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设者在孟加拉国修桥6年,连附近海滩都没感受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5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张静)25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建设者之一、在汉央企中铁大桥局项目副经理沈涛受邀参加大桥建成揭牌仪式,当现场的彩色烟花升起,“我以为自己可能会有想哭的冲动,没想到心里挺平静”。

沈涛在帕德玛大桥上。

沈涛参与过武汉两座重要的跨江大桥建设,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杨泗港长江大桥,2016年,杨泗港长江大桥沉井施工完成后,他接到新的任务,参加帕德玛大桥建设,“以前也去帕德玛修过桥,去的时候心情挺轻松”。

没想到,刚到项目上,他就遭遇一个大难题——桥梁下部基础建设“停滞不前”。通过勘探主桥的40个水中墩,发现有22个主桥墩位于特殊地质带上,原有的6个倾斜桩基础设计不够稳固,还需要加装一个直桩,其中11个墩位还要在钢管桩外侧增设“U”型管,由大桥局旗下物资公司从国内定制并由船运到项目,运用世界首创的桩侧预压技术,增强承载力。

 “施工过程中,一边设计一边变更,光插打试验桩我们就花了4年,常常会出现‘等米下锅’的情况。”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大桥的建设难度依旧超乎想象。

比如打桩打到100米左右的时候就打不动了,一锤只能打下去1毫米,这样一根钢桩往往需要捶打两万多下才能插打到位,对锤子的伤害极大。最开始,锤子坏了项目部要等德国的专家过来修,后来项目部自己学会“诊病把脉”,有一次给液压锤做保养只用了11天,比原厂专家还要快。

最艰难的时候,沈涛和同事们每天连吃饭都在餐桌上谈工作,不分昼夜。“当时我心里就在想,等这座桥建成的时候,肯定要号啕大哭一场,因为过程真的太艰难。”

6年的建设过程中,沈涛在孟加拉国的生活全部被工作占据,长期驻扎项目营地。“很多国内的朋友和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来了6年,我居然没去过当地任何一个景点,连营地附近的海滩都没感受过。”有意思的是,当大桥桥面施工开始后,竟然成为当地的一处标志性景观,常常有人乘坐小船来参观桥梁的建设过程,越到后期人越多。

建设过程中,沈涛深切感受到当地人对这座桥的期盼,他们称帕德玛大桥为“梦想之桥”“争气桥”,中国人帮他们“圆梦”,他和同事们倍感自豪。

【相关阅读】

武汉“建桥国家队”为孟加拉国造“梦想之桥”通车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