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红色记忆】山河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红军在川东北仪陇县的战斗‖朱相友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山河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红军在川东北仪陇县的战斗

朱相友

乌鸡打老田,

杨森不管闲,

刘湘开大兵,

杨森虾子都捞完。

这是20世纪30年代川东北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这里的“乌鸡”,指的是红军,有蔑视的意思。反动政府称红军为“乌老二”(土匪),“乌”就是红的颜色极深,“鸡”则是反动政府对穷人的蔑称,即“干鸡子”,无钱无势的人。这也就从反动派方面说明了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老田”指的四川军阀田颂尧,盘据通江,控制南江、巴中等地。杨森、刘湘也是四川军阀,刘湘坐镇南部县城,为剿共总司令。杨森则镇守重庆,按兵不动,欲获渔翁之利。这就可以看出,反动政府内部存在诸多利益纷争,各自都想保存实力,不愿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红军才赢的了一席立足之地。

红军从鄂豫皖苏区西进,深入巴山腹地,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部、蓬安、营山则为国民党军队反共前沿阵地,而仪陇县就成了红军与反动军队相互争夺的中间地带。因此,反动政府愚弄这里的老百姓,说共产党来了要“共产共妻”,红军要屠杀老百姓。当是的有钱人携家带口,向西逃往新政,渡过嘉陵江,到国统区去,以求蔽护。

我的祖父不明真相,带着我的父亲,也要随大流向新政逃去,藉以求的一条活路。我的祖母和两个姑姑,拉着我的祖父,号啕大哭。祖父和父亲也潸然泪下,一家人哭做一团。最后,祖父横下一条心:要死,一家人就死在一起!不走了,哪儿都不去了。

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红军竟是咱自己人,穷人的队伍,根本不像反动政府所说的那样。红军是带领咱穷人闹革命闹翻身的队伍,千百年来,这是唯一的一只人民的军队。

在杜鹃花满山开放是,一只红军部队来到我家,住扎下来。距我家约1里地方,有一座大瓦房,主人叫刘太贵,是我家的邻居。他家也住有一只军队,是专和红军过不去的国民党队伍。那是,红军同国民党军队在我的家乡一带,经常你来我往拉锯式地战斗。

当是,我的家乡就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在那些风雨交加的夜晚,不知是红军还是国民党军队,通夜通夜地在屋外大路上行走,当是老百姓叫做“过兵”。每当这是,小孩子都藏被窝里,不敢哭闹。当小孩子哭闹不休是,只要大人说一声“莫哭哦,外面在过兵啰”,纵有多么顽劣的小孩,都不敢再哭。

也就是红军来到我家那个晚上,我的父亲当场就吓哭了。当祖父认出了红军队伍里就有我们本村的熊方远,和峨山村一个姓吴的年轻人是,全家的紧张情绪才稍稍平息。当的知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误会消除,距离缩短,隔阂立马就不存在了。

当晚,我的父亲就和那位红军连长睡一张床。连长有只手电筒,在当是的川东北地区,就连我的祖父都没见过。我父亲那一晚就根本没有合眼,藏被窝里,是而打开手电,猜测那光亮是从哪儿来的?耍了一整夜的电筒。

第二天,在土地垭豁发生了一场战斗。住我家的红军和住刘太贵家的国民党军队接上了火,战斗十分激烈。由于敌我悬殊,红军向巴中方向且战且撤退。其中,有7名掩护大部队北撤的战士,退至红石咀,被国民党军包围,子弹打光后,都壮烈牺牲了。等国民党军队撤走后,为不让烈士的遗体曝尸荒野,我的祖父和几名同村乡亲,找来一架打谷子(稻子)的拌桶,收敛了烈士,就地掩埋。

年年春天,在葬有烈士遗骸的山坡上,一簇簇杜鹃花,在太阳下面,有如当年烈士们喷洒的鲜血染就,特别耀眼。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又是一个兵戎相见的日子。

