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丝绣乾坤:一针一线尽风雅

日期: 来源:文旅中国收集编辑:文旅中国




▲ 黄卓 绘


中国的丝绸文化世界闻名,而丝绣就是在丝绸上使用各种不同的绣工绣出图案,也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中国丝绣历史悠久,包括锦绫、织成、缂丝、刺绣等领域各有亮色。发展至今,不同门类的丝绣手工艺者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知识,不断创作着符合当下审美的艺术作品……



01



中国丝绣史研究的三代传承

——从《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谈起

赵连赏 刘川渤


以沈从文为主要批注者的丝绣研究专著《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近日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共同出版。该书的底本是由中国著名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朱启钤于1930年出版的《丝绣笔记》,上有沈从文批注、刘观民手迹、王㐨关于此书流转的简单记事及批注等。全书采用线装,一函三册,前两册为批注影印本,最后一册为刘观民等对批注的整理本。《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一书并非长篇巨著,但皆为中国丝绣技艺之高端门类,是中国丝绣史的精华,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传承价值较高。

中国古代丝织史研究的赓续传承

起源于中国的养蚕缫丝技艺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新的基础,随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各类工艺巧妙、色彩斑斓的丝织物,又为人类生活向着更高文明层次的进步开拓了空间。用文字记录社会生活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朱启钤著《丝绣笔记》是历代众多记载和研究传统丝织工艺历史的著作之一。

中国桑蚕丝织史从原始社会开始,经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直到近现代,有着长达6000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桑蚕养殖、缫丝、织丝、印染等技术方面,还是品种数量、工艺创新等领域,都不断在变化和进步。早期以纱、绢等简单平纹组织结构丝织物为主,在历史进程中陆续出现了绫、绸、绉、绮、罗、纨、缟、绨、缎、缂丝等组织变化复杂的高级丝织制品,丝织产地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自战国到清代,丝织产业一直是古代中国多数朝代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也相继产生,比较有代表性的著述有周人所作《考工记》、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宋代秦观撰《蚕书》、元代费著撰《蜀锦谱》、元代官署司农司编《农桑辑要》、明代徐光启撰《农政全书》、明代宋应星撰《天工开物》、清代任大椿撰《释缯》、清代卫杰撰《桑蚕萃编》等。

《丝绣笔记》是朱启钤对上述历代丝织史记载和研究著作的延续。该书首先建立在朱氏个人大量丝织品收藏的基础上,他因个人志趣收藏了一批宋代至清代的缂丝、刺绣,考源流、详名状,编录为《存素堂丝绣录》——这批丝绣后因创办中国营造学社、影刻宋版《营造法式》等缘由忍痛割爱售予张学良,归诸奉天博物馆;日本侵占东北后印为《纂组英华》,成为名扬天下的文物。《丝绣笔记》的研究还建立在清宫藏书画丝绣文物的基础上,朱启钤在编纂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故宫物品点查报告等的前提下,著成了《清内府藏缂丝绣线书画录》。以上述两书所载丝绣文物为基础,参照历代文献记载,对所涉丝织品进行历史溯源、出产地区、相关制度、生产技术、工艺比较等方面的研究,而后形成了《丝绣笔记》一书。全书分为“纪闻”“辨物”两卷,分别对锦绫、织成、缂丝、刺绣等丝织物和工艺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作为中国服饰史研究大家,沈从文对《丝绣笔记》的批注,是对该著作内容进行的再研究,属于中国古代丝织史研究文献的赓续。1952年左右,刘观民在修沈从文的工艺美术课时,将沈从文关于丝绣研究的有关注释抄录到自己所存的两卷《丝绣笔记》上。后来,在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工作的刘观民,得知同事王㐨作为助手协助沈从文从事中国服饰史研究,便托王㐨将书专呈沈从文。王㐨后来将该书批注后的转交过程做了简单记录:“此本为考古所刘观民之书,10余年前托我专呈沈从文先生为注数语以做纪念。去年偶于先生居室过道书架上得之,见天地头已注满文字,先生之于事认真如在眼前……”此时沈从文已去世,王㐨于是将这两册书还给了刘观民。从批注内容和沈从文身体状况分析,沈从文对该书的批注,最晚应该是在他1983年生病住院之前完成的,这个时间之后,沈从文便失去了笔书的能力。之后,学界又陆续出版一些丝织史类研究专著,如张保丰著《中国丝绸史稿》(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一书,也是一部内容比较全面阐述中国丝织史类的专著。书中参考了朱启钤《丝绣笔记》内容,但其文献与文物研究深度和广度都逊于《丝绣笔记》,当然也就更不及《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

