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呼吸五章:他们的故事也在疗愈我们

日期: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收集编辑:成都日报锦观

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仍在继续。医院匆忙依旧,但与此前相比,人力资源的整合分派,医疗设备的紧急调配,让如今的救治重归秩序。

位于城东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从去年12月7日以来从未轻松,该院住院病人总数短期内由原来的700人左右骤增至1400余人,且危重病人占比较高,单日新收入院病人200人左右,较之前增加2倍以上。重新布局医务人员、全力保障临床用药、紧急采购急救设备……该有的动作,他们一个没落下。

事件如潮水,我们看到的是席卷的表象,而被拍打的每一朵浪花才是触动神经的具象。记者从市六医院采撷而来的每一朵浪花便是自成章节的故事,在这个寒冬能给我们带来温暖与感动。

急诊科一幕

第一章 永不再见的护送

ICU护士长孙清观察到28岁的护士钟梦晴两种不同的状态,忙碌时是充满激情和温情的,短暂的闲暇时却是眼神放空的。饭点时她会躲到洗手间或者更衣间的角落无声抽泣,孙清会走过去轻轻拍拍她肩膀以示安慰,此时任何语言都是无力的,难以抚平她丧父的悲痛。

钟梦晴的父亲于去年12月27日突然离世,直肠癌加新冠病毒感染。她接到电话时正在开科室重症救治的午会,无法控制哭出声来,但在午会后又收起眼泪投入救治。ICU人手紧张,医务人员带病坚持,如果她离开,将无法找人替代。她坚持到当日晚上7点下班,才匆匆赶赴龙泉驿的家里奔丧,次日上午8点,她准时出现在岗位上,双眼红肿。

ICU护士钟梦晴

父亲是40多岁时才生下她,中年得女,被视为掌上明珠。父亲有一辆电动三轮,即便家住龙泉驿,在钟梦晴上夜班的时候,晚上12点下班,父亲已经骑车等在医院门口接她,还给她带着温热的食物。次日上班,又骑车将她送来,门口告别,老人冲她挥挥手,“我晚上还是在这里等你。”孙清说,有时在医院门口看见这一幕,小孙冲父亲回眸一笑,满是温情。

这温情的一幕再也不见。小孙依然日日准时上岗,不曾缺席过一时。

重症监护室里的救治

第二章 艰难的鞠躬

小伙子不到27岁,发了12天高烧,抗不下了,赶到市六医院就诊,CT一检查,白肺,需要紧急入住呼吸科救治。

此时是去年12月27日,呼吸科像如火如荼的战场,走廊都加满了床,已经塞不下了。“再不救就来不及了,他那么年轻。”呼吸科主任李伟铭说。她掏出手机给护士长打电话,“我必须救他,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搞个床位出来,马上想办法。”

小伙子温文尔雅,他就在李伟铭办公室外站着,听见了电话内容。

外出寻找救护物资的护士长匆忙赶回,召集几个人,将那间狭小的护士值班室腾了出来。按照先来后到的公平原则,李伟铭将走廊加床的一名患者挪进值班室床位,小伙子就住到了走廊加床上开始接受治疗。

李伟铭一直在奔忙。她走到这张加床边时,正躺着输液的小伙子挣扎着要起身,她示意不必起身。他说不出话,就在李伟铭伸手示意的那个半躺瞬间,他艰难地做了个鞠躬的动作。“他是那种充满感激的眼神,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团队所付出的一切都特别值。”

呼吸科主任李伟铭(右)

第三章 最揪心的陪伴

重症监护室护士小付在为病人做治疗的时候,只要抬头就能看见自己的丈夫。他躺在重症监护室最靠边的一张床上,戴着呼吸机安静地输液。监护室内救治设备发出的“嘟嘟”的声音将这个空间衬托得更加静谧。

但丈夫不是小付分管的病人,她只有趁午休时间去床旁看看他,给他喂喂饭。两人没有过多的言语,勺子碰撞出的轻微响声就是呵护与交流。

冬至那天下午4点多,小付打电话给护士长孙清,说她35岁的丈夫到医院查了,白肺,已经白了50%,情况很不好,必须得救。电话里的声音有些颤抖,孙清隔着手机屏感受到小付的紧张。还好,重症监护室能腾挪出一个角落,从设备科找了一张旧床,算是有安顿的地方。

