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党报的红色基因和沂蒙精神建构研究

日期: 来源:中国报业收集编辑:中国报业

党报的红色基因和沂蒙精神建构研究

——以《大众日报》为例

  • 马文慧

1939年元旦,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枪炮声中诞生,报纸以“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为办报宗旨,报道了大量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感人事迹,传递了沂蒙精神和红色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至今日,《大众日报》创刊已有84年,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沂蒙大地孕育人文精神与红色文化

《大众日报》的创刊地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目前,将以沂蒙山为中心,以临沂市为主体的相邻地带统称为沂蒙。绵延不绝的优秀历史文化铸就了这方土地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底色。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些都为《大众日报》的创刊提供了文化源流。

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是沂蒙人民世代相袭的基因,不畏强暴、仗义行侠、血性刚勇成为沂蒙人民反抗反动统治的时代标签。在旧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沂蒙人民饥寒交迫,期盼曙光的来临、祈福美好生活的到来,为了翻身求解放、求自由,前赴后继地参与推翻封建统治的武装斗争。这些为《大众日报》的创刊注入了最鲜明的革命基因。《大众日报》真实地记录了山东人民浴血奋战、争取解放的光辉历程,用文字镌刻了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

婚房里“诞生”的《大众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处于敌后战场的山东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山东分局急需办一张报纸来指导山东群众的思想斗争,《大众日报》应运而生。由于战乱,群众生活困顿不堪,根本找不到场地和设备来办报,山东分局办报的决心并没有因眼前的困难而停滞。为安全和隐蔽,经过审慎斟酌,最终选择沂水县夏蔚镇云头裕村的牛家作为办报地点,以防日军扫荡破坏。当时,22岁的刘茂菊是刚进牛家不久的新媳妇,得知共产党要在自己家中办报纸,她未加思索便将自己的新房腾出来供办报用。于是,这个婚房便成了当时山东分局最为重要的印刷基地。印刷厂工人忙碌在石屋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办报任务,为山东战场的宣传工作贡献了重要力量。

抗日的思想斗争武器和舆论阵地

1.启蒙民众,唤醒民众意识

一直以来,沂蒙地区都处于比较封闭落后的状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沂蒙地区的民众教育工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对民众进行文化教育,唤醒民众意识,增强民众思想和政治素质,以更好地促进抗日斗争中的群众工作。如开展冬学扫除文盲,组织农民在冬季闲暇时间识字、学文化;针对不同人群,组建夜校、午校;组织以青年妇女为主体的识字班,努力提高妇女的地位,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推广庄户学,根据抗战形势和生产劳动灵活制定教学方案等。对此,《大众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都刊文做了介绍和推广,为全国开展民众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2.唇枪舌剑,打好舆论仗

《大众日报》创刊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战时形势,集中进行战时报道,向大众传递抗战根据地的实时战况,以鼓舞和稳定人心。1940年3月25日,《大众日报》刊发了《庆祝孙祖战斗》的报道,宣布孙祖战斗取得胜利,鼓舞民众的抗战信心;1942年11月13日刊发了一条关于“对崮峪战斗”的消息:“上月二十九日,在沂蒙‘扫荡’与反‘扫荡’的严重形势下,我八路军某部由南而北移驻对崮峪,同时我五一军某指挥机关由北而南亦到该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众日报》发表号外《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向山东人民传递抗战胜利的喜讯。作为战时舆论的“武器”和“战场”,《大众日报》在此期间发表一系列抗战报道,为稳定人心、推动抗战胜利贡献了宣传力量。

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

1.坚持党性原则

1942年,中共中央多次发文,强调把党报搞好是我党的核心工作,党的领导机构要重视报刊的编辑工作,明确党报的党性原则和工作重点。《大众日报》在山东分局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新闻宣传、经营管理方面的整顿与改革。第一,整顿和强化了原有的党报委员会。《大众日报》的宣传报道工作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后来由罗荣桓同志)亲自领导。第二,向全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并对办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检讨。第三,强调报纸要以人民为中心,由群众来写,要“写群众”,要深入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生活实际;明确报纸应该做什么,坚持哪些原则;应该写什么,具备哪些内容。《大众日报》对党性原则的坚持,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深入了群众的实际生活,真正实现了党的报纸也是群众的报纸,为群众说话,为群众服务。

