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华典籍展现传统文化瑰丽风采——相约《镇“淀”之宝》走进国家典籍博物馆

日期: 来源:北京海淀收集编辑:北京海淀

《甲骨文记忆》展中用甲骨文书写的文字

国家典籍博物馆馆藏最大且最完整的甲骨

《永乐大典》开本宏大,装帧形式非常精美

《永乐大典》收录有上自先秦,下讫明初的七八千种古代典籍

成书于明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经历了很多的劫难

《永乐大典》正本成迷,目前所能看到的都是嘉靖时期重抄的副本

很多佚文秘笈、典章制度都依赖于《永乐大典》得以流传后世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由此开启了探索、发掘、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大门

在全世界发现的甲骨数量有15万片,国家图书馆是藏量最多的

透过甲骨文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从古到今的传承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记录传统,创造了卷帙浩繁的典籍,虽屡遭磨难,几经沧桑,依然靠着收藏、传播、校勘、抄刻等方式传承着中华文脉。

本期《镇“淀”之宝》,带您来到了位于海淀的国家典籍博物馆,走进灿若繁星的中华典籍,一览《甲骨文记忆》展,一睹宏大的《永乐大典》。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4年9月正式面对公众开放,面积达11549平方米,共有10个展厅。作为国内首家国家级别的典籍博物馆,其馆藏也都是依托国家图书馆的宏富馆藏,通过博物馆的平台,向公众展示中华典籍和弘扬传统文化。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三千多年。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甲骨文记忆》展中,呈现了甲骨文这种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由此开启了探索、发掘、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大门。

走进《甲骨文记忆》展,屏风上10个用甲骨文书写的汉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十个字分别是龙、凤、鼓、罄、涉、陟、册、饮、典、史,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说,甲骨文中‘册’的写法,就说明在殷商时期已经有简牍了;典籍的‘典’上面的字符和‘册’是一样的,意思是有典范性的、重要的书籍,所以它是需要双手持握。那也有专家认为‘典’字下方的两横,是代表着矮的案几,意思是说双手持握拿的书太沉了,可以放到桌案上来阅读。”国家典籍博物馆讲解员董鑫介绍道。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甲骨文中有很多像具体事物之形的象形字,就像架在图像与汉字之间的天然桥梁,透过甲骨文,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从古到今的传承。

“1899年,在一味中药龙骨上,发现了一些奇异的刻画符号。曾担任国子监祭酒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注意到这件事,他认为龙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应该是已经失传的三代古文字,所以他斥资去收购有字甲骨。因为他最早注意到甲骨文字的价值,后来学界也尊称他为‘甲骨文之父’。在他之后,有一位学者罗振玉也是甲骨学的研究者,并且拥有很多的甲骨收藏。他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找到甲骨的出土地,经四方打探,在一位卖甲骨的商贩口中得知,甲骨的出土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南安阳小屯村,在他的《殷商贞卜文字考》中,也记录了他的一些观点。”董鑫介绍道。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发现的甲骨数量有15万片,国家图书馆是藏量最多的,一共有35651片。“这是馆藏最大,且最完整的,它上面有218个字,所记录的是十余日内,对于卜问的信息,然后用羊去祭祀商代的先公,并且还询问了一下天气,关于最近是否会下雨。”董鑫说道。

除了可以占卜、问卜吉凶外,甲骨文的出现也从实物的角度,来证明商代是真实存在的王朝,对于甲骨上文字的释读,能够获知更多商代的历史信息。在展柜中,馆藏编号6006的这片甲骨,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这是一组拓片,是由三块甲骨缀合在一起,上面的两片是由王国维先生缀合,通过他的研究发现,上面文字所记录的是商王的世系。那与《史记·殷本纪》当中,商王的名字是能够对应的,下方的这一片,是由后来的学者董作宾先生缀合上去,那这一片甲骨的补充,使得商王的事迹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一片甲骨惊天下,此地原是帝王家。这些甲骨,不但使曾活跃在洹水河畔的殷商王朝遗存拨云见日,让商朝的印记不再仅仅停留于《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更是让《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有了确凿可靠的佐证,抚今追昔似有愈品愈醇的感觉。

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

文有脉,行必远,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丰富灿烂的古籍典藏,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相当于今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装帧形式非常精美,它开本宏大、端楷书写,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成书于明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可谓是命运多舛,经历了很多的劫难。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他想要以文治国,他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书多达七八千种,抄成了这一部《永乐大典》。这部书装订成册以后有11095册,22877卷,另外还有60卷是它的目录和凡例,字数更是多达3.7亿字。

《永乐大典》有自己的分类方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韵”来统字,用字以记事。“‘韵’就相当于《新华字典》中去认读拼音的声母。它每一个‘韵’下面会有不同的字,比如,这册是‘东’字‘韵’的‘颂’字册,所以‘颂’字下方会有两种字体颜色,红色的字是书名,黑色的字,是对‘颂’这个字字音、字意的解释,包括还有‘颂’不同字形的写法,以及与‘颂’相关的词。比如说国颂,在《管子》这个书当中是如何记载的,全部都会用这个黑色的字体,小字双行来写出。《永乐大典》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来分类。”董鑫介绍道。