绫锦、织成、缂丝与刺绣的内在共性

《丝绣笔记》以及后来《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体例创新方面。

从较早的《考工记》和后世《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等记有纺织内容的文献来看,其所记录的内容多以麻、桑蚕、练帛、棉等综合类织品基础织染全过程为主,而《蚕书》和《蜀锦谱》虽已经将丝织为单独研究对象著述,有了一定的创新,但它们均为地区丝织研究,缺乏研究的广度和普遍性。中国古代第一部全面研究丝织品的专著是清任大椿撰《释缯》,该书记述并考证了锦、缎、绮、绫等的起源、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涉及数十种各类丝织物。该书对总结、研究中国古代丝织品的种类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纺织史上的创新之作。朱启钤在全面研究中国古代丝织品基础上,着力寻找各类丝织物的异同,将部分特性表征相类似的丝织品与刺绣相结合,撰为《丝绣笔记》。这种研究体例也是一种学术研究门类的创新。

朱启钤《丝绣笔记》选择“锦绫”“织成”“缂丝”“刺绣”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的创新体例并非作者的随意之举,而是有其内在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在中国古代丝织物中,采用平纹组织结构提花的产品主要有3种,即锦、织成、缂丝。平纹组织结构提花是这3种丝织物的第一个共同特征。三者的第二个共同特征是3种织物均为彩色织物,按照中国古代“采”的概念,应当具有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或集其他五种色彩于一体。第三,锦、织成、缂丝3种织物在外观上也是相似的,皆为彩色或有各种美丽图案。不过,锦、织成、缂丝也是有所区别的。锦和织成与缂丝的最大区别就是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织法,而织成则是在锦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产品,缂丝又是织成的进一步发展,但织成具体结构、与缂丝的关系“是一是二,尚待论定”(《丝绣笔记》卷下语),目前学界还没有权威的认定。至于刺绣,朱启钤引用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的观点“宋刻花鸟山水,亦如宋绣,有极工巧者”,着重表明刺绣与缂丝的艺术表现性同样很高。故此,朱氏选择将锦、织成、缂丝、刺绣4类或在组织结构、或在艺术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共性的丝织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重点研究。

三代人的学术研究变化和发展脉络

《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的学术传承价值也非常突出。《丝绣笔记》原作者朱启钤生于1872年,主要批注者沈从文生于1902年,另外两位,刘观民生于1931年、王㐨生于1930年,4个人恰好处在3个年龄段,每段大约相隔30年。4人的出身、职业、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等,也造成了他们之间相同或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看法,在《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一书中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反映了3个时间段、3代人学术研究的变化和发展脉络。

朱启钤从小受家庭熏陶,对织绣内容有切身的体会,加之其后来的官员身份和优越的经济条件,可以收藏自己所需要的研究文物进行研究。不过,朱氏研究所处时间为民国初期,当时的考古成果十分有限,主要利用传世文物对照文献进行研究,在缺少更早期考古成果支持的情况下,遇到织绣研究的早期问题,只能仍采用传统的文献间的一重证据进行比较研究,以此得出的学术结论不可避免会有问题。如朱氏通过文献记载认为“锦始于尧时”“绣始于舜”的学术观点,遭到沈从文的批驳。

