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口粮白茶,看似实惠,其实已入茶圈“黑名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当前白茶界,按种植方式区分,共有四大体系。

荒野、抛荒、有机、台地。

其中,台地茶就是最常见的白茶了。

但一部分茶客,他们一听到“台地”二字,就心生反感。

“什么?台地茶,我可从来都不喝。”

甚至还有人觉得,台地茶不入流,没品质保障,不适合选作日常口粮。

事实上,台地茶并非茶圈内的洪水猛兽,不必如此避之不及。

台地茶就是在茶园子里,依靠人工种植出来的白茶。

数量最大、产量最高、普及率最广,是大多数茶客目前能喝得起、消费得起的白茶。

再说,台地茶只要种植得好,产区工艺俱佳,风味同样鲜香醇爽,可圈可点。

适宜的“温光水气土”前提,加上后期精心加工制作,台地白茶照样会有淳和鲜爽的汤感,丰腴充沛的内质,鲜香清新的茶香。

让喝它的人,获得一场无比美妙的味蕾盛宴。

白茶四大体系里,台地茶价位亲民,入手门槛低。

成规模人工种植的台地茶,产量大,茶饼茶砖饼干茶等特殊形态的白茶,皆是用其压成。

如今老白茶队伍里,可谓台地茶遍天下。

在庞大的终端见面率面前,台地茶可谓办公茶、招待茶、口粮茶的良选。

歌里都在唱,野百合也有春天。

茶圈内,只要品质好,台地茶照样也有春天。

将台地茶选做口粮茶,不过是天经地义,又怎能平白无故,白白抹黑台地茶的存在?

提到白茶口粮茶的挑选,有不少细节值得一再斟酌。

避开这4点刻板偏见,才能顺利与好茶相逢!

《2》

一、口粮白茶应该闷不苦?

网上经常能看到有茶掌柜借用“王婆卖瓜”的话术。

在推销自家茶叶时,将重点反复放在以下三件套。

“此茶不怕闷,怎么闷也不会苦涩。”

“口粮白茶就该胡乱闷泡也能出来好滋味。”

“此茶可闷可煮,闷久一些更好喝。”

很多新手乍一听,估计短时间内察觉不出其中猫腻。

但有经验的老茶客,肯定一早就听出了背后的弦外之音。

怎么闷也泡不苦的茶,分明是内质有缺陷嘛。

只有茶味物质严重匮乏,才会久闷不苦!

前段时间刚帮一位外地茶友鉴茶,他给我们寄来样品,据说是网上买到的龙珠老白茶,喝起来感觉味道很怪。

收到茶样后,拆开包装,所谓的龙珠茶,不过弹珠大小,颜色偏黑,看不出茶叶本身的状态。

泡茶时,先是采用平日惯用的快出水泡法,结果发现茶味寡淡乏味极了。

于是在两冲过后,直接闷足一分钟再出汤,黑褐色叶片逐渐舒展。

茶汤颜色也渐渐加深到橙黄色。

喝起来,茶味浓苦,没有醇厚稠滑体验,略带茶味。

论本质,这种不闷没味道的白茶,材料品质差劲至极。

茶友们在买口粮白茶时,可别轻易相信这样的圈套。

快速出汤下,茶味依旧醇厚饱满,才是好茶的硬实力所在!

《3》

二、口粮白茶,我只喝30年的?

早两年看某部影视剧时,看到这样一幕。

为了展示主人公的财大气粗,为了体现主人公很懂茶并且“阔气”,编剧特意加了这样的台词。

“白茶,我只喝30年的。”

诸如此类的台词,与喝红酒只喝82拉菲,吃龙虾只吃某澳空运类似,脱离现实,令人尴尬。

回到现实,白茶的年份老,不代表品质好。

结合茶叶发展史,白茶复兴的年头并不算长。

算一算时间,哪家能存下规模庞大的、仓储规范的、原料工艺优异的、动辄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的老茶?

