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读金一南《正道沧桑》|读+

《正道沧桑》。金一南 著 人民出版社

金一南的新作《正道沧桑》近日出版,其内容简介是——

本书是金一南将军首次多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史的重磅力作。作者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与复兴”的宏大背景下,以大历史视野,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联共(布)、共产国际、日本军国主义以及美西方力量发生激烈碰撞的历史,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探寻革命道路,挽救民族危亡,保家卫国、复兴中华的伟大征程。作者看似写历史,实则面向今天与未来,通过披露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细致地刻画众多党史、军史、国史重要人物,展现其精神风貌,还原一个个关键细节和重要历史场景,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力量之源和制胜之道,具体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那么,与《苦难辉煌》相比,金一南这本新书有什么新意?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通读了《正道沧桑》,得出了答案。

从丁文江之叹到“蒋廷黻之问”

《正道沧桑》的视野和格局比起《苦难辉煌》更加广阔宏大,首先表现在时间上。

《苦难辉煌》主要是从建党写起,从大革命失败前后展开,重点是放在长征路上,基本上写到长征结束、西安事变为止;《正道沧桑》开笔就是鸦片战争,一直写到抗美援朝,并延伸到当下。

视野和格局不仅仅体现在时间,还表现为对历史和现实各种“回声”的倾听与回应。

《正道沧桑》多次引用民国时期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的一句话:“只要有少数里面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束手待毙,天下事不怕没有办法的。”

然后金一南写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少数之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这个党永远不会屈服,永远不会投降。”

金一南举了杨靖宇的例子。杨靖宇战斗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身边的人除去牺牲,就是叛变。叛徒程斌,东北抗联原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杨靖宇最信任的人,1938年率部投敌,将杨靖宇在深山老林里的密营全部捣毁,把杨靖宇逼入绝境。叛徒张秀峰,东北抗联原警卫排排长,自幼父母双亡,由杨靖宇抚养成人。此人是杨靖宇的贴身警卫,知道杨靖宇的活动规律,他的叛变导致杨靖宇很快牺牲。叛徒张奚若,东北抗联原第一军第一师特等机枪射手,叛变后开枪射杀了杨靖宇。此外还有一个村民赵廷喜,他上山砍柴时发现了杨靖字。杨靖宇好几天没吃饭,棉鞋也跑丢一只,对赵廷喜说:“下山帮我买几个馒头,再买双棉鞋,给你们钱,不要告诉日本人。”赵廷喜说,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赵廷喜哪里知道,岂止不杀,如果投降,日本人打算让杨靖宇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杨靖宇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金一南写道:“这句话真是震人心魄。冰天雪地之中、四面合围之下,共产党人杨靖宇用整个生命,刻画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今天之所以还能有中国,就是因为有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他们在中华民族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多数人万念俱灰的时候,用自己的灵魂与血性,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金一南还多次引用了1938年历史学家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话: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这就是著名的“蒋廷黻之问”

金一南认为:近代以来,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洋务自强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维新,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一不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经过各种尝试和探索,历史最终把回答这个问题的资格,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人。

不仅如此,书中还引用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的话:一个国家在生存、独立和经济财富这三种国家利益之上,还必须加上第四种国家利益,那就是集体自尊。

金一南回应:“唯有中国共产党人,能使中华民族获得前所未有的集体自尊。”

聪明人的“小心思”葬送亚洲第一大海军

书中,金一南在评说井冈山错杀袁文才、王佐事件时表达了自己读史的观念:“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复杂到甚至很难用谁好、谁坏、谁正、谁歪、谁优、谁劣来描述与定论。都是参与者,又都是受制者;都是杀戮者,又都是牺牲者;都信仰纯真的主义,又掺有个人杂念;都力图实现脱胎换骨般的超越,又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回归。中国革命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如同一幅巨幅油画,如果贴近看其细部,可能笔触是零乱的,可能色彩是斑驳的,可能视点是肮脏的。但你后退几步,获得一段空间和距离,你会发现它的惊人之恢宏与难忘之壮阔。所以我们不怕细部的真实,不回避这样的零乱、斑驳甚至肮脏。因为命中注定,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与关头,用自己的血肉,奠定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

尊重历史的复杂细节,把握历史的大方向,这种观念在书中多有体现。

比如道光和咸丰两位清朝皇帝。道光帝节俭刻苦,想有所作为,以其勇傲与孤陋,确实对英国人大喝了一声“不”。但面对战败,只能屈辱地说“是”。《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退朝后不吃不喝,负手于阶上徘徊往复,“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忽顿足长叹”。

