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生在宋朝 活在当下” 冬至日,王晋川谈东坡美食丨东坡大家讲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李庆 雷远东 王越欣

“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生蚝”,这些以东坡命名的菜品,被统称为“东坡菜系”,也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菜系。作为“东坡菜系”的鼻祖,苏轼本身好食肉、爱美食。特别是遭贬谪、遇困顿之时,苏轼以美食美诗见心见性,让后人看到一个性情旷达、随遇而安的东坡居士。

图为讲座现场。

12月22日冬至,新一期的“东坡大讲堂”在眉山三苏祠东坡盘陀像前开讲。本期邀请到“苏东坡传说”非遗传承人、三苏祠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晋川,带来《人间有味是清欢——东坡美食谈》。

丰饶眉州,孕育美食基因

“苏东坡小时候也是‘脚板印在天上’(四川话,形容调皮)的人。”谈及东坡幼时,王晋川一句玩笑话,把现场听众带入千年之前的眉州。小时候的苏轼,在东山种松、西山放羊,“狂走从人觅梨栗”,“我卧读书牛不知”。与小伙伴一起摘梨、打板栗的苏轼,对食品的追寻已在句中。

王晋川说,位于天府之国的眉山,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和雪浪翻卷的岷江,给了苏轼最初的文化浸润和美食基因。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乳母任氏夫人给予少年东坡来自眉州乡野美食的滋养,也在苏轼幼小心灵中,埋下美食的种子。这些,让苏东坡不仅成为“雄视百代”的“千古第一文人”,也成了引领北宋餐饮潮流的美食大家。

图为王晋川。

苏东坡一生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在八州之地做过知州,也曾谪贬黄州、惠州、儋州等三地,足迹几乎踏遍了北宋疆域。苏轼所到之处,深入民间,遍尝美食,还经常自己动手烹饪。其制作的菜肴,食材易得,烹制不繁,粗中见细,化俗为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坡味道”,成为川、鲁、粤、苏、徽、浙、闽、湘八大菜系之外,唯一以人命名的菜系——“东坡菜系”,为流长源远的中华饮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33岁时,苏轼离开眉山宦游天下起,家乡的美食就从他的美诗渐次流露。“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王晋川介绍,诗中的青衣江,不是现在的青衣江,而是岷江由眉至青神这一段。而紫笋,也不是紫色的笋子,而是一种茶叶,名叫“紫笋茶”。

谪贬黄州,他想起家乡的巢菜(苕尖),托巢谷从四川眉山捎来种子,播种在东坡之上。比如他在黄州的炖猪肉,那就是眉山的一道乡间菜。当时腥臭皮硬的猪肉,在苏轼的烹饪中,“火候足时他自美”。下肚两碗,解一时之馋。

食中诗家,逆境中寻动能

王晋川说,北宋是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的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绘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汴京发达的餐饮盛况。孟元老则在《东京梦华录》中,用文字记录下北宋都城的餐饮繁华:“集四海之奇珍,皆归市易;会襄邑之异味,悉在庖厨”。

图为王晋川。

这样的环境下,满足口腹之欲问题不大。特别是典领八州之时,苏轼作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自有专人烹制美味供给他。可苏轼岂是一般吃客老饕?他“入口皆美食,出口成文章”,与美食有关的诗词,达到了惊人的400多篇。比如《老饕赋》《菜羹赋》《东坡羹赋》《猪肉颂》《食豆粥颂》《煮鱼法》《蜜酒歌》等等。

苏东坡在凤翔,“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在密州,“新枣渐堪剥,晚瓜犹可饷。”“厨中蒸粟堆饭瓮,大勺更取酸生涎。”在徐州,“归来仍脱粟,盐豉煮芹蓼。”“吾侪一醉岂易得,买羊酿酒从今始。”在湖州,“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在杭州,“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在惠州,“赤鱼白蟹箸屡下,黄柑绿橘笾常加。”“何以侑一樽,邻家馈蛙蛤。”在海南儋州,小儿子苏过寻到山芋,蒸至软烂,去皮入锅,捣碎作羹,苏东坡连吃两碗,摸着刚刚填饱的肚子,豪情万丈地夸赞说:“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