2.走群众路线

《大众日报》作为党的舆论机关,是群众的发言人,代表着群众的利益,传递群众的呼声。1940年,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权保障条例,并在《大众日报》上刊载。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烟台发生了惨烈的杨禄奎事件,成为胶东最早的国际人权事件,引起了民愤。《大众日报》对此进行了系列报道和评论,在山东解放区甚至全国引起了轰动,延安新华社随即转载,并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舆论反响。

《大众日报》对杨禄奎事件的报道,突出了坚持群众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报原则。随着《大众日报》的日渐成熟与发展,如今《大众日报》数字报开设了“民生”“读者”“女性”等专栏,关注健康、医疗等民生信息,围绕群众衣食住行进行报道,确保群众生活信息透明公开,保障民生健康与安全。

沂蒙红色精神构建

1.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1981年6月21日,《大众日报》刊发了题为《当年沂蒙“六姐妹”》的报道,对沂蒙六姐妹的英雄事迹进行了宣传,并以此为典型,对沂蒙精神进行赞扬和推崇。“沂蒙六姐妹”是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涌现的巾帼豪杰,她们在1947年的众多战役中,尤其是在孟良崮战役期间,为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大众日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为民发声,报道红色典型。报社职工和沂蒙乡亲为了保护和捍卫党报,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成为世界新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沂蒙精神,永世传承

1990年,在山东省委的提议下,“沂蒙精神报告团”赴济南进行了为期5天的报告,在省直广大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会后,时任省委书记姜春云提出要在全省弘扬沂蒙精神。为此,《大众日报》发表了题为《让沂蒙精神发扬光大》的社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弘扬沂蒙精神和宣传临沂地区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分别作了重要批示。随后,《人民日报》相继发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三个没想到说明了什么》的调查报告,对临沂地委行署弘扬沂蒙精神和开展农村社教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弘扬沂蒙精神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使沂蒙精神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思想规范和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庆祝孙祖战斗[N].大众日报,1940-03-25.

[2]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N].大众日报,1945-08-11.

[3]联总在胶东救济些什么?[N].大众日报,1947-05-26.

[4]当年沂蒙“六姐妹”[N],大众日报,1981-06-21.

[5]弘扬沂蒙精神,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N].人民日报,2021-05-26.

责任编辑:马  文

刊发于《中国报业》杂志2023年度7月下刊


相关阅读

  • 安丘这里即将变样!新建、修缮镇村道路10条...

  • “今年,大盛镇规划投资460万元,开展基础设施攻坚行动。经过详细的前期调研,确定了新建、修缮镇村道路10条,共计11.4千米。现在正在加紧施工,等道路改造完成后,不仅可以方便群众出
  • 江苏淮安小岗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 盛夏时节,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山阳街道小岗村,映入眼帘的是“双塘映月”自然景观,塘水清澈,绿树环绕,小木桥、雨亭等,给人“画中美景乡村移”的感觉;村庄里是一座座小洋楼,门前
  • 禁毒宣传城市快闪活动亮相抚州,现场超吸晴!

  • 7月20日晚市禁毒办联合临川、高新禁毒办在抚州市中心商场开展了“禁毒宣传城市快闪”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活动中,身穿禁毒服饰的小小志愿者们以热闹的街舞开场吸引了大
  • ​下陆区举办“扫黄打非”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

  • 本报讯(记者 汪涛 徐锦博 通讯员 李娅 万里红)7月25日晚,下陆区“扫黄打非”进社区文艺展演在下陆广场举行,活动吸引了周边300余名居民驻足观看。 活动在一曲欢快的曳步舞表演
  • 神池: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 本报讯 今年以来,神池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治理效能,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增加就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党报的红色基因和沂蒙精神建构研究

  • 党报的红色基因和沂蒙精神建构研究——以《大众日报》为例马文慧1939年元旦,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枪炮声中诞生,报纸以“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为办报宗旨,报道
  • 巴西强化校园安全

  •   巴西政府最近组建了一个由教育部牵头的小组,专门负责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巴西教育部表示,将面向公立学校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培训。巴西妇女、家庭和人权部专门设立了社交
  • 40%↑ 超万亿元大市场,来了!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昨天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显示,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复合增长率超40%。《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约