这是一种揪心的陪伴,妻子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丈夫就躺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因分管病人不同,还不能时时照看。“她是特别自律的人,从来没提过特殊照顾的要求,下班后她还得去寻找救治的稀缺药品,不给科室和医院添麻烦。”孙清说,其间小付发着高烧,但她没请过一天假、没迟到过一分钟。讲述的时候,听得出,孙清的喉咙发硬。

急诊科医生转运重症病人

第四章 办公室里的病床

呼吸科主任李伟铭说话很吃力,从喉咙发出的声音是喑哑的。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科室里的病人黑压压一片。”她说,感染后带病坚持工作的护士有时候一边走一边低声呻吟。

她自己也感染发病了,发烧、浑身酸痛、夜里失眠,为了次日能回到科室,她一晚上吃了4颗安定才勉强睡着。18日,她就说不出话了,19日去拍CT,肺上有很多炎症,刚回到科室里,她眼前一黑,幸好旁边有医生,一把将她搂住。

在患者大量涌入的时间段,“医生是不允许生病的。”她已经有呼吸衰竭症状,于是,医生将氧气搬到办公室,输液、吸氧,办公室里的沙发就是病床。输完液吸完氧,她又开始处理病人。她说:“其他医生护士都没倒下,我更没有理由倒。”

除了处理病人,李伟铭还要参与全院会诊,一天会诊70多个病人,到半夜12点也会不完,然后就电话会诊,没有一个完整的睡眠。

艰难的半个多月,李伟铭不忍回首,也不可能去回首,“重症患者不断,只能向前看路。”她说,所有医务人员,“只要还在喘气,脚板就不能翻慢了。”

第五章 那些被淹没的细节

每一位医务人员背后都有被淹没的细节故事。

急诊科主任向娟说,一个随救护车出诊的医生一天转运了20个患者,既要诊断查体下医嘱,又要扶、抬、扛,一天下来,身体感觉要散架。

医务人员不停奔忙着

肝胆外科主任郑柳说,全科停掉非急诊手术,全科参与救治感染者。他们把医生护士值班室和主任办公室全部腾出来安置床位,就连电梯入口处的大厅也被改装成了病房。

呼吸科主任李伟铭说,一个30岁的女医生连续战斗,感觉自己招架不住了,她到主任办公室痛哭不止,哭完之后回到病房继续工作,“她自己也知道,哭就是一种压力宣泄,从没说过一个‘不’字。”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孙清说,科室一名医生发生白肺症状,同时有肺纤维化趋势,“她就是重症室的医生,但没有利用便利给自己找床位,而是坐在我们吃饭的餐桌前输液治疗。”她说,这名医生今天(1月5日)来电说,自己好多了,自告奋勇说要返岗。

……

在这个艰难的冬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了无限温暖和疗愈的希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邓晓洪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供图 市六医院


文章推荐

相关阅读

  • 事关老年患者救治/护理,广州回应

  • 目前广州第一波感染高峰期已过,但重症人数和住院患者持续增多。广州迎来重症高峰,重点人群如何救治?目前医院的床位是否充裕?昨天(1月4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
  • 事关新冠患者救治,湖南最新明确!

  • 为最大程度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持续做好相关防控和救治工作,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1月4日,记者从湖南省新冠感染疫情防控
  • 走进ICU:与死神角逐,为生命守门

  • 2023年的第三天,济南的大街小巷还留有跨年的余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三病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专业护师在走廊忙碌地来回小跑、主任医师一刻不停
  • 新冠重症救治:最关键的往往都是细节

  • 感染人数攀升的当下,医院的重心渐渐转移到了重症救治。1月4日上午8点30分,华山医院各新冠收治病区,医院新冠重症专家巡视组正在早查房,监测每一个患者的情
  • 后方堡垒|应收尽收,守住患者“生命线”

  • 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地,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患者迅速激增,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后一周左右,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在医院党委和疫情防控专家组统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呼吸五章:他们的故事也在疗愈我们

  • 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仍在继续。医院匆忙依旧,但与此前相比,人力资源的整合分派,医疗设备的紧急调配,让如今的救治重归秩序。位于城东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从
  • 潍坊2家上榜!2022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公布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日前,2022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公布名单,我市两家榜上有名,分别为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诸城常山永辉生态农业家庭农场。我
  • 榜样的力量 | 时代先锋 光明使者

  • 时代先锋 光明使者——记山东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党总支书记、总院长孙先勇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山东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党总支书记、总院长孙先勇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