从苏轼的美食之诗歌中,可见一生经历“三起三落”,但无论何时,美食总是伴随着他。略有区别的是,落魄之时,只能自己下厨烹饪。“即使跌倒,也要吃饱”高度概括了苏轼的旷达的人生态度,美食,也是苏轼在逆境中的动能来源。

“生在宋朝 活在当代”

其实,应该感谢贬谪经历的,不只是苏轼,还有后世千千万万人。没有贬谪经历,或许就没有东坡亲手下厨,创造出的“东坡菜系”。王晋川在为现场观众讲解东坡美食的具体做法时,也不禁深情讲到“苏东坡是‘生在宋朝 活在当代’,说起东坡菜,似乎苏轼就在眼前”。

讲座当天适逢冬至,三苏祠为大家准备了羊肉汤。

王晋川介绍,东坡菜系,特色有六。食材方面以肉、鱼、蔬菜为主,苏东坡“性喜食肉”,又“好自煮鱼”“蔬食有过于八珍”。食材便宜而易得,经苏东坡的烹制技法,广受欢迎。

在制作技艺和方法上,讲究刀工与火候。刀工要依据原材料的品质,掌握大小、粗细、厚薄。严格掌握火候,“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炖肉时要“柴头罨烟焰不起”,以达到“火候足时他自美”的最佳效果。

“东坡菜系”还需要“细节控”。王晋川介绍,“东坡菜系”原料配制上,注重以料为主,多料配膳。特别注重菜肴制作时各个环节、各个步骤是否到位,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水欲新而釜欲洁”即水要新鲜,锅要干净。柴禾不能劈得太粗,也不能太细。“蛤半熟而含酒”,就是牡蛎等贝类煮到半熟时要加酒。而“蟹微生而带糟”,是指螃蟹快熟时才加醪糟。

在味型调配上,要注重味正、味醇、鲜口、适口,讲究酥、烂、嫩、甜、脆、鲜、香,追求“自然之味”“味外之美”,食之“妙不可言”。此外,在营养功能上,追求营养丰富,讲究食疗养生,以达到“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的功效。苏东坡提倡节制饮食,“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王晋川说,最后,东坡美食总是伴随着美好的传说与故事。苏东坡是美食艺术家,他的每一种菜肴总有诗词、故事相伴。人们在品尝东坡美食的同时,总能吟唱苏东坡的一两首诗词,总能讲出一两个东坡美食故事。

(图片均由雷远东 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阅读

  • 《我的美食向导》首播,陈晓卿开启风味探索之旅

  • 12月23日,由腾讯视频出品,稻来传媒制作的陈晓卿风味探索之旅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迎来首播。节目中导演陈晓卿从摄影机背后走到镜头前,用自己的视角寻访美食,并探讨食物背后的
  • 罗建云:梅关古道诗意浓

  •   梅关古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时空隧道中穿越了中华民族大半部历史,见证了征战岭南、人口迁徙、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革命烽火及如今的革命老区发展、乡村振
  • 猜猜看,你能空手从这里离开吗?

  •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摄影记者 肖颢通讯员 袁娟“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这句话,有“老饕”在第二届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非遗嘉年华的“荆楚风味”展区反复说起,而那些在这
  • 漳州市第二届闽台美食文化节今日开幕

  •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黄天航)“两岸同聚 宴遇漳州”第二届闽台美食文化节今日在漳州三馆和漳州高新区海峡美食汇(龙江岁月)开幕。作为开幕式上的重头戏,“最大锅”汤圆上午10时正式
  • 在漳州龙江岁月遇见台北士林夜市

  •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王怡婧)“两岸同聚 宴遇漳州”第二届闽台美食文化节将于22日拉开帷幕。在分会场漳州高新区海峡美食汇(龙江岁月),“食趣盛汇”——海峡(漳州)美食汇开街仪式正在
  • 心悦诚评 | 人生缘何不快乐 只因未读苏东坡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徐永信  最近刚刚读完《苏东坡传》,作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它深深地吸引了我,确实值得一读再读。  林语堂《苏东坡
  • @美食家们,武汉东西湖新开一条宝藏美食街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李冬 李义武12月18日晚上,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中心广场的霓虹灯渐次亮起,一条烟火气十足的美食街隐藏其中,远近居民鱼贯而入,这里成为东西湖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有专家称不倡导长期佩戴口罩?中疾控回应

  • 12月24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表示,临近年底人员流动增加,建议在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加强以下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