉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晓芳)“马叔,我们来给您送午饭了!”“谢谢你们,天气这么冷,外面还
  • 榆溪河生态长廊(高新区段)生态修复设计

  • 导读: 榆溪河生态长廊(高新区段)项目位于中国陕西省榆林市,针对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安全隐患突出以及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规划设计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综合运用“沙-水-植”共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