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藏书专题:四部当中的经部类书籍

作者 | 南面书城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首先,我收藏的经部类书籍并非古籍。对于古籍收藏,只能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无论学养和见识都远不相即。

但我收藏的经部类平装书,却和古籍有很大关系。正是近些年忽然对古籍有了兴趣,才慢慢发现,经、史、子、集四部类书,对于我们似乎很熟悉,又似乎很遥远,“像雨、像雾、又像风”,要识“庐山真面”,还得走进去才行。

要先了解经学史。

“五经四书”、“十三经”,这些词汇耳熟能详,但要细说起来,“五经”怎么变成了“十三经”?这些经书从古到今,到底多重要,恐怕还真的不那么清楚了当。所以,了解经学历史是必须的,从版本目录学角度,也要从经学史入手。

最早的经学史是清末皮锡瑞的《经学历史》,大多是文言,读起来不那么顺溜,作者也有今古文门户之见,但毕竟是第一部系统的经学史,很有参考价值。吕思勉先生的《经子解题》是经典的目录学著作,一个薄薄的小册子,虽简明扼要,却字字珠玑,是必读书,我先是卖了本很便宜的平装书,又在一次小小网拍中,遇到了一本民国旧书(图一),品相不错,机会难得,果断拿下。

韦力先生推荐吴雁南主编的《中国经学史》,其实他本人写的《觅经记》也很不错,趣味性强,读起来不枯燥。

从“六经”到“十三经”,“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不管是经典数量从“五”增加到“十三”,还是今古文之间的门户之争,一部经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注释、解读经典的历史。这些经典,也正是在历代不断“注解”过程中,才有了顽强的生命力,“活”到了今天。所以,我们目前所读到的“十三经”,主要是历代对经典的注疏,当然,也有今人坚持不懈的继续解读。

由于古籍保存不易,唐代以前传世的版本己经很少了。唐宋两代人对十三经进行了全面注疏,到宋代雕版印刷发达,得以流传至今;清代流行训诂学,学者们吐故纳新,对十三经又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注疏和解读,称为“十三经新疏”,梁启超先生的《近三百年中国学木史》,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清人新疏给予高度评价。

下面介绍一下,不同的十三经注疏版本。

古籍不易见到,但经典古籍版本的影印本也是不错的选择,国家图书版社精选了一批宋元经典版本,如《宋本礼记》(图二),《元本孝经注疏》等原版影印,很有鉴赏价值。中国书店按“四库全书”版本出版一套丛书,有些并不多见,如《子夏易传》(图三)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套“十三经注疏”,如《尚书正义》(图四),等黄褐色包装,经典大气,值得入藏。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十三经清人注疏”,如《春秋谷梁经传补注》(图五)、《孝经郑注疏》等,收书范围比梁启超先生著作所列书目有所扩大,但都是经典名作。价格较经济,也很不错。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丛书,涉及到的经部书有:《孟子正义》(图六)、《论语集释》、《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义证》等,精装本印量很少,3000本,溢价很快。前一段时间,八折购得一套全新《孟子正义》,网上128元很快售出,这两天又幸运买了一套,上网一查,最低230元。

凤凰出版社出版的《诗毛氏传疏》(图七),入选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这些都是经典注疏,经典版本。

清人十三经注疏的古籍线装版本,离我们并不远,咱孔网古籍网店便可大量见到,看着厚厚一摞线装方体字经典注疏,好生羡慕!清代版刻时间不长,价格也不算太高,有的版本也很好,只是囊中羞涩,暂时无法入手。单独一部经典注疏大致三五千元,似乎能买得起,十三经下来,就不是个小数目了。但我有这么个念想,逐步把线装古籍清人十三经收齐,放入专用书柜,当作“传家宝”!

今人关于十三经的注疏和解读就很多了,要选名家名注。

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十三经大多囊括其中,如金兆梓的《尚书诠释》等,这些译注选用的都是当代学人的权威成果。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一本本小册子,很常见,简明扼要,经济实用。

其它如:《毓老师说公羊》,讲得细,稍繁琐;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也不错;前段儿在嵩山书局购得一套齐济签名本《周易正讲》,印量少,溢价很多;中华书局出版章太炎《太炎先生尚书说》是名作。

今人关于《论语》、《孟子》及《诗经》的释读最多,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最畅销,做成的典藏版溢价又畅销。于省吾先生的《泽螺居诗经新证》(图八)、扬之水的《诗经别裁》(图九)也溢价不少……

如果给经部类专题取个名,我认为:“十三经”,更为恰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