沈从文虽然从小没有丝绣氛围的熏陶,但很早就能接触到各种丝织类文物,再加上他本人不畏艰苦的勤奋与敬业精神,更重要的还有,沈从文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考古事业大发展的初期高潮,大量早、中期文物相继出土,这些因素对他的研究都起到重要作用。携此优势,沈从文以他惯用的文献结合出土文物的“二重证据法”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朱氏研究观点和结论得出的批注意见,当然也会更客观、更具说服力。

刘观民和王㐨都是考古学家,他们的研究背景更多源于考古实践。长期从事考古发掘工作,为刘观民和王㐨的丝织研究认知提供了更多实际比较和研究的便利,他们能从大量的出土丝织物中对照历史文献,补充历史记载和朱启钤、沈从文研究认知的不足。如《丝绣笔记》下卷所列蜀十样锦之一的“长安竹”,一般人难以理解其图案内容,朱、沈均未作说明,而王㐨根据定陵出土丝织实物注为“山西潞绸也”。

(赵连赏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川渤系朗姿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后)


02



以梭代笔 精妙繁复

——解读缂丝工艺那光阴深处的文化密码

倪东侃


缂丝是我国传统丝绸艺术品类之一,也是一项古老而辉煌的织绣手工艺,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名。关于缂丝最早出现的时间,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不过,通过多次在汉代墓葬中出土运用缂丝工艺的织品这一事实推测,至晚在汉代缂丝就已经出现。缂丝利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以生蚕丝做经线,以彩色熟丝为纬线,经线贯通整幅织物,纬线依照图案及颜色要求与经线交织,最后拉紧纬线。织物本身通经回纬,但是纬线分色块与经线交织并拉紧,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其表面实际不露出生蚕丝底,却又能在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种断痕形象,如剪如刻,故也称刻丝。

朱启钤在所著《丝绣笔记》中对缂丝的相关史料作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在“纪闻二·缂丝”中,他开篇引用了宋人庄绰在游记《鸡肋篇》中的描述。这篇游记是庄绰在南北宋迭代战乱之际流离各地的所见所闻,以细腻翔实的笔触记载了各地的风俗,其中记述“缂丝”工艺说:“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短短几句,将缂丝的工艺特点描写得清晰生动。

缂织技艺最早出现在中亚等地区的毛织物上,这种毛织技艺在青铜时代晚期到铁器时代晚期得到迅速发展,在中国新疆地区被大量发现。代表性出土地有新疆小河墓地、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时间为公元前17世纪青铜时代至1世纪之间的铁器时代早期。这些墓地均出土了以几何纹为主、动物纹样为辅的羊毛缂织制品,而且各墓地之间均有极为明显的关联性,说明早期的缂织技术与艺术曾在阿尔泰南北得到过充分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在汉晋时期的新疆,仍然得到了延续。从出土文物考证,用丝线制作的缂丝制品最晚到唐代初期就已出现,在今新疆、青海、甘肃地区的唐代墓葬里均有发现。

通过比较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缂织羊毛腰衣(夏商时期)、新疆扎滚鲁克墓的动物纹缂织羊毛带(汉代—西晋)以及阿斯塔那舞女俑缂丝腰带(唐代)、京都正仓院几何纹缂织带(唐代)几件出土文物,可以看出这几件作品均采用通经回纬平缂技法,在素色底子上以挖梭方法织出几何纹样,技术完全相同,所不同的仅为所用原材料。其中,前两件为羊毛织物,后两件为桑蚕丝织物。两种不同原材料的缂织效果各有特点,但从相对用工看,缂丝织造所需要工时是毛织物的数倍,因羊毛纤维相对蓬松,纬线容易打紧,纬线颜色轻易就能完全覆盖经线,而丝线与羊毛纤维相比纤度细,织造同样面积图案所需纬线数倍于羊毛,因此在费时的同时,织物的细腻程度与色彩层次可以更为丰富。但从早期织物看,缂丝的这一优势并未显示出来,缂丝织物还处在模仿羊毛缂织物的阶段。