他儿子咸丰更是血气方刚,登基后“亲贤臣、远小人”,迅速起用林则徐,想要雪耻,又敢于向洋人开炮,结果败得比他父亲更惨。

金一南认为:这些人当然在乎江山社稷,但是更在乎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在乎权力和利益;咸丰在英法联军兵临城下自己要跑路的时候,还惦记着喝鹿血,要把养的100多只鹿一起带走,被大臣劝阻才作罢。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北洋水师。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此事能成,离不开海军大臣奕譞和北洋大臣李鸿章。此二人都是老谋深算,都明白事理,都曾经坚决反对挪用军费修园。但是奕譞有小心思,希望让慈禧住进去“颐养天年”,放手交权,以此换取自己的权位稳固,自己的儿子光绪能早日“亲政”,于是改弦易辙。李鸿章也有小九九,在恭亲王奕訢垮台后,他急于寻找新的靠山,他看出奕譞的小心思,就主动贴靠,加上对国际战略形势判断失误,认为日本不敢动手,于是为利益放弃了立场。

如此自私短视,焉能不败?曾经的亚洲第一大海军,就葬送在这些聪明人手里。

而共产党人又是如何处理这些事的呢?金一南没有回避党史上的矛盾与斗争。

朱毛会师井冈山之后,源于南昌起义的第二十八团和源于秋收起义的第三十一团,并不是那么亲密无间。南昌起义的“铁军”瞧不起秋收起义的“农军”,嫌“农军”土气,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没有打过硬仗。“农军”也看不惯“铁军”,认为他们流里流气,有兵痞、军阀主义倾向。“铁军”人多枪好,但不愿意把枪支拿出来支援“农军”;“农军”收入较多,但也不愿意把钱拿出来资助“铁军”。

秋收起义部队经过了“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而南昌起义部队只在连一级设立了党代表。毛泽东讲过,“两年前,我们在政府军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一个支部,故经不起考验。”金一南写道:毛泽东的意思就是指在党的领导方面,秋收起义部队强于南昌起义部队。他还引用谭震林的回忆:“朱德到第三十一团讲话不大受欢迎,毛泽东也轻易不到第二十八团去讲话。”

矛盾最激化时,毛泽东先是罢了朱德的军委书记,后来自己又被罢官,红四军内部吵吵嚷嚷;取代毛泽东职务的陈毅内心苦恼,到上海找中央。

可是——用陈毅自己的话说,“不上高山,难见平地”,在红四军的时候,整天争吵,感觉不出来。到了中央,周恩来向他介绍全国的形势,介绍了红四军经验对各个根据地的示范作用,令他大吃一惊。原来,吵吵闹闹的红四军竟然是那么坚定地走着正确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朱德竟带头创造出了那么宝贵的经验。

陈毅带着中央来信回到根据地,带头做了自我批评,几双大手握在一起。两个月后,“古田会议”召开,金一南认为,这一过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集团开始走向成熟。

法、德两国军官想看的是什么

在书的最后,金一南写了一个在别处讲过的小故事,读来很有意味。

21世纪初,国防大学办国际军事交流班,有一次带外国军官到山东参观,去了泰山、曲阜、青岛。离开青岛的时候,澳大利亚空军上校多尔说:“我们在山东看的都是你们事先安排好的,到上海能不能你们不要安排了,让我们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我方研究后同意,将上海第一天的活动安排取消,我们每个人带两三名外国军官活动。金一南负责带两个人:德国军官汉斯和法国军官路易。

这两个军官都是第一次来上海,原以为他们要去看浦东,看陆家嘴,看南京路、淮海路,没有想到汉斯首先提出想看孙中山故居:“孙中山在中国革命中最早引进德国顾问,我们德国人对你们中国革命是有帮助的。”金一南暗暗吃惊,看来对方访问前已经做足了“功课”。

下一个参观点,法国军官路易提出要看中共一大会址!看着金一南吃惊的表情,路易说:“你们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是在法租界成立的。当时你们共产党很危险,到处抓你们,法租界很安全。现在你们搞成这么大局面,可不要忘记了我们法国人的贡献啊。”

金一南说:“好吧,路易,到了中共一大会址,你可要好好看看。”当年中共一大正在开会时被租界的“包打听”发现,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大家迅速转移,当法国巡捕冲进来抓人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走了。看到这一段,金一南说:“你好好看看,我们还感激你?新生的共产党差点被你们一网打尽了!”路易说:“哎哟,真不知道还有这个事情!该我说对不起了啊!”

这次奇特的经历,让金一南感慨: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成功者,是胜利者,这些德国、法国的军官才会想方设法寻找他们国家与中国革命曾经产生过的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日益精致。日益富裕和优雅的我们,既躁动也平静,既直白也谦恭,既较真也妥协,既激情也温和,还有过往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刃吗?在千呼万唤无人响应的失败谷底,我们是等待救援还是寻路攀登?在星光璀璨万众瞩目的辉煌巅峰,我们是纸醉金迷还是转身前行?那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是否还在我们心底澎湃?(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