记者看到,展柜中有8件嘉靖重抄副本的原件。“这册书的卷首是有一张贴条,贴条上的时间是乾隆三十八年。意思是说,乾隆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从《永乐大典》里抄出了很多失传的书,他会对于哪些书抄录出来做一个记录,在现存的嘉靖副本,它的卷首几乎都能看到这一张贴条,凑近看还能看到封面上有一个藏书章。”董鑫说道。

据介绍,《永乐大典》单侧高50.3厘米、宽30厘米,纸张是用嫩竹子和构树皮制作的混料纸,书写的文字字体是台阁体。“这部书的正本目前是成迷,目前所能看到的都是嘉靖时期重抄的副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嘉靖重抄副本只有400多册,在所有收藏《永乐大典》的收藏单位中,国家图书馆藏量最多,一共有224册,这也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董鑫补充道。

如今,《永乐大典》从万册到百册,命途多舛,令人叹息。记者现场看到,有一册《永乐大典》的水字册。“这是1951年,张元济先生代表商务印书馆捐了21册,在这21册书里,有4册书和北大捐赠的4册合在一起,收录了完整的一部《水经注》的内容。”董鑫说道。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书中还有红色圆圈的痕迹,叫作句读,起到断句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标点符号,读到这里就可以停顿,而句读也是由专门的圈点生用工具钤印上去的,除此以外看到的文字插图、朱红色栏线,全部都是人工手绘。在典籍博物馆的入口处,看到的门上的凌花双龟背的纹样,就是取材于永乐大典的“人”字册。

典籍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录者、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融通古今、赓续文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收释道欠精覈,久阅沧桑惜弗全。”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而重录于嘉靖年间的副本四散飘零。《永乐大典》作为一本“大”书,其之大,在声势浩大,在学问博大,在征途远大。

《永乐大典》收录有上自先秦,下讫明初的七八千种古代典籍,且对所收文献甚少修改,其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很多佚文秘笈、典章制度都是依赖于《永乐大典》得以流传后世,真正做到了“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永乐大典》的编修和传承,是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象征;欣逢盛世,明珠还于合浦,曾经散佚四方、径流百出的悠久文脉,又似百川归海,荟萃于国家典籍博物馆,并给予《永乐大典》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保护。

汲取先贤智慧 赓续中华文明

典籍如灯,照亮文化之路;典籍作舟,畅游文明之河。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典藏,感受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汲取先贤智慧,典籍的光明在召唤我们。今天,我们走近抚今追昔、愈品愈醇的甲骨文,走近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永乐大典》,让书写在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也擦亮册册典籍动人心魄的前世今生,让他们“开口”诉说五千年“何以中国”的动人答案。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盛世修文,汇流澄鉴,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远古遗存的吉光片羽,千载典籍的一纸一页,百年复兴的坚定步伐,汇集相聚,建构起一座赓续中华文明的文脉,更是久久为功、绵延不绝的重大文化事业。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从作为汉字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甲骨文,到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三千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都活起来,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重要体现,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瑰丽风采。

泱泱华夏,巍巍九州,数不完的超群拔萃,道不尽的盛景辉煌,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国运昌则文运盛,让我们奋勇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从识读典籍中汲取智慧、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力量,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记者 李洪亚 董碧渊/文 高子旗 程魁路/摄)


相关阅读

  • 明成祖朱棣戎马一生,为什么谥号却是“文”?

  • 文|流惜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之一,以血腥内战夺得帝位、并屡次御驾亲征的明成祖朱棣,其谥号居然为“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在朝野之中被明人称为“太宗文皇帝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健康知识】春季养生巧借“香”

  •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自然万物顺应节气,向上向外,疏发伸展。人体也一样,伴随着春回大地,皮肤腠理渐渐舒展,皮肤末梢血液供应相对增加,汗腺分泌增多,各个脏器也为加大负荷工作准
  • 锦绣中国年 | 怀化文旅“热辣滚烫”

  • 龙年春节假期,怀化结合传统文化,提升文旅产品“含龙量”,助推文旅市场繁荣——怀化文旅“热辣滚烫”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通讯员 唐秋彤龙年新春,天气晴好,假期更长,玩得更
  • 开局起势见精神!营里镇部署节后各项重点工作

  • 人勤春早争朝夕,策马扬鞭开新局。为动员全镇上下打消年气、收心归位,迅速进入抢抓开局、冲锋攻坚的工作状态,2月17日、18日,营里镇接连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
  • “新年新气象,我们一定行”

  •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春节假期结束,2月18日迎来了甲辰龙年的首个工作日,海淀科技企业冲刺开局,奋战“开门红”。记者走进企业一线,零距离记录企业的奋斗之姿,新的使命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