缂丝技艺随回鹘人进入中原后,北宋时期开始由汉人工匠习得并用于实用品。唐末宋初较长时间内,无论是实用服饰或高端书画装裱用缂丝,基本为几何纹样及抽象动物纹样,以平缂加勾线的手法缂织。从北宋《紫鸾鹊屏》等作品可看出,其缂织技法只限于平缂与勾边两种手法,尚未发现作品中有中国画水墨色彩晕染效果的表现手法出现。但此时的缂丝作品与唐初的几何纹样缂丝已有较大差别,作品内涵更为多元,制作手法更为细腻,用色更为丰富。

缂丝发展到宋徽宗时期,装裱用缂丝产量增多,品质越发精良,开始出现摹缂书画的缂丝作品。特别是由于丝线相比书画作品,墨笔的笔触更显细腻,我们从传世作品中,可以看到作为艺术作品的缂丝制品,纬线最高可以达到每厘米纬密120根至160根丝线,通过纬线合花线工艺及长短戗等各类工艺的自然晕色,可以完美体现画稿中色彩的微妙变化,方寸间的繁复换梭,能够优美且忠实地再现名作的形、色、气、韵,再加上丝绸本身的优雅与精细,使缂丝作品呈现出特有的肌理效果。宋徽宗认为,缂丝书画在某种程度上胜过书画,赞誉其“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比如宋代《缂丝包首仙山楼阁》,从局部细节可以看到作品人物衣领上出现了绕与结并用的缂织工艺,楼阁柱子竖线运用了子母经效果,人物领、袖出现了以合花线表达色彩过渡效果的全新的工艺。合花线的运用为缂丝摹缂书画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缂丝临摹书画作品时,水墨晕染效果得以实现。

由于得到帝王的首肯,更多宫廷画家和院体画家涌向缂丝,使这门技艺在宣和年间摆脱了实用工艺的标签,而蜕变为书画艺术。如同书画,南宋缂丝作品上首开缂织工匠名字落款的先例。

▲ 南宋朱克柔牡丹图(复制品)

这件缂丝作品为一朵盛开的粉色牡丹由黄绿色茎叶衬托,富丽娇艳。牡丹花顶端独大,花朵饱满端庄,叶片颜色斑驳错落,显得花色更加明媚。整幅作品以长短戗缂织技法及合花线工艺,将牡丹花瓣和花叶用同一色系却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穿插缂织,显现出自然晕色的效果。 (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供图)


两宋迭代之际,缂丝工艺在苏浙等江南一带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南宋初期,出现了朱克柔和沈子蕃等诸多缂丝名家。他们的缂丝作品脱离工匠织造的范畴,其织造要求不单以精细准确为标准,更注重追求摹画的艺术创作。合花线技术与各类戗缂工艺也在这个时期被充分应用。合花线是中国独有和原创的技术,比如织一朵牡丹花瓣,从大红到白之间,要逐步过渡,一般纺织是用过渡色块来逐级褪晕,而合花线技术可以做成渐变。它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绞捻在一起,仿佛绘画中调色,所以明代画家董其昌也称缂丝为“以梭代笔”。

缂丝在唐代还没有合花线技术时,只能织几何图案,多用来做腰带。到北宋,随着院体画派的发展,缂丝开始采用国画来做底稿,合花线技术能逼真地表现出笔意的浓淡,尤其是到了南宋,以朱克柔为代表的缂丝艺人,运用长短戗、包心戗、凤尾戗、木梳戗等种类多样的戗缂工艺手法,结合合花线的运用,使缂丝技艺的表现力达到了巅峰,使得缂丝真正从纹样制作跃升为艺术欣赏品。故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将缂丝与刺绣归入书画类,不再当成纺织品。但在当时的审美背景下,宋代缂丝很少有大幅的图案繁复的作品问世,就像宋代画作一样多为小品形式。

▲ 明代关公像(复制品)

这件缂织人像作品,人物五官是最为传神之处,人物面部采用长短戗等戗织工艺来表达丰富的层次。最值得一提的是须髯部分合花线的运用,因须髯为竖向图案,缂织须髯这样密集的竖向线条时,纬线常常需要不到1毫米就断开,更换不同的深浅丝线,如此反复,常常旬月才得以完成一段须髯。(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供图)

