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中医】医眼看《水浒》:膳食搭配的原则

《水浒传》是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我们可以欣赏其中记述的历史故事,也能够从中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还能在不经意处收获很多传统医学的知识和典故。

书中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中,武松回家——武大买了些酒肉果品归来,放在厨下,走上楼来,叫道:“大嫂,你下来安排。”那妇人应道:“你看那不晓事的!叔叔在这里坐地,却教我撇了下来。”武松道:“嫂嫂请自便。”那妇人道:“何不去叫间壁王干娘安排便了?只是这般不见便!”武大自去央了间壁王婆,安排端正了,都搬上楼来,摆在桌子上。无非是些鱼肉果菜之类。随即烫酒上来。


在这段描述中,在野小中医认为“无非是些鱼肉果菜之类”中的“无非”二字用得最妙,这两个字说明,早在古代普通人家的餐桌上,鱼、肉、果、菜也是要成套出现的!

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

《黄帝内经》认为,五谷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五畜补益五脏精气,五菜有协同充养作用,五果辅助补充营养,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是健康的饮食。


“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现在泛指谷物和豆类。“五谷为养”,即是以五谷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或基本营养。

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豆类富含蛋白质和植物性脂肪等。

“五谷为养”的膳食结构模式和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的膳食结构模式相比,其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明显低得多。


食用谷类食物时,需注意加工不宜太精细,淘洗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尽量粗细搭配,每天每人摄入量在200~300克;大豆及坚果类食物,每人每天以摄入25~35克为宜。


“五畜”指的是牛、犬、羊、猪、鸡,现泛指禽畜肉类。“五畜为益”的意思是说禽畜肉类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的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是人体营养必要的补充。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畜禽类食物能弥补植物性食物中赖氨酸不足的缺陷,也是铁、锌、锰等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动物性食物,以每人每天摄入120~200克为宜,每周宜食用2次水产品,每天食用1个鸡蛋。


“五果”指的是枣、李、杏、栗、桃,现泛指各类水果和坚果。“五果为助”的意思是水果和坚果是生命机体活动的营养补助。水果富含维生素、糖类和有机酸等,也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每人每天以摄入200~350克水果为宜。


“五菜”指的是葵、韭、薤、藿、葱,现泛指各类蔬菜。“五菜为充”是说蔬菜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蔬菜属于低能量食品,可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能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蔬菜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每人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克为宜。

本文中各类饮食物摄入量参考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书小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