喝白茶,尤其挑选日常口粮茶,没必要盲目相信“年份老”。

抛开产地环境、制造工艺、仓储方式,一味攀比存茶年份,可谓外行操作。

市面上,不少年份标注夸张的老茶,真实性堪忧。

就算没有恶意造假,虚标年份,将时光倒退回30年之前,当时能有几人会有如此远见,做到规范化仓储存茶?

所以,这句只喝30年陈老茶的台词,没有可信度。

现实里,若有人模仿这样的思路去喝白茶。

此等举动无疑太冒险,踩坑交学费的几率极高!

《4》

三、口粮白茶应该选口味重一些的?

之前有位新茶友咨询,口粮系列的白茶,是不是普遍重口味?

啊,何出此言?

据悉,那位茶友在当地线下店买茶时,茶掌柜接连主推了几款茶。

一号寿眉,二号寿眉,三号寿眉……

这些茶无一例外,卖点统统是老茶客喜欢买,喝起来够劲道。

泡开试喝,茶友却发现,这些茶太重口味,苦涩刺激很强,自己压根喝不来。

于是心生疑窦,怎么回事,主打口粮概念的白茶是不是普遍走重口味路线?

并不是,重口味不能代表白茶特色。

喝白茶,香清甘活,才是优质好茶本色。

只有浓苦刺激,没有醇厚,没有回甘,没有生津的白茶,品质不高。

不论是新手入门,还是老茶客常选,苦涩刺激过重的白茶都不推荐买!

白茶里,苦涩刺激不代表茶味丰富,内质充足。

真正的优质好茶,喝起来是汤感醇厚,滋味绵柔,回甘生津,唇齿留香的。

若是半点优势也没体现,仅有一味的苦涩。

如此毫无可取之处的白茶, 即便价位便宜,也并非口粮白茶的良选。

《5》

四、每斤超过100块的口粮茶,没有性价比?

前些天,刚刚分享了一个鉴茶小故事。

前情回顾下,某位茶友自称,他在网上看直播时,见到这样的老白茶。

价格十分便宜动人,39元一饼。

虽说只是小饼,单饼重量只有100克(2两重),但整体算下来,合算每斤不到两百,太实惠了。

只不过茶友还在观望犹豫,不知道这么便宜的老白茶,能不能买?

当时给那位茶友如下答复。

一分钱一分货,算下来,以这样的价格,买不到高山原料、日光萎凋、精心加工、规范仓储的优质白茶。

即便是新茶,也不止这个价,更别提老白茶了。

天底下没人愿意做亏本生意,茶商们卖如此低价的白茶,从选材到工艺,必定有所欠缺。

论经验,这样的茶多半不会好喝!

但这个鉴茶故事,有人表示质疑——茶叶不过是树叶,每斤超过100元的茶,统统没有性价比。

言外之意很明显,这39块买的小饼,已经不算多便宜。

但我们喝茶,要尊重事实。

考虑到诸多制茶成本、茶园管理成本、仓储成本,好茶不会廉价。

高性价比不是一味等于便宜,物有所值,才是买茶的关键!

《6》

茶圈内,经常能看到关于口粮茶的争议。

有人觉得,口粮茶就是便宜茶,越便宜越好。

有人认为,口粮茶得选茶味重,喝起来滋味浓,苦味明显的,才能更有劲、更提神。

还有人觉得,口粮茶就是用粗大叶片和边角料制作的茶叶……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各家说法不同。

千言万语说到底,口粮二字,类似茶桌上的主食。

南方喜米,北方喜面,各地习惯不同。

什么茶才适合当做口粮茶,没有固定标准。

需要结合个人口味、饮茶习惯、消费能力来决定。

但可以肯定,口粮茶≠便宜茶、粗制茶、劣质茶。

符合个人消费水平,尽可能多买品质好一些的茶,才算理想的口粮茶之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