一只红军部队,从新寺场向磨盘寨前进。

磨盘寨的反动民团堵截在一个叫“烂寨门”的地方,阻击红军。这地方是一个山脊,两边都是悬崖,只中间一条道路通行。红军队伍是由一位姓花的连长带领,花连长指挥红军战士隐蔽在一个叫“朱家庵”的小庙里。“朱家庵”在“烂寨门”下面,两地相距约百米左右。从“烂寨门”往下看,“朱家庵”就在一个小山咀下面,在新寺到磨盘的大路旁边。花连长欲带领红军战士冲上“烂寨门”,他奋勇当先冲在前面。当他刚一出现在山咀,反动民团居高临下,一阵排子枪扫来。花连长倒下了,后面的红军战士立即撤回庙内。

红军战士观察发现,庙侧林木茂密,有小路通向“烂寨门”后山。战士们兵分两路,一路留在庙里,一路匍匐前进,神不知鬼不觉,就迂回到“烂寨门”山后陡崖下。不一刻功夫,红军战士就出现在了反动民团屁股后面,个个高喊“为花连长报仇”的口号,两路夹击,将蒙在鼓里正做美梦的反动民团一举歼灭。

战士们脱帽向花连长默哀,朝天鸣枪后,将花连长掩埋在朱家庵。在烈士墓地,摆满了就地采摘的杜鹃花,红军战士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烈士。从此,花连长就长眠在这川东北的绿水青山中,守望着这里的父老乡亲。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雕塑《北上抗日》(潘认若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1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浴血奋战,赶走了外来侵略者,推翻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从此,中华民族进入到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中国。那个积弱积贫的落后民族,早已成了不堪回首的历史。在当今世界,中国已雄踞世界东方,跻身于令世界刮目的强国之林。

新中国成立后,磨盘寨的父老乡亲在烂寨门下的朱家庵,为花连长建了墓,立了一块刻有“红军花连长之墓”的墓碑。年年杜鹃花开放的是候,清明节也就到了,永乐镇(新寺场)小学和磨盘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高举鲜艳的旗帜,来到花连长墓地。他们虔诚地向革命先烈致敬,扫墓,献花。

春风吹拂了九十多个春天,我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里的人民,一代一代铭记于心的,始终是当年战斗在这里的红军战士。他们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个姓氏,而牺牲在红石咀的那7位烈士,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做了无名英雄,而在人民心中,早已为他们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牺牲的英烈们,川东北的青山绿水没有忘记您们,这里的人民没有忘记您们,共和国没有忘记您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里,就铸有您们不朽的神迹!

2022年12月16日于仪陇金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朱相友(四川省仪陇县第二中学退休教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仪陇县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阅读

  • 一年一度的告假信

  • 各位亲朋,又到了我一年中给自己放假的时间了。
    熟悉我的老朋友都知道,每年过年,我都会给自己放假一个月左右。一是为了休息,二是为了休息,三是为了能更好地休息。人不是机器,没法
  • 万柳少爷走红的背后,有些词早已变了

  • Sayings: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这条热搜,#万柳少爷慕强慕权的氛围#。4.9 亿次的阅读,6.8万次讨论,这个数字还在涨,是真正全民热议的话题之一。
    先简单说下背景,视频火得非常突然。视
  • “从校园之内到深海之下”

  •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校园」出品夜读RUC2022青春赛道,无限可能
    本学期,我们特别推出专栏“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分享人大师生的光阴故事娓娓道来他们的成长点滴

    遥远处的
  • 张洪涛,好样的!

  • 1月9日下午,安陆市雷公镇庙岗村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安陆市人武部、安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和海军辽宁舰代表将二等功喜报、“功臣之家”牌匾和奖励金送到现役军人张洪涛
  • 万人说新疆|阿力木江的老牌子拌面

  •   阿力木江·买买提艾力做拌面几十年了,是伊宁市老牌拌面的传承人。他现在每天都会用心地带徒弟,传授绝活。“把我的技术全部传给徒弟,希望他们做出来的味道和我一模一样。”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孙俊青当选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 1月15日上午,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一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副主席罗志虎、其其格、魏国楠、安润生、张磊、张佰成、杨劼、
  • “黄河大集”里的中国年味

  • 新华社济南1月15日电(记者孙晓辉 袁敏)“赶大集,备年货”是中国北方地区年前民俗之一。春节将至,各地的集市热闹非凡。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州城街道“黄河大集”,刚出炉的州城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