明清两代的缂丝技艺逐步走向专业化,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所作缂丝制品已不再受幅宽的限制,可以根据作者的意图随心所欲,开始出现一些较大的作品。明代的《缂丝赵昌花卉手卷》、清代的《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即是其中的突出作品。

缂丝的大件作品,更是极为考验创作者心性。许多大件作品,往往需要匠人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许多时候,缂丝的珍贵,不仅在于技艺精妙、工艺繁复以及气韵生动,或是因为曾经的皇家御用身份,还在于其繁复精细的织造工艺中蕴含着缂丝艺人们沉甸甸的光阴。

(作者系北京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馆长)


2023年4月4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丝绣乾坤:一针一线尽风雅》

↓ ↓ ↓ ↓ ↓ ↓ ↓ ↓ ↓


责编:陈晓悦

相关阅读

  • 博物馆:“活化”文物的深层次意义

  •   于颖  通过文物研究、通过展览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视觉表达和引导,以及沉浸式的体验,让大众从多方面感受文物的魅力,认同文化的价值,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
  • 沈从文在青岛的日子

  • 欧阳霞/文照片上的沈从文,嘴角总是挂着善意的、含情的微笑,像个孩子般纯真又明媚。他用天性中的朴实、天真和自由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心地明净。上世纪30年
  • 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神奇的通经断纬

  • 通过前几期“匠艺心传”的介绍,相信读者朋友们对“通经断纬”这个词已经十分熟悉了。它既是缂丝织造技艺的重要特征,也是判断一件作品是否为缂丝织物的
  • 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神奇的通经断纬

  • 通过前几期“匠艺心传”的介绍,相信读者朋友们对“通经断纬”这个词已经十分熟悉了。它既是缂丝织造技艺的重要特征,也是判断一件作品是否为缂丝织物的
  • 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缂丝唐卡

  • 本期“匠艺心传”,让我们把目光从诗情画意的缂丝书画,转移到《观音》这幅作品上来。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缂丝唐卡这一专题。· 缂丝《观音》《观音》表
  • 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苏州缂丝书法

  • 上一期“匠艺心传”中,我们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南宋缂丝花鸟画,那么你是否注意到,除了精美的各类缂丝画,我们的展厅内还有这样一件缂丝书法作品?今天,就让
  • 董宇辉:所谓高情商,不过是换位思考

  • 最近,董宇辉再次上了热搜。他在直播中分享自己开家长会的经验。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家长,董宇辉会对他们说:“孩子们学习辛苦,请务必要保证孩子的营养,没事多陪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丝绣乾坤:一针一线尽风雅

  • ▲ 黄卓 绘中国的丝绸文化世界闻名,而丝绣就是在丝绸上使用各种不同的绣工绣出图案,也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中国丝绣历史悠久,包括锦绫、织成、缂丝、刺绣等领域各有亮
  • 以电商经济带动秭归农户增收、农业增效

  • 4月3日早间,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报道湖北秭归脐橙种植业,点赞蜂享家通过电商直采,让农民们不再为果卖难、钱难赚发愁的行动,肯定了其以数字经济助推秭归农业发展的实践。 据央
  • 美公布首次载人绕月试飞宇航员阵容

  • 美国航天局3日公布了执行“阿耳忒弥斯2号”首次载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的4名宇航员名单。这4名宇航员分别是美航天局宇航员雷德·怀斯曼、维克托·格洛韦尔和克里斯蒂娜·科克
  • 植物忠诚

  • ▲ 黄卓 绘二十四节气是典型的农业文明的产物,在中原和华北平原一带,对农业生产的运作而言相当精准。譬如即将到来的清明,这一时节气温回暖,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正是春耕春种的
  • 舒铁民:烽火硝烟中走来的“文艺老兵”

  • 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中,有3位老同志——舒铁民、于黛琴、陈文锐,他们曾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们的故事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段艰
  • 于黛琴:艺术需要千锤百炼,方能成钢

  • 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中,有3位老同志——舒铁民、于黛琴、陈文锐,他们曾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们的故事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段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