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牢记嘱托 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邀请山东省大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宏网记者:
近年来,青岛市全面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数据创新应用,请问这项工作最新进展如何?近期还有哪些新举措?
张艳:青岛市围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率先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创新形成“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模式。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青岛市2022年就制定了《公共数据运营试点突破攻坚方案》,构建了集供数、治数和用数于一体的“1+1+N”公共数据运营体系。2023年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产业化,开展数据开发利用创新等5个专项行动。
二是强化制度创新。制定了《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等35项制度规范,正在推动数据立法,全面规范数据收集、汇聚、共享、开放、利用和安全管理。近期,还将围绕繁荣数据要素市场出台相关财政支持政策。
三是丰富数据供给。青岛市融合汇聚高质量公共数据总量超过2190亿条,包括1.3万个可共享数据集、1800多个高点视频和26.9万路视频监控资源、410余个AI算法资源、17万个物联感知设备数据,电子公文、医疗健康、交通运输、海洋发展等领域已基本形成了“数满质高”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资源池。
四是深挖应用场景。多领域推动公共数据运营场景开发和数据融合创新。金融领域,为7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涉企公共数据服务,授信资金超过2000亿元。医疗领域,率先创新医疗核保理赔产品,实现医疗数据变现,持续推进医疗数据用于药物治疗有效性分析,支持新药研发、旧药新用、药械审批、医药市场洞察分析等。海洋领域,建成全国首个海洋数据交易平台和首个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海洋专区,提供海洋地质等10类海洋数据交易服务,上线海洋数据产品49项。交通领域,汇聚海路空铁邮等交通数据资源,推进城市全域货运通道规划、“车—路—城”融合发展、二手车交易、汽车金融、精准营销等。康养领域,基于医疗、民政、残联等数据和场景需求,正在打造城市级一体化“医康养护”运营模式。乡村振兴领域,在平度市、莱西市推广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涉农企业服务等场景,创新农业生产主体守信激励(信易+)发展模式。此外,在教育、商贸流通、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领域,正在持续打造一批公共数据运营场景。
五是培育市场生态。建成全省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引育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超过80家。发起成立包括39个地区和机构的“公共数据运营全国统一大市场联盟”,启动建设公共数据赋能大模型训练基地。青岛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授权的是平台建设和数据治理,而非具体场景建设,广大市场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公共数据开发利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青岛建设了全国首个海洋数据交易平台和首个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海洋专区,请问青岛在海洋数据汇聚和流通交易方面具体取得了哪些突破?
张艳:作为重要的沿海经济城市,青岛市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基于以上基础和优势,青岛市率先发力,加快推进海洋数据流通交易取得突破。
一是建成海洋数据汇聚处理中心。依托崂山实验室,形成丰富的海洋数据资源库,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安全保障能力。现已汇聚海洋环境、地理信息、海洋遥感等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比重25%。
二是建成全国首个海洋数据交易平台。2021年,青岛市启动建设海洋数据交易平台,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联盟链”网络,保障交易全程可追溯,并在海洋数据确权、定价、标准化、资产化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制度规范和创新实践。逐步形成全国性海洋数据资源目录,打破数据分散的局面,让数据需求方快速、精准找到所需数据,实现数据变现。目前,平台汇聚治理48亿余条全球海洋数据资源,为全国性海洋气象预报、海上风电建设与维护、远洋渔业生产安全、海上航运线路规划等提供一体化海洋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服务。截至6月15日,海洋数据交易额突破1560万元。
三是成立海洋大数据合作发展平台。平台首批入驻20余家成员单位,旨在凝聚海洋大数据创新与产业发展资源,聚力在海洋数据资源确权、估值、交易、收益、治理等领域先行先试,提高海洋数据资源交易活跃度,推动海洋数据开发利用,探索构建“依法规范、共同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海洋数据产业发展模式。
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高水平建设海洋数据交易平台,发挥好海洋大数据合作发展平台等资源优势,通过构建集约高效的海洋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交易规则体系,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促进海洋数据高效流通、大规模交易和开发利用,带动海洋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中新社记者:
近日,山东省将举办“数据要素×”大赛山东省分赛,请问本次大赛如何安排,有哪些特点?
禹金涛:今年,国家数据局在全国部署举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山东承办山东省分赛。旨在通过举办赛事,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数据价值挖掘和应用创新的积极性,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分赛由国家数据局、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省大数据局、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等19个部门(单位)共同举办,主题为“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定于6月21日启动,9月底结束,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赛事范围广。山东省分赛聚焦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的难点和需求,设置了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12个“数据要素×”国家赛道,以及教育创新、数字机关2个山东省特色赛道,在14个赛道内共设置了51个热点赛题,所有符合条件的机构单位均可报名参赛。
二是赛程设置全。山东省分赛着力于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团队的个性化参赛需求,除了设立省级主赛场外,还在14个设区市设市级选拔赛。对于区域性、专业性的团队,可在“家门口”参加市级选拔赛,晋级团队可入围省级分赛决赛;对跨区域、综合性的团队,可报名参加省级分赛。
三是激励政策实。山东省分赛设一、二、三等奖及特色单项奖,对获奖作品将择优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赛事将开通推广专区,对优秀成果和参赛团队进行广泛宣传;配套举行一系列成果对接会、学术沙龙、项目路演等,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对优秀的项目和团队,还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重点辅导。在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商培育等工作中,也将采用供给数据、资金补贴、邀请参与试点等方式,对相关团队给予支持。
赛事报名入口将于6月21日正式开启,参赛队可通过“爱山东”、“山东通”、省大数据局及各市大数据局官网、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等渠道报名参赛。在此也发出邀请,热烈欢迎各界团队前来报名参赛。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